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楼主: 木珊瑚

蜂蜡提纯DIY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25 02: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蜂蜡的提纯我研究过,远比你提炼的要纯得多。你的蜡颜色发暗,而我提炼的蜡可以做到纯正的淡黄色,就像鸡蛋里的蛋黄一样,刚刚提出的蜡真想吃上一口尝尝。纯正的蜂蜡很容易软,用手心的温度就可以让它变得像橡皮泥一样易捏,而且很粘手。
发表于 2010-12-25 02:0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chin 于 2010-12-25 02:03 编辑
. L: m% ~  G5 i4 j
$ `5 q9 N( M# F6 H& o应该是巴西棕榈腊更好,耐温更高,硬度也更高,而且,提纯过的了,不用自己再过滤,唯一缺点,也是最大缺点:进口货,价格高
发表于 2010-12-25 07:4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蜂蜡也是黄色的,貌似楼主的蜂蜡不纯吧?摸起来也不是太硬。我这里好像卖35元一斤。价格低的可以考虑一下质量了。因为和养蜂的认识,说:颜色浅的都是假的。
发表于 2010-12-25 09:5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知识,我要存点儿,
发表于 2010-12-25 10: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买的是老蜡,颜色难看点,不过我以前一个朋友,指明要买这样的。
/ ^" O; O* G/ J; w/ P' f. @; k- T3 m* t1 n# Q( H3 i' Z
化蜡的话,除掉过虑手段外,还可以延长凝固时间,这样有利于杂质沉底,然后把蜡块底部的杂质多的部分,刮去
发表于 2010-12-25 10:29:4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给楼主参考:
! B8 c% Z+ R! _' G1 e2 s传统绝技——烫蜡5 P& f* L0 m4 \4 r- }

