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楼主: 快刀手abc

传统木工技术与科学----精密和粗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2-20 02:3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洋葱也是葱 发表于 2017-2-18 06:16
, m' K, F- ~5 n3 Z3 O; D/ W道理是这个道理,手工牢固,但效率太慢,对工匠的技艺要求也高。机器的虽然牢固性欠佳,但效率高,作品光滑 ...

3 `) v* K- [* x9 V5 D0 Z- [! d+ P/ F' _- |: \' j2 D  \* m$ F
发表于 2017-2-21 00:2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快刀手abc 发表于 2017-2-20 00:24; h$ _) P% B+ J" b
啥叫----普通的木工机械加工?锣机制作的榫眼机  普通不普通?

% G2 i; }" e) `+ `7 @20+0       这样的尺寸木工用吗?你肯定说不用,木工的机械也达不到这样的要求" z" X8 o. ^! C4 r6 E
          -0.05
0 `% \- o# c* r) W! m: O
发表于 2017-2-21 10:2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不敢苟同。; W: b, u8 ~- b& U5 O

+ _/ T( @8 Y4 E, _, \精密是什么意思呢?如果你能精确控制到0.1mm,那么就不会这样认为了。4 L. N* C) z  X/ d" Y
根据木材的硬度不同,也许榫头大那么零点几个毫米,就是紧配合了。  C; C. T+ d6 W2 O$ j+ s( o# K' M
你举的第二例,也不是光滑不光滑的问题,而是直通变曲通了。
* V& ~3 b! N# Z( A% _# j/ W/ S; C- ]$ m* z: s/ `* @7 h
不知道要迷惑误导好多人……
 楼主| 发表于 2017-2-22 09: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bozhouxfg 发表于 2017-2-21 10:29
+ l1 s5 ~0 `$ m* ^- s& [, k4 T有点不敢苟同。
8 |, Z& m# ?4 b) `  u1 {# b3 p+ J
. j* }' j  O2 D2 L精密是什么意思呢?如果你能精确控制到0.1mm,那么就不会这样认为了。
' U9 U; X; r* Q, N8 B. Y
不要读死书,死脑袋,木工讲究脑筋灵活. b: Y0 O% N: X2 o" K

2 u6 m, p+ o/ s木工本来就没有毫米概念,
1 j. l) }" I0 X- ?& b; y4 O5 c5 @8 T5 ~1 r
还有,光滑与精密,我只讲  类同,不是等同。两者有分别,又有联系。
- |4 y5 E4 Y0 p1 M* \$ d& f1 n& i  s/ h
死脑筋就看不出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就别说什么误导误导了9 {3 N' V/ U% G- g5 q
发表于 2017-2-22 11:44:26 | 显示全部楼层
bozhouxfg 发表于 2017-2-21 10:29
, k& Q- m0 x; Z! J有点不敢苟同。: x& F- }; i. m+ b, g6 g4 @- w, m9 q
8 S' q  ^! T( @6 {' r" i
精密是什么意思呢?如果你能精确控制到0.1mm,那么就不会这样认为了。

- ]0 x! D- C. J9 V  N6 I  K$ J0.1mm应该是金工要求吧,木材热胀冷缩也不止这么点,楼主说的没错的,是洋人不明白榫卯结构的精髄,榫卯关健在于横纹不能紧,顺纹不能松,横纹那怕榫多0.1mm你的卯也会裂,顺纹小0.1mm也会松/ ?- _# D3 ?) f0 u
发表于 2017-2-22 11:48:19 | 显示全部楼层
bozhouxfg 发表于 2017-2-21 10:29 + ^( r$ }' ~' n% o4 K7 U0 N
有点不敢苟同。6 i+ P4 @  Q! v8 [6 m% ^

  U; H4 Y1 p9 o( e2 e2 V8 }精密是什么意思呢?如果你能精确控制到0.1mm,那么就不会这样认为了。

  L' w( t; x8 J( [. H7 U返过来说,你的榫横纹比卯细1mm没事,顺纹榫比卯大1mm,这样组合起来是一个很好的榫卯,写的太多不知道讲明白没有! u, R$ x7 M" `, D3 R2 S
发表于 2017-2-22 12:5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撒哈拉森林 发表于 2017-2-18 09:36 . ^+ v, A* u) |% d! S7 M( @
精髓之谈,技术层面里的精华,这些知识,表面不容易学到,全靠悟性了,对于新手帮助太大了。

