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1-5-4 16: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扬州工艺美术部门获悉,通草由产于云贵高原的一种植物加工而成,明清时期老百姓开始以通草制成简单的头饰花和胸花进行装饰。上世纪五十年代,扬州民间艺人钱宏才以扬派盆景的手法对此大胆创新,首创菊花盆景和立体挂屏。1957年全国第一次工艺美术艺人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扬州通草花在大会上引起轰动。这以后,包括通草菊花在内的各种以通草制成的花卉盆景在国内屡屡获奖,钱宏才的通草菊也因此和张永寿的剪纸菊、吴砚耕的国画菊一起,被称为扬州三绝(菊),一时蜚声海内外。$ U. l: M- a4 I. b9 M
# _' e- x8 W8 _, L' ^3 C
记者昨日在扬州工艺美术馆找到钱宏才的胞弟钱宏仁,钱老师傅不无感慨地告诉记者,哥哥已经去世多年,目前扬州做通草花的就剩下两个“传人”:他和一位表兄。老钱说,自己是看着扬州通草花一年一年走向“衰落”的,年轻时学徒,工艺厂还有专门的通草花车间,师傅多,弟子更多,但后来一年不如一年。钱宏仁表示,通草花在市场上“不景气”有自身的原因,它的制作时间较长,成本较高,一盆动辄卖几百元。通草花还有个“致命伤”,太容易沾灰尘,因此需要给它装上玻璃罩,既麻烦,又影响观赏。此外,现在的城市人一年四季都不缺鲜花,通草花毕竟是“假花”,做得再“像”,主人的“新鲜感”一过,自然就要“失宠”。' n: R- I# D# @" P! g
钱宏仁表示,也曾有不少年轻人和自己学过做通草花,但这一行易学难精。做好通草花对手工、剪纸、绘画、构图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多少人学着学着就跑了。也不怪他们,就算学好了市场需求也是个问题。自己虽然是“正宗”传人,迫于生计,也中断了不少年,直到退休后才“重操旧业”。老钱说,自己和表兄都是快70岁的人了,哪一天不做,通草花就没人做了,自己真的担心它会失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