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8-18 04:25:58
|
显示全部楼层
a3300a1 发表于 2017-8-18 01:171 E8 \* a7 a3 S1 _- P+ }
终日打雁终被雁啄,这几个字能概括我所有话语。8 a* a c! |4 B# e. C5 l6 w
5 `! w+ P4 z4 X- }' p4 E; G* K7 {你说的我也能理解,但是为什么要在万分之一的出事几率 ...
3 z6 ~! O5 G, D不是说安全规程不重要,应该肯定,所有为着提高安全系数的规程,措施,都值得肯定和重视。
( v! c' G1 _$ A' }% U1 R/ ^6 n# q5 K5 u但也要肯定,根本没有什么规程和措施是可以完全杜绝安全事故,也没有什么规程和措施能够得到人们的完全的遵守。很多很多的人,在规程之外活动,永远不受规程束缚。但是他也一样会很小心,总是在从事危险的工作,但总是安然无恙,为什么呢?他有他的道道呢。
" `7 v" E+ R0 A7 ~2 B实际上木工工具几乎没有安全的。小时候家里的老人不让孩子们动这动那,对刀斧锯凿就管的更严了,为嘛呢?就是因为这些劳什子都是伤人的玩艺。但小孩子好动,我小时候弄刀弄斧弄锤的,小手可没少被砸被剁。只要使用不当,连绣花也要刺破手,切菜也会切到手,割草的镰刀也会割到手,烧玉米棒,玉米爆开花也能弄瞎眼睛,更不要说终日跟刀斧凿打交道的木工,哪有什么绝对安全的。7 T2 f2 X* B2 ~% N ~
1 D& O0 A: G7 ^# p$ ~/ Y& i长大了,我清楚地记得一次,我的哥哥跟随父亲到山里去挖蜂桶,用的是一种较大的圆凿,结果哥哥把凿放到蜂桶沿上,手臂伸进蜂桶去清理木屑,不小心把凿碰落掉进桶里,刃口正好掉落到拇指根部的肉肚肚上,切了好大一个口子。这是平平常常的凿子,用不好也会酿成很大的伤害事故。3 i. U+ y; T2 m4 g/ f2 y3 d
农村木匠用斧头给大木作开榫眼,材料主要是松木,剁松木时最危险的有两个因素,一是斧头使不准伤及身体,脚处在最危险的位置。然后松木有明节子,在斧头剁砍之,明节子碎片乱飞,最容易飞到眼睛。
( n8 `# k" z- c
2 o, q8 {- s. U5 _- p! P8 k/ u d我读书时,逢学校举办文艺晚会,有交好的其他年级校友相请,替他们修整一个舞蹈用的道具,一个小鼓,我用天天用的裁纸刀去挑一下鼓边上的断线时,不料却失控,刀尖挑到了左手拇指中段,那里皮薄,却有一根血管,那锋利的裁纸刀便把血管划断了。后来伤口未愈又去摆弄吉它,搞什么大横按,用力过度,伤口崩裂,当天感染,上晚自习时有种麻酥的感觉从手掌逐渐上移至小臂,然后传至大臂,几分钟之后,感觉翻过了肩头。我立即往校医室跑去,打了消炎针才控制住了。
% y( L0 H4 i% e) V" D
+ e; w' r" Y/ n5 D5 t我亲眼见过经历过很多的裁纸刀和勾刀引发的伤害事故。有位老乡在我面前用勾刀划亚克力板,不知在想些什么,左手握板,右手从前方向后拉,拉了几下,结果有一刀拉到了拇指上,很深的伤口。当即用电瓶车把他驮上,以最快速度送到附近的诊所处理伤口,结果处理伤口的医生只作简单消毒,也不打麻醉,直接缝伤口,老乡比较耐痛,但也痛得牙齿咯咯咬响,我只好跟他说:你还真行啊,要是我,这样缝,早就昏过去了。. S/ w* |2 L1 N& L) ~/ x5 k& ?