1 F7 n; C) [: Y0 x
+ V, p: X$ [; ]. u& W5 i5 @, Y1 z
发表于 2017-2-22 21: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勾魂天使 发表于 2017-2-22 11:485 Q  u* p% P6 w% f- l3 V1 Y
返过来说,你的榫横纹比卯细1mm没事,顺纹榫比卯大1mm,这样组合起来是一个很好的榫卯,写的太多不知道讲 ...
! e* f8 T* H6 b7 ^
谢谢你的回复!
+ @% l9 b! o( a& a1 _" m" r& {7 v/ w2 ?# k5 ]$ q. y  o- m
你应该大概理解了我的意思。只是我说得不是很清楚。
+ o/ H. q9 E- I$ n2 ?! N2 e  _& n  q( F
我的意思就是:
8 e) Z' F% O; M8 ~4 R  Z1 F5 X: M榫横纹一般是胶合处,不上胶就尽量和眼一样宽,要上胶就比眼略窄点,比如0.5mm或者更小,1mm可能嫌多了点;3 a. K& T9 p9 r. N$ a

% x8 b) j) [* r& J$ W顺纹就会比眼宽点,宽多少就看用的木头硬度了,我用的柏木,即使宽1mm是很难打进去的,基本上要修到快同等大小。0 n) F$ j9 p' y, e+ ?: |- _
! ?) C# @+ \+ e( B
所谓精密就是讲这点点毫米的差距了。# p+ p. c, a. k
8 b  u- Q/ J  V  G) c$ I$ F
另外楼主所讲的粗糙榫卯,初组装可能很紧,时间久了榫卯表面疏松纤维被压缩,很容易就松动了,特别是受力部位。) R8 a1 Q! r- t. N8 }" J- ~

, |; N( {6 r" ]0 }+ @- h" J5 c0 L
发表于 2017-2-22 21: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快刀手abc 发表于 2017-2-22 09:00# |5 m4 A, g% k  ?! m1 H0 @1 u
不要读死书,死脑袋,木工讲究脑筋灵活
4 m$ P2 \1 s+ M$ @! T; X! p5 W  q1 M3 J* D& A. j7 T1 p
木工本来就没有毫米概念,
- F3 t: O: W5 b4 k/ A4 G

0 \& H7 O% T+ ?3 V/ [% o比如楼主所讲的粗糙榫卯,初组装可能很紧,时间久了榫卯表面疏松纤维被压缩,很容易就松动了,特别是受力部位。
9 \8 ?/ w! B" C! E, I; ^& M
2 X% Y) \9 X9 f- G
发表于 2017-2-23 05:2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7-2-23 09:37:54 | 显示全部楼层
bozhouxfg 发表于 2017-2-22 21:21
$ h" X5 s7 J  G; s谢谢你的回复!
: E" D- s% `9 A0 ~+ t* o
' o) \2 z8 b' D1 c- K你应该大概理解了我的意思。只是我说得不是很清楚。
' I6 E" F' f" L  o
个人认为用胶是补救,合格的榫卯不应该试装,试的都是横纹,只会把榫头的一角用手推进卯,用手能拿出来,感觉横纹微微紧就是可以了,太紧就是你说的零点几毫米的说法,当然如果真有一毫米就会很松,但刨后上蜡或柒就看不出的了,返之太紧了卯会裂,我说的是手动工具也是你所说粗糙榫卯,相比铣出来的就好,因为粗糙磨刷大,铣出来光滑磨刷小。同时配合顺纹紧,要紧榫头一定要比卯大,大多少就是学问红木类可能零点几就可以了,软木类大一两毫米都没问题,大多少就不议论了,我试过杉木圆边卯用方头榫打进,用斧头出力砸进去,卯没裂一点,这样的榫卯不用胶也不会松动,洋人试装的做法是不懂中国的阴阳之道,榫卯本来是一阴一阳,一长一亏,我说的松紧也就是阴阳中的阴阳,我是这样理解我老丈人教的理论 ,老丈人以前帮人做渔船从来不用胶靠的就是这阴阳之道。又说说你所谓精密,手动做也有说法的,画线要精准,但锯榫凿眼有讲究,“锯要锯线,凿要留线”,我想这就是手工精密口缺,理论是丈人教的,没有手把手教过我,木工我也是个新手希望大家共同进步传承祖先文化,同时我想楼主只争议铣出来的榫卯,而不是机械出来的榫卯,像榫卯机和带锯但出来的榫卯相对铣是很粗糙的,但很合适传统理论0 C* T$ K1 Z1 X, u
发表于 2017-2-23 22: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勾魂天使 发表于 2017-2-23 09:37
7 z. b  |5 v* J. N6 |  m3 U个人认为用胶是补救,合格的榫卯不应该试装,试的都是横纹,只会把榫头的一角用手推进卯,用手能拿出来, ...

