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gzlyl

[刨] 关于沃富特PT260平压一体刨的选购与使用体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3 07: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手坐等下文/ T3 E0 Z- o  y" n- 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3 07:32:01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没看到平压刨咋就没了?9 ]7 U* Y( m0 D; M$ W8 m. C; y, r: 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3 08:5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台面短,是铝的。其他还行不能刨长料。5 ?' \! x7 v! ~) R
% F  X! @9 C! @& Z* H, q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3 09: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少钱入的没有图说明使用感受啊
. s- u+ P. c9 R9 [! g: W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3 09:29:48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呢
/ S4 v6 Y7 d! t3 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3 10:04:06 | 显示全部楼层
用心调整一下也是很好用的,对业余的玩家来说完全足够了,精度方面也能满足。就是转换平刨是有精度损失,但是我一般忽略,平刨嘛,平就行了。关于调整,前段时间有位木友发过帖子,很详细的。  b, [0 R* t# ^3 V1 m" k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3 11:0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zlyl 于 2017-12-3 03:02 编辑 ; f3 Y1 e7 N, {! V

9 u/ v: r$ z$ n- a/ o一旦选定的平压一体刨,其实也就没啥可选的了,不管叫麦太保也好、RIKON也好、沃富特也好,都是一回事。型号有两个,一个是PT260,一个是PT310。PT310当然更好,但价格与重量都超出我的承受范围。PT260倒是能满足需求:感应电机、有螺旋刀、体积大不、重量轻(不到70公斤)、价格6000多。于是我开始到处找关于PT260的资料。归结起来,网上关于PT260非议最大的是这几点:* n* N+ D4 ^2 W% ^5 q
一是一体机不管从哪方面来说都不如分开的好用,就像”三合一“一样;$ i, X9 @) ~8 f$ _
二是铸铝台面
4 M& a( h: `7 U* j4 C3 a! ^* A三是平刨台面短(只有1米);$ M$ |/ t) m& b( ?8 a
四是平压刨转换麻烦。
. L1 T+ N8 S  R" R9 O2 D3 o% L关于第一点,我也知道当然分开买好,但刚才已经分析过了,我就是因为没法分开买的,才考虑平压一体刨。
4 [1 N, b: A# c. w关于第二点,就不得不承认自己经验少了, 不知道这铝制台面与铸铁台面相比会有多大问题,毕竟我的得伟745台锯也不是铸铁台面,用着也没感觉多大问题。这点只好暂时忽略了。
6 @* T  l# Y' k) \( M; c关于第三点,台面短是短点,但我也看过论坛上有人用PT260刨长料,只是要麻烦些。麻烦我倒是不怕,对于特别长的料,你叫我用手工刨我也没水平刨好。
% ~8 I9 a2 a  Q8 `# X" V至于第四点,上面说了,麻烦我不怕,我用得少、不就是多花点时间去转换去调试嘛,总比手工去规整木料简单吧。
- B* U! L% @( i! K给自己找了以上理由后,决定搏一搏吧,毕竟之前已经有那么多人买了,即使后悔也不差我一个了。" p7 j$ W1 X0 H' g+ _