: {4 }/ g) g6 Q. p" R我也在手忙脚乱中六神无主,被修边机弄伤一次,左手拇指尖被修边直到舔了一下,结果就削去了一角,变成了苹果商标的形状。当场流了不少血,可惨的是现场只有我一个人,更惨的是我不能因为受伤停止工作。我受伤后会出现短暂的眩晕恶心症状。这一次受伤,幸好房间里有一大袋棉花,我以最快速度抓了一把棉花,把血淋淋的手指裹住,然后趁还没有怎么眩晕,赶快跑到一块铺在地上的席子上躺下,右手始终捏紧受伤的拇指。休息了十几分钟,起来照样干活。血与棉花凝结,伤口也没有处理,就一直生在手上,半个多月才取下,已经长了一些肉了。足足经过三个月,被削去的那一角才长满,幸未伤及骨头,痊愈后也没有留下一点痕迹。& h1 f, _/ p! A
做木活,每天不是这里受伤就是那里受伤,砸钉子也会砸到手上。不过我迄今没有受过太大的伤。
% ~1 l8 A$ w. G, o可是跟我干活的亲友却也受过多次伤。有操作数控机床的,两人沟通不密切,去检查机床异响时,一人在上操作,一人却在下方触摸,结果手指卡到一个夹缝里,肉蛋蛋直接就挤爆了。有工具放置不善,上着尖利刃具的电磨从工作台上掉落,从脚背直穿脚底的。" K# J# [& f/ ~/ L
我的一个表弟在外弟干活,使用电圆锯把两根手指切断的,而这样的事故每年都有听闻。我则拒绝跟另一个表弟合作用电锯,他整个人就像木偶一样,不适合操作这种机器,隐患 很大。8 \6 }% N, m9 t. g
有听过在电动剪床上玩耍,脚伸进了齿轮里被搅碎的,那台剪床原先还是我的,后来转手卖给了他人,卖了没多久,就出事故了。
: y$ B( J8 I; P有听说换角磨机砂片,徒手操作,却误开电源,直接把手指切断的。+ M$ o h$ V( S1 J9 W; k
每天听的见的都是血淋淋的事故。
$ ]# o$ f' ?& e6 r; w) J- y3 O3 J可是人应该怎么想?不用这些工具?不去生产,不干活?不玩了?当然可以不玩。但有的人不能不玩。比如装修工人,尤其是装修游击队。这坛里强调不要用云石机切板。可事实是云石机在装修场所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我不搞装修,可是我也备有云石机,不是用来切石头切瓷砖,而是切标准板,比如2公分以内的指接板,还有纤维板。只要使用得当,对标准板材而言,有什么锯子比云石机更经济便携而高效的呢?抵抗不了的诱惑,所以做装修的不用云石机才怪。
5 g! L* @& j6 X; x+ b角磨机也这样,它轻便小巧,功能多,任何用它干活的人时刻都在改变它的用途,危险也无所不在。钢丝刷不是为角磨机设计的吗?钢丝刷安全吗?不安全,那么高的转速,磨铁锈,剔木头,钢丝甩脱乱飞,打到自己身上的也不少,打到别处的自然也有。
( w3 T, ~% d& @9 W植绒砂布不是为角磨机设计的吗?安全吗?也不安全。稍不留神,砂布就打毛了,碎片会飞出来。
0 x p* k) J0 `' B# [2 |3 s7 w4 i5 Y r8 R角磨机只是磨吗?那切割片怎么办?不也是套在角磨机上既切也磨的吗?不小心,切割片受力不当就会破裂,碎片会甩出来,打到人也不是闹着玩的。
/ q8 h, c/ B# o- \3 j/ n4 W# ?千叶砂不也是为角磨身设计的吗?安全吗?也不见得。因为有些产品质量不稳定,砂叶会甩脱。: {& q# S3 h& p9 L8 s% ]: t
电磨安全吗?不安全,一点防护工具都没有,却装上大大小小的丸刀搞根雕,搞常规木雕。我就遭遇了一次丸刀刀柄过长,开机后在离心力作用下刀柄弯折几近90度,变成一个高速震动器,将手震得起泡的小事故,幸好没有造成进一步伤害,只是为了牢牢掌握机器,手在剧烈震动冲击下被磨出两个大泡来。
