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caoxinhua010 于 2017-2-7 16:58 编辑 3 L9 s* }: Q' R4 Y
! m# ], a, j5 Z0 E/ j楼主好!6 a% g0 z1 V& y9 l/ G6 D4 H# d
竹筒开裂原理及预防措施 本文在实践的基础上,讨论了竹筒开裂的原理及预防措施。 “竹筒”特指从单根竹干截取、首尾贯通的筒状物。 1.竹壁结构 竹壁由三层组织组成(见附图):内层、肉质层、釉面。内层致密且坚硬。起支撑作用,含水量低;肉质层布满输送水分和营养物质的管道,质地疏松,含水量高;釉面起保护肉质层的作用,硬且脆,含水低,厚度可忽略不计。 2.开裂原理 竹子砍伐后,生命活动停止,水分逐渐蒸发,各层组织开始收缩,干燥的北方更甚,收缩率视含水量而定。 内层含水量低,收缩小,收缩后周长可视为不变。 肉质层含水多,收缩大,收缩后本应直径变小周长变短。但由于受到坚硬内层的约束,周长在变短的同时,肉质层的环向应力上升。当环向应力上升到超过肉质层的强度极限时,肉质层被拉断,于是竹筒沿轴线方向出现裂纹。肉质层裂开后,应力得到释放,开裂停止。 内层和釉面虽然质地坚硬,但与肉质层附着牢固,随肉质层裂纹的扩展一同裂开。 3.预防措施 去除坚硬的内壁,使肉质层的收缩不受约束,肉质层便不再开裂。在处理的同时,最好将釉面同时处理掉,因为在肉质层收缩变形阶段,釉面受挤压,已出现微裂纹。 4.原理应用 1983年,我购买了几根直径七八厘米的新竹,应用上述方法制成笔筒(底部粘以三合板),使用十多年直至1995年丢弃前从未开裂。 5.推理木器 木器开裂原因与竹筒大同小异。所以竹筒开裂预防措施也可应用于木器,即木雕最好做成空心的。如一尊木佛,在精坯阶段,就将内部掏空,佛像开光后就不易开裂了。 1 U3 A* @; n' B' F% k1 s; S2 h
6 D( B! ~+ Y1 x/ `# J7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