PT260买回来了,还是由于动手能力差,智商捉急,安装时遇到了些麻烦。不过虽然我水平低,但我脸皮厚啊,缠着经销商和厂家不压其烦地问这问那——好吧,是他们不厌其烦地回复这回复那,我终于把机器装好调试好了。回想起来,这安装真的是挺简单的,就是细调需要琢磨琢磨。连我都能装好,相信不会有谁装不好的。
: q  s* _4 s% c% I6 n接着就谈谈这两个月下来的实际使用感受了。3 k% k, w- w9 t" y5 r; J/ 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3 11: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单独买好些吧7 `% q, m* z7 {5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3 12: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我经验,开箱评测,用了没几个月就出的评测都不具有参考价值。不是说你是水军,就我自己而言,就一个普通爱好者,并不是每天都开机的,几千大洋下去也算是个大件了,头几个月兴奋劲还没过呢,这种情况下通常都会人为忽略机器的不足而突出它的好处,不自觉的做了托【不是说你,我自己就是这样过来的。】,给予后来人特别是新手误导,淘宝上的好评根本就不能信的。我自己买了台这牌子的带锯,头个星期我绝对是5分推荐,但现在你再问我我劝你别买。用的全部是垃圾轴承,就一个礼拜的寿命,如果是没经验的新手不知道在什么症状下该换什么零部件的那只要2个月这带锯就操坏了。所以你的评测应该在至少一年后,等你玉米刀都更换过了一边了之后才具有正真的参考价值。当然,写字拍照上传都不容易,想告诉后来人自己的经验这都是正面的好事,有这份心就该鼓励支持,但就怕好心办了坏事,所以我支持你一年后的评测,坐等拜读,这里先谢过。其实我的使用情况跟你类似,我也是看中了这款,但沃福特的带锯让我把这事给搁置了,毕竟6000多大洋也不算小数了是吧?我说的是我自己感受,我也想告诉后来人我所知道的,如有得罪还请海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3 12:3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可以不断的更新,我们会继续关注的
8 G! x- I: k/ 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4 18:38:16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头 发表于 2017-12-3 04:151 z. O4 b3 ]4 Z
以我经验,开箱评测,用了没几个月就出的评测都不具有参考价值。不是说你是水军,就我自己而言,就一个普通 ...

' W5 R- ?4 c. m/ X$ k非常感谢你的意见。但已经开了头了,就不好太监了,硬着头皮也要写完了。
* G& }. m8 y9 o2 ~! v! t( ^正是我一开头说的,这并不是什么开箱评测之类的,我的水平哪有资格说什么评测。只是想谈一下在选购平压刨时的一些想法,以及这两个月下来的一些使用感受。要知道,我在买回来之前,是多么渴望能够看到这样的贴子啊。论坛上关于平压一体刨的帖子我都仔细拜读了,视频网站上相关的视频也认真观看了,对于无法先试用甚至连实物都无法见到的我,这些帖子和视频对我都是莫大的帮助。如果我的帖子也能对一两个同样在纠结中的人有那么一点帮助,不管看完是决定买还是决定不买还是更纠结了,我敲下的那么多字,拍下那么多图了,也算没有白废了。
/ y* u; b9 M6 h7 }( W" P) ^  ]今晚还是把最后的试用部分写完。* C: I# g/ n0 B6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4 19:4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zlyl 于 2017-12-4 11:58 编辑 * e' H0 c5 T# K2 J8 ?8 f

" l$ l" E+ E. U前面啰啰嗦嗦说了那么多,中间又大喘气了这么久,如果到现在还有人在看的话,要么就真的在关注这款产品,要么就是闲得蛋疼了。