6 ~6 }# V! u& ] ]( b
% q# _- `& q9 g3 r天天处在这样的危险中,但用的工具越来越多。逐渐摸透了工具的脾性后,经验丰富了,用起来也就得心应手了,注意事项也植入脑海了,养成习惯了。所以我们听到事故,第一反应并不是不去用工具,也不是工具不要那样用,而是 那样用工具会出什么问题,如何防止,如果不清楚后果,也没有防范措施,就坚决不用。
6 b4 W) p; T6 Q新手很容易出问题,尤其是莽莽撞撞的新手,粗枝大叶,稀里糊涂,胆大妄为,这样的新手,什么规程也约束他不得。唯一能让他成长的就是血的教训,最好是自己身上这里或那里被啃咬几处,被叮几下,就成长得快了。但怕的是一次就咬伤咬残,甚至被咬死。所以生手先不忙动大工具,生手应该先学习,然后由熟练工操作让其见习,再由熟练工在旁监护指导下亲手操作工具。这跟学车练车的道理是一模一样的。有了切身体验,掌握基本要领,明白工具的优势劣势,明白特定操作方式的好处与潜在危险后,才自觉地去用工具,对后果有一定预见性,能针对性地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安全风险。这样才能成为一个使用工具的师傅,不是被条文化的规程捆住手脚,而是要有完善的思维,去了解工具和任务本身,扬长避短,趋利而避害。9 l8 |5 N$ B9 _% T" ]8 t- q! N7 M/ J
要不然,什么工具危险就不用,什么工作方式危险就不那样弄,什么工作艰苦就不干,那何必出来玩来混世界啊,乖乖渥在背窝里,歪在沙发上,安全系数始终要高得多啊。出来混总是难免受伤的,没有这个心理准备,干脆就别动玩的心思了。+ |2 T' x9 V1 h. a
* ]0 {: e5 m. _8 e; i0 ^0 W" E0 W, ]
角磨机安锯片锯板,这个是高效、经济、便捷的做法,好处多多,而坏处和好处差不多一样多,得看的明明白白。要不要弄?玩的人可以不弄,但世上能玩而不需要谋生的人是那样少。实际上用工具的,玩木头石头钢铁的,几乎都是为着生计。那角磨机上锯片锯板,能不用当然最好,实在不得不用时,比如在外头,或者在家里厂里,只有这么一台角磨机可用时,为什么不用呢?用了但注意风险。如果不出意外,角磨机的包装箱里应该配有一支手柄,有的甚至是两支手柄。而磨机的头部两侧一般应有平的或斜向前的两个螺孔,可以旋进手柄,把那手柄旋到角磨机上,可操控性、稳定性、安全系数都提高不少,至少不至于失控打到脚。需要小心的只是锯片不要飞出或被打碎,这属于另一个注意事项。实际上许多工具都有一些辅件,如手柄,如护套装置之类,在于使用者会不会用它。5 k& z& |4 R' d8 z+ R" W* i
电钻、电锤就安全了吗?也不见得,电钻电锤在用力不当,钻孔中会出现钻头卡死现象,而电机仍上电,有巨大扭矩,当手握角度或距离不适当时,手无法克服其扭矩,会被电钻或电锤扭伤,失控时会被机体击打造成二次伤害。这些都需要事先了解,或者靠实际操作中去感受去体会,在一次次小小的伤害中积累经验,经验积多了,实践中能自发或自觉地运用经验,这才是通向师傅的路。师傅不是靠一堆的安全装置培养出来的,就像令人尊敬的杂技演员在用生命演戏,而不是靠钢丝绳表演特技,道理是一样的。 o* \; e9 o# s- P) t/ _/ W
+ S/ n, J1 X+ ~0 M f! Y/ i+ h: W* T" k: 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