2 H3 h" v  V- P& |4 D0 H! x7 f王秀林3 ~/ _9 ~! w7 Q3 C6 E+ A* P  @
& {# B4 B8 ~! E% k1 V
    在北方,使用蜡进行烫蜡处理是极适宜红木家具的一种保养方法。用蜡是为了填补木材本身棕眼里的空间,置换木材里的一部分水分,形成保护层,而防止温度湿度变化使木材发生较大的伸缩变化而造成家具的变形开裂。
  E) S' o% B! R7 ^
# x# d, m) ]# s4 x  而在南方,如果使用烫蜡家具,气温较高且又潮湿,蜡本身是活性的,随温度而变化,很容易脱蜡而弄脏衣服,用漆就在南方比较适宜。2 y( F8 O. v& ~8 m/ _
: @, g) A. W5 {4 z
  传统的烫蜡工艺分烫蜡、起蜡、擦腊三大步骤,要使用木炭明火加热,操作起来比较费事又不安全,这里介绍一种使用电加热的改良方法。
& B" A* @. U' Z5 t  0 n4 ?/ s9 I- `' V% }3 z8 X
1 原料
' r$ D  |* s: K) V1.1 蜡& J) R9 x9 k$ I: h9 }
    烫蜡用的蜡分为蜂蜡、川蜡、石蜡。
$ h7 `/ O0 D( t' w, F0 o$ W
4 v$ \. S- P% u) u: J0 @    蜂蜡:从蜂巢中提取,经过焦制、多次脱糖和过滤的工序可形成粘性并与天然树脂互溶的固体,无固定熔点。
7 P! ?5 ~( C# K# W: j2 e- Z: |2 ]
9 @5 ]2 D% v! e( j1 K/ u/ n) t: q    川蜡:是寄生在女贞或白蜡树上的白蜡虫所分泌的物质,与蜂蜡相比质地较硬。
1 m  G; t  P5 Q4 j) s) B) f1 Z/ @  }
    石蜡:现在市场上销售的大部分是熔点为60℃~62℃的精石蜡,熔点为62℃精石蜡的最高含油量为3%,颜色从浅黄到白,最终精炼蜡的含油量是 0.4%~0.8%,它们完全无色无味、不含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精石蜡含极少的有害物质,1吨熔点为60℃的石蜡所含的有害物质不足1吨汽油的3%,并且其在50℃的温度时会迅速挥发,工作人员在熬石蜡时只要保持一米以外的距离即可做到没有伤害。大量的天然树脂都可与石蜡很好的互溶。
! B3 v* u, n2 Y% v5 J0 M6 G5 V4 [6 c- z
* j5 J4 p) M) b0 i1.2 松香- T! q6 c2 h; u
    松香以富含树脂的松树为原料,通过不同的加工方式得到的非挥发性的天然树脂称为松香。松香是一种从浅黄色到棕色、透明的、具有粘性和热塑性的玻璃状物质。主要由树脂酸组成,是天然隔水防水效果极佳的材料。家具保养中,在特殊的部位与蜡所形成的混合蜡是极佳的无害原材料,只是遇到高温时挥发较快,对操作技术的要求较高。因此在添加松香和烫蜡时都要掌握好温度,这是关键。由于松香的质地硬、凝聚快、会形成光泽,因此在特殊部位使用这种混合蜡时从视觉上可能会有些许差别,但没有妨碍。
/ w2 F, `/ P9 X: R9 s  - E' W+ }+ p' K) m' P& F2 ^
2 配制色蜡0 g- \, C6 U2 p) ]5 Z5 @" c7 r
    依据家具材质不同,色蜡主要是由川蜡或蜂蜡与蜡油精经过熬制依材质颜色添加颜料配制而成。9 C" d8 R9 \" Y9 t' o2 u% u
    关于一木不同色是很正常的,因为一棵树的树根、树干、树梢等的不同部位都存在色差,向阳面和背阴面同样如此。因此,自古在家具制作中就存在“找色”工艺。色蜡是进一步解决找色产生的脱色问题的一种工艺,在家具的日后使用与保养中也是必不可少的。
$ W4 c# y* Q1 H0 A  e: m# ]/ I  
5 H& J: B* Q" w) x' X- B3 工具/ u5 E/ C% r: {1 D, E/ g4 C! R
3.1 烫蜡工具# I  c- L- L5 x# }4 Z  |
    ——电炭弓,由原来的木炭弓发展而来,前者用木炭加热,后者用电炉丝加热。0 w( A9 }- S6 _$ h7 O' F& k, a) z, V
# c8 G5 g; q! \4 S5 n4 {0 |! I
    ——热风枪,是现代常用电辅加热工具。0 q% }  i, W, J* S6 s

4 C# v, g. j7 l7 y) Z    但两者加热特点不同。电炭弓是伞状散热,散热面积较热风枪广,形成了热量交换与水分交换渐进的过程,适合大面积烫蜡;热风枪是锥状散热,热力集中在“点”上,但由于“风”枪可风动蜡液,故更适合透雕烫蜡。4 Q1 |- ], H. f/ V8 q6 A% f: v/ f

) E: {4 T8 ]+ X2 a  F4 S9 h3.2 起蜡、剔蜡工具4 B: h! I8 X* }  r( f
    ——蜡起子,传统使用牛角为原材料制作,现今可以用红酸枝,紫檀木制作。形状分为铲形、锥形、线条形,来适合家具各部位形状的造型。主要用于起蜡,剔除余蜡。自制蜡起子至少需要两把,一把一头做成带斜坡的铲状,一头做成圆锥形,板厚0.5厘米、宽2.25厘米、长不低于25厘米,便于手持,另一把宽4厘米、厚0.5厘米、长也不低于25厘米,两头做成双刃铲形。
+ ]0 N' n6 K" N  {4 U, q, F2 ]4 v1 J9 C6 d: X2 @( q
3.3 布蜡和抖蜡工具
. I% k0 Z5 ?' r- ?    ——鬃刷,以猪鬃为原料,二或三趟刷一把、大板刷一把,主要用于布蜡和抖蜡。
1 [. v4 i6 m" x! d* R3 b. W% M" S& |! C/ K0 d2 r
3.4 擦蜡及保养工具, J' Q! L1 J1 B9 I$ n1 y1 \
    ——蜡布,纯棉粗织布最佳,包袱布、旧棉背心均可,用于擦蜡及平时保养家具。$ E% S/ z7 v3 b( ]8 P- g
  