9 g* C- M( w) V/ f' r先说说我最关心的噪音问题吧。之所以要选感应电机和螺旋刀头,就是希望噪音尽量小点。PT260在空转时,声音完全没啥影响,至于刨木头时(我只刨过松木、榉木、樱桃、黑胡桃、巴花,更硬或纹理更乱的没试过),由于没有分贝计,无法量化,这么说吧,跟手上的几件电动想比,噪音大小排序如下:台锯(得伟745)、电木铣和修边机(大友1316、牧田700C)、PT260、带锯、台钻。对我而言,可以接受,甚至有点惊喜。但当然,周六日节假日全天以及工作日的晚上和中午12点到14点这些时间段,我是什么电动都不敢用的。不扰邻才能玩得长久。5 J: T: m9 U9 n" w+ P
其次就是精度了。这个就看个人要求了。对我而言,比我用手动工具更精准更有效率,就值了。另一个方面就要靠调了,还好调整并不复杂(复杂我也不会调了):3 m/ }; \# B5 y. u4 |
一是调平刨时的靠山,这决定两个基准面是否90度垂直。靠山也是铝全金的,不是铸铁,调整需要点耐心,要把前后都调垂直了:6 T9 c6 k0 \, r3 |. F$ u
IMG_20171113_105349.jpg " x0 t& G# j  V9 x0 E% ^0 Z
; W4 n" J! l% A+ r& l7 w
二是调出料台的高度,这是防止啃头或都出料台太高木料推不过去的。出料台高度要比刀刃高一点点,就一点点,而且外侧和里侧都要调。调整方法很简单,就是拧下面第二幅图的顶丝,有点耐心,两三分钟就能调好。理论上是调一次就可以了,但我每次由压刨转回平刨时,都会花点时间再调一次。2 n/ V# ?. O6 n+ }9 y' t( J
IMG_20171113_105533.jpg
& I# S. I7 k7 z, @% S3 f& o+ T$ f# T) B5 X
IMG_20171201_090841.jpg
2 ]: p5 w$ p2 F3 T  M红圈中黑色的就是顶丝、两侧各一颗。
% S" m* x6 n; W调整完,就用一根废木料先调试一下,确保没问题了,再正式干活:4 `  N/ i# ^+ G2 p% E
IMG_20171113_105638.jpg
: Y% b4 K* `/ H. D
9 q" |. }7 t6 y' N2 ?$ T至于压刨时,就不用调整了。好吧,是我不会调整。目前使用压刨时还没出现过明显的啃头啃尾情况。
: L3 o4 k2 b. ?* _6 L4 e$ O3 `" p7 T% B8 }" R  X$ d" K  _: r+ Y# w
接着就是实际使用情况了。正好前些日子要做一个攒边装板的凳面,就把过程拍下来,大家自己看吧:
4 E; X% _' e% g% u. _2 J这是北美樱桃木,1米多一点长,52mm厚,150mm宽" t4 q9 q# l6 Y* T
IMG_20171116_151149.jpg
, j- n% H. `% H/ w; G3 ~6 S3 H; e) _3 q' |8 F2 O) B
刨的时候凹面朝下,这是刨完第一刀的效果:
# _) }$ W3 \+ {6 s IMG_20171116_151632.jpg
* T) O! t8 _8 y$ l8 c! q, z, ]
& k3 g; z" N8 b4 w! S* r3 p+ C第三刀:$ L$ ?  \* L4 y' g
IMG_20171116_151805.jpg
: F4 C. \' ^' t
+ m- I7 i4 n; G. k, A第五刀,完活:: I* }7 X) K( K) h$ f+ y) ?) j
IMG_20171116_152326.jpg 1 @! v# E8 ?5 n
. R, }5 A' P4 O  k8 |! |
没有啃头:
* w( E* \* M( C4 s5 J IMG_20171116_152335.jpg
4 {, Q4 g( n! e4 A4 q8 a. d' a1 \; P: h
也没啃尾:8 o  V: @7 Y2 a2 w$ }; n  f! d
IMG_20171116_152342.jpg , l/ h' W" |, J0 s2 {
4 _4 \7 J' Q+ J. k5 T1 W: o2 ?$ P* y
至于啃头啃尾的情况,可能是平刨质量问题,可能是调整不到位问题,也可能是操作手法问题。这些在坛里有很多前辈高人分享的经验,其中学到的重要一点是,木料推过刀头后,用力点要移到木料前端,后端不要使劲用力压,平稳往前推即可。9 f% q8 P; \* S% O, k! u6 e+ j
接着是刨第二个基准面,刨好的一面要紧贴调整好的靠山:
8 t: P% [* t& v6 e) [3 m$ h IMG_20171116_152521.jpg
# {# V' J; x; R: c- O' ]6 V% n0 L& n8 L
完活:
$ F: f/ [) B& G1 o3 b) ] IMG_20171116_152740.jpg   w& ]  G0 p; _9 n) ?4 Z: ?