9 y8 u7 E% P- g" X& E1 x谢谢你打了这么多字来回复我!
: I: z* @1 o# W* h! M& V/ e5 V6 T4 ^% D6 _+ Z- a$ Y4 ^' j. b
真羡慕你有丈人教你!我全是自学,买了《木工基础》《DK木工全书》,Y2B上看国外大神的视频。$ c) x* X7 c4 d( U9 g6 b; C

# j' a6 e+ [! b/ G1 _7 U/ b一年不到,业余做了几件,全是柏木,板式为主,四角基本都是燕尾榫连接,燕尾插接头三个面都用凿子修得光滑平整无毛刺,组装的时候,刚开始做的都太紧,撑裂了几处,后面做的就调整到用手就能敲入小部分,然后装配锤再大点力但也不费力就能敲入,才能刚刚好。这个时候,基本上燕尾是看不到缝隙的,这也是好的燕尾的判断标准。
  ^/ l7 z7 ?) F& x6 c. p+ I; I2 D) p9 G! x" Z' e* J/ E4 V
要上胶的家具不试装一次是不敢上胶的,不然不合适,就麻烦了。
. i: U% e2 I' M* f/ d
# I1 _. z/ _  L5 W* R+ q, A我做的鞋架和书架还有床都是没有上胶的。鞋架和书架都是没有背板的,也基本纹丝不动。没上胶的榫卯都做得紧一点,但是也得插头能刚刚放进燕尾头,也许就是只是大那么零点几,大1mm肯定是进不去的,也必然会裂。) f, T6 w7 Q  L

" x. T2 a2 k8 z$ C做的两个燕尾的箱子就需要上胶了,燕尾就做得稍微松了一点,因为要装拆装好几次,上胶前最后一次试装好后,也是结构牢固,对角压也压不动。这是燕尾头和插接头之间也依然基本看不到缝隙的,也就是说它们之间的没有空隙,插头刚刚等于或者略大于燕尾的间隙,或许就只大零点一二了。
( q3 |, }8 Z' t5 A% y
  G! g/ m+ }6 e) w; t

, L5 O: {1 E% H. {! g光滑平面对光滑平面之间其实会有一个非常大的摩擦力,相当于分子间吸力了,就好比吸盘吸在光滑的玻璃上(当然,这里面还有空气压力)。' r, f2 L' [! D& t9 A5 `$ N& G

: p+ G$ v$ l7 d! @  e
5 Q! R6 R! S# S. m1 a" u- @
以上,为我个人的一点体会与你分享交流,与探讨。也算这么久以来的一个木工自我总结。
2 z) }5 s0 L% A2 E4 s
发表于 2017-2-24 08:35:51 | 显示全部楼层
bozhouxfg 发表于 2017-2-23 22:08
* L3 j2 A/ r5 G6 J+ [谢谢你打了这么多字来回复我!2 w! N/ I0 A7 }# e2 T/ h
# X* f0 w2 s4 x5 }, v3 p
真羡慕你有丈人教你!我全是自学,买了《木工基础》《DK木工全书》,Y2 ...

* I, B9 A/ X: `0 {3 C7 R" W: n: z( q共同学习,可惜我工作太忙,只能过年时玩十天八天,所以自打算在厂里缩舍搞张小本工桌,一个星期了都没时间刨出一条木方,打算用钉子算了' q; e+ y# \, z) C$ N6 P
发表于 2017-2-25 14:3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勾魂天使 发表于 2017-2-24 08:35
0 V% {% G& U2 p共同学习,可惜我工作太忙,只能过年时玩十天八天,所以自打算在厂里缩舍搞张小本工桌,一个星期了都没时 ...

  q6 Q" U* L) E7 `全手工难就难在木材归方。
; ~: I+ v( {( N可以考虑买现成一点的材料。
8 @' l) k, }2 r2 N# @+ T
, J3 B3 J: c3 [- ]
发表于 2017-3-1 10:0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思考啊,新手怎么也想不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