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楼主: 雷叔

寻找木工竹木角尺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2-26 11: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蓟州--蛋蛋 发表于 2017-2-26 10:45
4 @5 ~% M; s/ ]3 }楼主您看看卖把 门尺 (鲁班尺)看看是您想要的那种不。 现在铁匠尺 木匠尺 石匠尺 几乎都失传啦 唉

; y. G  i1 W+ e5 r7 k6 e( U
* d4 i& [  A4 Y4 M) M不是这个,我说的是90°角尺做长条凳划墨时凳脚的斜度下水直接以尺把下角为支点把尺斜出去依照寸和分的刻度就能划出墨的,这样的划墨方式是以条凳面的中心线向两面分开计算划出的,所以做长条凳不需要凳面直边方正,一些弯曲的凳面或者半圆的厚度都可以按木头自然形状划墨取洞而一次成凳
0 w# D) q! ^) q& x4 T
发表于 2017-2-26 11: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弄
2 i, l9 _! {) N2 ^: ~+ O
发表于 2017-2-26 11: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雷叔 发表于 2017-2-26 08:547 A  q  V/ n  n# L4 q
非常纳闷,传统的工具怎么会淘汰了呢,用这个尺做长条凳划墨多方便呀,看坛子里有个师傅也做长条凳划墨非 ...

9 V! P5 d" W1 ^5 C( w你的意思是看不习惯国标的米、厘米、毫米……?2 j0 b' X  \/ x' u: S. V
转换一下不难吧,传统这种东西,即使是古代,也有五花八门的计量单位,没必要去研究了。除非是考古的,拿到个古代的图纸想还原研究一下
. V0 Q7 u7 K8 `" O4 V; |. x' [% c- w' t- J+ \- `) m. N% Z
发表于 2017-2-26 11: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雷叔 发表于 2017-2-26 11:10 , _0 B; C- g# C. f
不是这个,我说的是90°角尺做长条凳划墨时凳脚的斜度下水直接以尺把下角为支点把尺斜出去依照寸和分 ...

. ^6 u& J* U  g. A& B5 I6 `/ ^" P您说的那个好想叫活尺吧, _: T5 b5 h7 L7 u
 楼主| 发表于 2017-2-26 11:27:28 | 显示全部楼层
mohanwei 发表于 2017-2-26 11:19
2 D* }) \' u5 U! e$ Z你的意思是看不习惯国标的米、厘米、毫米……?
5 j3 K  h: `5 L5 A6 ^& n转换一下不难吧,传统这种东西,即使是古代,也有五花八 ...

2 b( Y/ g) W$ R4 r简单的方法为什么要换算成复杂的数据?就像现在的人不懂古法营造,只知道模仿而退化了技艺,反而把本来简单搞的复杂化,绝对是一种可悲& a; O( t! ~0 K# Z$ D; S6 G/ V
发表于 2017-2-26 11:2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艺海同道 于 2017-2-26 11:49 编辑 % }; i4 l/ Y' u, b, h" {
# ?! X# [2 U. G# }+ k, K
1962年初学师也是用竹尺(称师父尺或九五尺)一把九五尺比司马尺(老尺)一尺短半寸.比现市尺(现用的尺)一尺多半寸.系木工行业专用尺.一把尺内有.分.5分(半寸).1寸.1尺.等部份全竹尺长有2尺.所以称九五尺或师父尺!学师第一堂课.用矛竹自制九五尺和木工.长.中.短刨及榫锯!
发表于 2017-2-26 11:34:07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做的工具就是好用
/ d) P  _4 ?, }' A1 u, m4 }7 ]# x
 楼主| 发表于 2017-2-26 11:35:39 | 显示全部楼层
mohanwei 发表于 2017-2-26 11:19
/ [& V0 P$ C* W3 d. t你的意思是看不习惯国标的米、厘米、毫米……?0 N& n% _. ^& u# T" z* }4 ]
转换一下不难吧,传统这种东西,即使是古代,也有五花八 ...
" w) \7 H5 \3 }+ v- U9 d, U
就像现代人仿古建筑,仿的不仅不伦不类,而且造价昂贵,搞得好像什么高科技大工程一样,因为不得法,才把简单的东西搞复杂& v2 L/ T$ X; q# `% E9 C8 s
 楼主| 发表于 2017-2-26 11:38:49 | 显示全部楼层
艺海同道 发表于 2017-2-26 11:29 ' T# }! X3 H2 H+ [$ u! U& S5 u% \
1962年初学师也是用竹尺(称师父尺或九五尺)一把九五尺比司马尺(老尺)一尺短半寸.比现市尺(现用的尺)一尺多 ...
: O# V( ^: s9 M+ d  u/ {4 l
您绝对是我师傅,以年龄计算您应该有70了吧?
5 \3 I0 G6 s* t4 c+ |+ f
 楼主| 发表于 2017-2-26 11:40:25 | 显示全部楼层
tjsdsj 发表于 2017-2-26 11:15
5 @8 N- n# ^# d6 K+ Q5 k- H% ]自己弄
8 A' @3 k, [* D; c4 K( z- O
以前学师的时候大部分工具都是自己制作,像锯子,长刨,线刨,墨斗等…* F  X  i; _9 V3 S
 楼主| 发表于 2017-2-26 11:41:31 | 显示全部楼层
蓟州--蛋蛋 发表于 2017-2-26 11:20 7 J* d; s  G) e1 s( R4 Y7 t( O
您说的那个好想叫活尺吧

