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石头唏嘘 的帖子
/ f- i4 Q' Z( B% P( l; s, s" v% a6 t/ O- ]# C# _9 Y* g0 b
安我的理解,热处理不存在什么简便方法,正规的工业生产刃具应该是淬火后低温回火,淬火的加热温度因材质而异(不同的钢材都可以查手册找到其淬火温度),这样淬出的是该钢材能达到的最高硬度
% o" n8 I( J( V6 n0 q+ [( n8 j# {( {9 Z8 ^+ |4 d5 x7 ^
充分的淬火得到钢材的最高硬度后,还是可以查手册找到这种钢材在不同的回火温度下得到的不同硬度,这样 你需要最终有多硬的刃具,你就选择对应的温度回火,所以我觉得如何控制好回火温度是决定性的关键,也是我保密的部分 6 K( d' o: {8 x6 j, m7 R. }" z) T
. h+ a6 B. W0 ~$ }* p9 l1 M
关于对最终硬度的选择:我认为斧,凿等 打 砍 撬的刃具硬度在HRC——50到53左右(降低一些硬度来换取韧性),铲,刨等修光刃具硬度在HRC——56到58左右(主要注重硬度和耐磨性)只有充分的淬火后回火才能使这种钢的硬度 强度和韧性同时达到最佳状态,此时的晶相组织也是最细腻的
1 u M9 t/ w: w1 \$ `8 K' S: S* Z, E, S! i& r0 a+ M8 Y7 R( f
, ^: V" S" I: H' Q$ O, K) b
传统铁匠铺打刃具一般不回火,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采用不完全淬火的方式(加热后在冷却液中快速多次点淬),直接得到所需硬度后不再回火(对木工刀具来说这种方法简便适用,效果较好,上面讲的充分的淬火是接近C曲线的完全淬火)7 R) F: X" m) @! q2 G
+ T& N; t/ i9 n* N. y关于退火:随炉冷却就是完全退火的工艺,完全退火不能用于过共析钢(可以理解为高碳钢),因为含碳量高了,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然后在随炉缓慢冷却的过程中,二次渗碳体首先是沿奥氏体晶界析出,最后你得到的是具有网状渗碳体的过共析组织,会严重削弱晶粒之间的结合力,导致钢的强度,塑性,韧性大幅度下降,所以高碳钢只能球化退火,拿高碳钢T10为例,加热到800度半小时,降到700度保温一小时,出炉空冷,即球化退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