. [- r- R: z4 d& G, T) |4 烫蜡步骤0 O. N6 X' Z! w$ c
    烫蜡细分为六个步骤:熔化配蜡、布蜡、烫蜡、起蜡、擦蜡、抖蜡。
0 A3 U7 q& W; P8 e! g, u5 q0 l; N7 @
    第一步,熔化配蜡。按一定比例配制,有蜂蜡和川蜡、蜂蜡和石蜡、蜂蜡或川蜡与松香三种,需要依据南北方气候及使用环境而定。将配好的蜡放入金属容器中加热融化成液体。' F5 x% @( i7 s/ T+ A/ u+ f
( J- V* \' j! o9 @
    第二步,布蜡。用二趟(或三趟)鬃刷将蜡如散星般点在家具上(应一面一面地进行)。按照从上到下、从后身至前脸、侧山、桌案类家具从内到外的顺序进散星状布蜡。, L' V, {8 G- d
( J! |7 U% a" y+ C
第三步,烫蜡。
0 A: D  G, o7 `! o, k
4 n) N& ^4 q* h8 t3 ~+ \    1)大面积烫蜡使用电炭弓,从一个方向到另一方向不间断地抖动烫蜡。直至蜡成白泡状泛起,再用布蜡工具(大板刷)拉开、布均即可。这一步的关键是要在运动中烫蜡,手持电炭弓加热中一定要不停地移动,切忌不可死烤,且要保持电碳弓与家具表层有一定的距离,以防家具被烤伤。如果(新)家具含水率偏高,加热一定循序渐进,不可加热过猛,要使蜡逐渐渗透到木头内层。) L; i4 z5 J: M- D# e% r

! B3 t# N& I+ |  o: Z7 G    2)雕刻和透雕部位使用热风枪烫蜡,同样须在不间断地移动、抖动中进行,以防烫伤雕刻部位。透雕部位要把热风枪倚在一定角度吹动蜡液并进入透雕内侧,但雕刻部位有立茬时就会吃蜡较深,容易使得家具整体颜色变深,影响美观,所以切不可烫蜡过深。今后在使用中用蜡布和鬃刷勤擦拭即可。9 q+ }! `* c4 i

$ n& x' B; e4 P( p) X  }    第四步,起腊。使用起蜡工具依次把家具各部位的残存在表面的浮腊起净(包括雕刻部位),同时也起到了“干磨硬亮” 作用,直至手摸上去感觉不粘手不发黏为佳。
7 G5 w' T* K0 Q) o, s( ^, O4 Y1 L! r3 @0 G) t
   第五步,擦蜡。大面积的擦蜡和腿、枨处擦蜡时要像搓澡一样,顺纹理反复用力擦,直至没有浮蜡,擦出光泽,手感润滑时为好。雕刻和镂雕部位需要工具和蜡布配合使用,穿过镂雕部位擦蜡。& j+ ^6 `# [& Y& U
第六步:抖蜡。用板刷和二、三趟鬃刷依次对家具各处的表层进行擦拭,尽可能将材质棕眼内残留的蜡抖尽。/ @7 o8 I* U* H) K+ r3 ]" Z5 H2 c

! o/ G, m1 v' A1 z# Z6 H1 I4 \" A   按照上面的步骤第一遍保养就完成了,然后要经常用棉布和手擦拭、抚摸。在3个月后、半年后分别依上述方法再进行烫蜡,但蜡的用量要一次比一次减少。棉布不要扔掉,日后可用其不断地擦拭家具。, @! m2 l- z* P0 E! k
$ o2 l! Y. Y3 @1 ~9 q& d" [
5 注意事项4 D" n# C! [) u. U. ?
    新家具第一次烫蜡时,家具的内部不用烫蜡,以使木材的内面可以与空气自由交换水分;如果新家具干燥得比较好,在面心板的背面可以薄薄烫一层蜡,尤其是桌、案、椅类面的背后只烫蜡不起蜡,这样家具在使用中一般不会出现断裂;第二次与第三次烫蜡时,家具的内部就都可以薄薄烫一层蜡了。6 b+ C; H" ?2 X) e6 A