7 r3 ~: w: E: {. K6 g不是活尺,我说的是角尺,& c- W( Q, t: ]& H" O
活尺的尺把在中间的,' E8 T& T% A5 u: j# {3 ~6 E. X. G
发表于 2017-2-26 12:04:09 | 显示全部楼层
雷叔 发表于 2017-2-26 11:27
. q! F( ~( V' L- N, f  P2 I; `简单的方法为什么要换算成复杂的数据?就像现在的人不懂古法营造,只知道模仿而退化了技艺,反而把本来简 ...
# r8 Y1 e' n! w0 D* N! K
你可能是悲观的对象搞错了……
5 ?. A3 H  ~$ Q( W2 d4 V其实现代学生上过中学,应该都知道标准度量衡的重要。有了标准,甚至没上过学的学徒也能靠现代工具体系搞出比古代大师还强的产品(对古代大师来说就是作品了,一辈子可能都没几件)。0 y- a  J, K1 s4 r1 @  m+ o
古代一个地方可能几十年出一个大师,只要大师留一手,徒弟徒孙们一辈子只能原地踏步。
& P$ c% Q8 i3 [/ s1 B! J& z. ~8 J9 ^# R5 Q7 R
而现代木工们哪里还需要死记硬背那些故作玄虚的东西,一个构件再复杂无非就是长宽高角度弧度等可以量化的数据,只要有点文化,很容易理解的,用现代工具也很容易做出来。' V+ L4 S; [2 t/ q) n( u) z) Y/ h

8 A' ?) N. K5 N* B! A$ |
发表于 2017-2-26 12: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艺海同道 于 2017-2-26 12:18 编辑
- R5 c% {  o1 p2 d2 L
雷叔 发表于 2017-2-26 11:38/ o" B* g- t1 @7 [  a4 E- [
您绝对是我师傅,以年龄计算您应该有70了吧?
8 G: r9 L+ Q( U6 [0 S7 I5 u
刚超70岁了!我学师运足水路正统学师三年.工资.12元.15元.18元!学师期间刨的横枨少倒部份棯(倒角)就安装.被师父发现.师父一手拿着九五尺不问就打几下也不敢动.马上认错师父才停手!    三年学师先学截断大料.然后开小料.脚.横.板.半年后学使用.刨.锯半年后.去学油漆3个月.然后返回再跟师父学全部木工技术!学满三年师后进入个人计件!) y+ A" @; z  r4 o3 U# n
发表于 2017-2-26 13: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雷叔 发表于 2017-2-26 10:13
6 T+ [8 I! w- m" r8 {8 ^( f, H0 e- d我师公会造木结构房屋,一根根原木做的山墙,人字架,飞檐挑角,栋梁燕尾龙骨…总之都是法式营造中传统木 ...
  v2 J( Q) L* A+ n( O; R6 Z2 p
同是行伍出身呀!
4 m- A) U. Y3 i, y% u5 `
发表于 2017-2-26 14: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各位前辈,小的在此先鞠一躬,那些传说中的各种尺子家中都有留存,只不过为时事所左右,现在的所谓的木工只不过是喜欢和爱好者,可以传世的师傅和手艺越来越少,很无奈啊!希望可以涌现出更多大师高手,让这几千年的文化瑰宝从我们这里没落了!0 h( {9 p7 H# Z9 T0 j: t(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