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楼主: 穗城木工

四十五年前学的手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18 23:5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厉害了,我的哥/ I) j% i# N. A# w0 ~6 i- c+ }) ^" P+ a
发表于 2018-3-26 11:26:31 | 显示全部楼层
穗城木工 发表于 2018-3-15 15:26
7 k; u* Q1 ?; g  a. Q除非工作需要,不建议年轻人将宝贵时间用来学做这种活,知道就够了。
4 H. Z- m1 P- _& r: d
这个倒是真的 + d* d4 j/ O% S3 t# U
发表于 2018-4-5 12:43: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棒!非常敬佩传统
 楼主| 发表于 2018-4-5 14:0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典晟000 发表于 2018-4-5 12:431 W; N4 N) _$ `% ]5 \
真棒!非常敬佩传统

" Q4 ]7 P1 L7 i- R; v4 D- ^我也非常敬佩木工传统工艺,做到老,学到老。# a3 E% {- a. h9 A9 ?0 Z
4 K6 C& m8 B! a& s# \1 X1 i- |; Q
9 E3 M( _% b2 X/ X
0 l7 ^) z. \/ V1 u5 C
: q& }) g" d: A3 \* x

! h$ j2 b, ], o6 B9 w/ F
3 @/ }) W: G+ g- l( N: q
; H! P; f8 N3 \* S( ?7 s8 X/ j( f1 v7 Q- l  V( x5 `- L
7 i1 P+ M3 a2 L1 D# U
( Z- d4 M7 L% f1 @2 E, M; W
发表于 2018-4-5 20:06: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用胶了?
 楼主| 发表于 2018-4-5 20:41:27 | 显示全部楼层
m_jlong 发表于 2018-4-5 20:06
4 a1 M9 m9 ?( R6 w) Q) x1 P用胶了?

3 a- W1 y5 q7 j) ^, @( T5 l不需要。
发表于 2018-4-8 19:29:3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工夫凳(广式木工凳)的钳子就想起啦木友“艺海同道”的虾口钳,他那个更简陋。小工具,大智慧。论坛有你们这些年过花甲老师傅分享知识就是好: z$ c0 P0 I/ O! C. e7 s
 楼主| 发表于 2018-4-9 00: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岭南十八子 发表于 2018-4-8 19:29
0 I, T5 O) c7 j9 r  P: Z. `9 X: g看到工夫凳(广式木工凳)的钳子就想起啦木友“艺海同道”的虾口钳,他那个更简陋。小工具,大智慧。论坛有你 ...
8 l4 u% T9 ]6 K+ r, @) ~
       你很能看门道,赞。我在这贴的帖图,是想了又想才选贴的,想同大家分享做圆口木器的步骤和方法。如:我在叠了三层的坯板上放了把尺,用分规在开好的板槽行走,都是手工做圆口功夫的指定动作。
! u# U# Y7 A# T8 t$ Y  R$ [( W3 g7 U1 p7 l
       这把土制铁器叫“码钳”,同“虾公码”一样,是手作木工的得力工具。通常“虾公码”打在木工凳上,可顶住板材作加工(如刨),“码钳”主要是刨长短枋条和拼板,能稳住工件。# k* M1 C+ n- q# K
; _+ W! S' h9 C. R, j- m9 d! ], [0 b

( J* v  ^# h/ K$ E0 e' K" L2 j* P1 b4 I% e. g  @, B: s' k4 T. \
1 V' a/ o* D- n6 R, Q7 |
9 X& y& A2 a" U6 z# A( D3 o' _

# A, F8 D3 L# L
发表于 2018-4-9 04:4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得的专题,受教了。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18-4-9 12: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Trumanshow 发表于 2018-4-9 04:41
. N( F6 [  N; N7 w$ o+ Q" A难得的专题,受教了。谢谢!
5 {6 S* K$ A9 S5 \! Q
不用谢,相互交流而已,互联网信息资源共享,有赖全体网友共同来实现。
& p/ z+ ?6 W& N' ?% C6 P9 _% s: p1 M4 A! |0 f. A% H7 q+ }
发表于 2018-4-10 18:47:17 | 显示全部楼层
九头笑面猫 发表于 2018-3-14 08:188 u* H4 d% Z# q2 @
看不懂……不知道怎么做到的不漏水的。

3 {! g+ D( E1 t+ j) I# u原理非常简单,就是利用木材受压自然变形,不管是手工还是机器对于木材这种会发生变形的材料都不可能保证没有一条透气的缝,但是用箍去施压,木材就变形,自然吻合了。
4 ^0 I' Q' `- y
 楼主| 发表于 2018-4-10 22:3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吳越人 发表于 2018-4-10 18:47
4 v2 l7 c+ j, q2 j6 d原理非常简单,就是利用木材受压自然变形,不管是手工还是机器对于木材这种会发生变形的材料都不可能保证 ...

! t$ ]" M2 N: B- _3 w$ S      是这道理,谢谢。
: R: B, H/ [* p+ [  Y6 @( w% @      相对干的木料做出来的木盘木桶,手工好的,一般都已不漏水了,但往往百密一疏,有位置渗水,没事,过一阵木吸水后会膨胀,就滴水不漏了。2 r8 s- O) r' ]1 n, p/ c

# j% ?( e+ n1 p! m# R* |9 n8 o9 H* B+ }" {7 O4 J1 S
      新做好的木盘木桶,可以放点细木糠在里面,往有缝的位置塞擦,是做圆口的尾工序。
6 l! B4 Y9 |# ]; [* _1 C0 v; @  c7 L3 ~& l" w* I
      说到这木湿干的事,想起看到坛里有不少做八字小木凳的作品,以前做八字小木凳,有个也是与木料吸水膨胀刚相反的巧门:小木凳的凳面料,用半生的(也就是未干的),凳面榫眼不用凿穿,凳脚木料相对是干的,出了榫头紧打进凳面的榫眼,凳面自然干了后木料收缩,咬住了榫头,这张小木凳会很扎实。
/ w8 s) d: m$ n. o9 r8 |( |. ^3 ^9 o
       但生的(就是刚砍下来的原材)料在城市里,相对难得到。
! o3 U4 A. N' O4 j& @
, D( f' b& B7 l" |& c7 \9 K/ P: j2 i/ m

2 C+ U. A1 x. \$ B* E1 I6 e" B
发表于 2018-11-8 16: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同玩木
0 T0 D+ w0 `. ?* s  L/ a  \ IMG_9581.JPG * S$ K6 y, C( w2 z8 V
IMG_9981.JPG
+ v; M6 s0 E6 S3 |! M IMG_0007.JPG
- o6 ]3 [3 j- \& 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