7 m2 |( G4 g9 Y9 j/ q    烫蜡工艺是保养家具的好办法之一,而且极易氧化形成包浆,使其尽快呈现古香古色之美。但一定掌握好烫蜡的深度,过深会影响家具日后的修复。南方家具烫蜡时只要配料合理,尽可能使用川蜡;对于蜂蜡建议使用高纯度的,把含糖份降至最低点,并配合其他蜡使用是不会发霉的。$ f2 e9 ~" E" x  v5 k) v( w! z

) \1 b  _/ G/ |$ R: b    烫蜡前要对家具进行水磨工序,这是对木性进行最后一次锤炼,待干后再进行烫蜡。烫蜡工艺对家具的打磨制作是否精细是一道铁面无私的检验,如果家具表面留有欠茬等瑕疵,这些都将在烫蜡后暴露无疑,而且烫蜡也是对木材所含水分的最后一次烘干
% {  [& ]# W: ~( P2 t
6 W5 \% `, S* w' ~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5 10:3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的思路很好啊,我有时间再做一下改进方法的提纯~这个蜡真肯定是真的,不过因为买的少,所以也不是特便宜,批发价可以参考网上价格,但是恐怕无良商家会混点石蜡在里头,因为石蜡便宜啊# _2 Q% Q; B5 C& K% B

* s- `1 @2 c" G* r要买真的最好直接找附近的蜂场,产量小的更好,他们本来就觉得那不是神马值钱的东西,蜜蜂养的少的话,就更没有必要去造假了~我附近就有养蜜蜂的,养的少,自产自销,蜡都是直接扔掉的,囧~让他明年给我留着,呵呵~我买的那家,最老的蜂蜡也都放六七年了
发表于 2010-12-25 10:4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结果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5 10:48:52 | 显示全部楼层
19L说买的蜂蜡是黄色的,22L貌似就是养蜂的嘛,呵呵,根据网上的说法,蜂蜡应该是白色的,呈现黄色是因为它和蜂胶中的其他成分(比如类黄酮)混合在一起;网上可以做润唇膏的纯白色的蜂蜡,是提纯后再经过日晒过色的
发表于 2010-12-25 10:5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请问怎卖?
发表于 2010-12-25 10:5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有才了
发表于 2010-12-25 13:35: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要顶!!!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6 00:46:03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实验~采用昨天一位仁兄提供的方法
. |9 B" K" L2 v碗上蒙了四层纱布,用麻绳一圈圈扎好,隔水蒸. F" E7 E: m1 C- J3 m5 T( h
nEO_IMG_IMG_2150.jpg $ R: m/ T- g1 f
一会儿化了一半,麻绳看起来很有意思,像螃蟹脚,绒毛上布满水珠
) u' H/ T4 i' m% u" ~( N; k9 X- k5 k nEO_IMG_IMG_2152.jpg
) \/ t; {. I+ C& x# b完全化掉了,上面一层黑色物质
4 F4 J( r+ \9 a4 Q6 t) s9 W nEO_IMG_IMG_2154.jpg
: }/ s! ]! K1 H! ^1 |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6 00:5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揭开纱布,冷却中( ^5 ?. y1 \2 q" s! ?1 v
nEO_IMG_IMG_2155.jpg # z. J8 R$ I- ]
然后悲催的发现麻绳和纱布都有点硬了。。锅里也有点~碗上居然有纱布印子 哈哈 nEO_IMG_IMG_2162.jpg
/ M; `5 n2 Q# m
发表于 2010-12-26 16:3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家的碗都这么上档次,不是斗彩就是兔毫。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