这里能否垂直,就看靠山有没有调好了。
' B8 i. Y3 M' C1 D) V& n顺便提一下,刨长料最好有接料台,不然不好操作:
% L/ q# D$ v" Y. N, F" J, G% c3 S IMG_20171116_151202.jpg
0 Y- v! s9 g, n  T1 J
* b% p+ n7 B% D# R/ [3 P' s接下来就是开板了。有了两个基准面,上台锯也好带锯也好,就好操作了:
) w- n  l$ q* K% v8 m  u1 U IMG_20171121_150554.jpg
+ Y/ x+ D. n* M2 i5 H* S6 N( W% A$ o) H
带锯开板,薄的做面板、厚的做大边和抹头:
* o8 h' e: K1 ?0 d: v$ P# l$ w IMG_20171122_141140.jpg   T# o$ O; B7 H% h/ S
: F9 l7 v$ i0 C: P- L
开完料后,有的木料会没有基准面,需要再上一次平刨:8 H) J2 K. d: c1 D
IMG_20171124_112939.jpg ; |; s- t8 q" H# V( V3 N. Z6 a# o" ~
从上图可以看到,PT260的平刨刨宽是一个预算外的收获,6寸平刨的最大刨宽只有150mm左右,而PT260有260mm(不知道260是不是这个意思)。" a* ~4 P/ Q8 k" i0 l6 W
这是开出来已经有两个基准面的木料,接着可以上压刨了:
" A# X" @  O3 l$ a4 Z! s IMG_20171124_113757.jpg
1 o3 }& P1 Z( ]* M3 P" E3 F% n
# c6 x- e& T' m* Z) A- [' k  D平刨到压刨的转换,其实并不麻烦,一是卸下靠山,二是卸下出来台,三是把集尘罩翻起来。我笨手笨脚的也就两三分钟的事:" g" O3 v$ X* e3 x- B9 C5 V
IMG_20171130_154132.jpg
. a4 \6 ~1 g. ~% [" F5 k' y3 b" g( V$ B/ {% e
用之前我会清理一下压刨台面的木屑和灰尘,使用平刨时会有一些木屑没吸走落在压刨台面上。压的时候也会有很多木屑残留在台面上。我在人家那里用压刨时,见别人有一根绑着棉布的木条,棉布浸过油,每刨一会就用来清一下压刨台面,这样过木料会更顺畅。我嫌麻烦,刨几下就用棉布清一下。
$ x, M( ^9 i8 [& Y7 u6 s$ x IMG_20171130_154224.jpg
8 a0 x' \0 M; j6 P% B, [. g& R% _3 B$ d7 {6 q# T
官方数字说最大刨削厚度是3mm,我没试过,都是1mm、1mm地慢慢来,也手柄调1/4圈左右。这是刨好的大边和抹头:* V% A; c6 P2 N" C" r- |
IMG_20171130_160413.jpg
( A) \4 N! B& r# F0 v& U* O+ H8 h& I' {2 X! p7 ~8 w
至于刨薄板,比较麻烦,我是自制了一个辅具来刨的。用了这个辅具,我试过刨7mm不到的薄板。
( |7 \5 h" h" Q* P' v! g IMG_20171201_082507.jpg
% h; U1 P$ g) N- i/ J# X; r
/ p3 u& z+ B5 [6 y IMG_20171201_082549.jpg & X. A' h1 u+ A0 ~% ]
不加挡块,单纯用一个木板垫高的话,垫板会跟着刨削的板一起走的。, F# b# I, z& w) U4 \4 ^  X

2 c+ g; D" E+ Z$ u这是刨完的面板:
* @- `4 ^( }+ _9 N, u# L/ |1 s0 | IMG_20171201_082723.jpg . @  d2 `5 M0 Q& o! P
7 H% y4 q& |6 P- {- P, V
好了,先写这么多了。正如24楼和25楼说的,这才用了两个月,也许很多问题还有发现。等哪天发现问题了,再更新这贴吧。
0 D1 |2 h$ ]) {% 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5 08:4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5 14:57:4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回复,坐等更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7 23: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的分享,我买的也是pt260不过不是螺旋刀,还没用过4 |7 ~; p( T& ]& n' n: z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