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冰冷狼光

女菜鸟的参赛作品《非洲手鼓》 双生

   火...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8-8 21:42:19 | 显示全部楼层
                   网速好慢呀!发几分钟的东西,耗上半小时了。。。。。 ,有些发了,网速停了,接着就没下文了,什么时候将电信给休了,来人,将电信拉下去砍了,就用我的砍柴刀吧!
nEO_IMG_CIMG6553.jpg
nEO_IMG_CIMG6562.jpg
nEO_IMG_CIMG6585.jpg
发表于 2010-8-8 21:4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顶一下
发表于 2010-8-8 21:46:36 | 显示全部楼层
链锯很危险的,不要用头部去切割,卡锯后容易反弹。
 楼主| 发表于 2010-8-8 22:0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冰冷狼光 于 2010-8-9 01:47 编辑
' M: z* |* R$ z* V: T8 ?0 U
" E5 r$ H: [2 s回复 75# zgg86572281 的帖子        / j7 W! {# _3 d. x
本帖最后由 zgg86572281 于 2010-8-8 19:29 编辑 # Y9 j6 _6 y# E! O
1 o1 m* @% G) Z1 G6 W
我是来打击你的 哈哈等你做差不多了我才说 你的鼓剥到最后会裂开的想喷我就来我们群吧QQ群72115336
  c) M" L: `( \# A9 ~6 ^
3 I# F6 b" z7 u5 `0 b5 c: S
% n, K- d, p8 M  n0 b" v
    这位大哥诚心来看笑话,现在告诉我不更好?我没打算要喷你,你怀着揶揄的心态来看笑话,让我想不明,我不曾认识你,对吧?等我的鼓腔体裂开嘴对我笑了,我就笑不出来了。关于木材的开裂
+ |$ n+ b8 U, s0 O
+ r8 n) u# Z8 b4 O' e! F; A9 u, T  木材开裂有端裂、表裂和内裂三种状况,分别讨论如下:
' K" _7 ?# b8 o/ J2 Y    ⑴端裂(劈裂或纵裂 Fiberglass)木料端头由于水份蒸发较快而先干燥,当端头水份低于纤维饱和点时,端头细胞便开始收缩,当其干缩应力达到木材的强度极限时,便发生端裂,即在髓心处或粗木射线处或沿外板面发生纵向裂口。含髓心的木板沿髓心发生端裂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因为髓心是射线薄壁细胞最集中的地方,横向抗拉强度极低。木射线粗的硬阔叶材厚板也较容易发生端裂。对于数米长的毛边板来说,端裂在10cm~15cm以内是允许的,因为加工时总要截去部分端头。但对于整边板或地板坯料,一般不允许端裂。8 }* u2 O- `0 v2 t
    防止端裂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如允许,最好将厚板改剖成薄板或小方材进行干燥最合理,可以有效防止端裂和其它干燥缺陷。②窑干前将已发生端裂部分截除,因为原有的端裂极易继续延伸。③在没有发生端裂的木板端头涂刷石腊油或厚油漆,阻碍水份从端头蒸发。④装堆时,材堆端头的隔条尽量靠近端头压紧并上下对齐。⑤装窑时,材堆与材堆的端头尽量紧挨着,防止气流从材堆之间的空档短路,以免端头干燥过快。⑥对于容易发生端裂的硬阔叶材或厚板,尽量采用偏软的干燥工艺,并注意及时进行调湿处理。
, r' x" }: s/ X; ^$ p0 l: m    ⑵表裂表裂是指锯材的外表面(通常是弦切板的外切面 )上沿木射线发生的纵向裂纹。它是由于干燥前期表面张应力过大引起的。当表面张应力由最大值逐渐递减时,表面裂纹也开始逐渐缩小。若裂纹不太严重,到干燥的中、后期可完全闭合,乃至肉眼不易察见。轻度的表裂对质量影响不大。但在加工为成品后油漆时,裂纹处会渗入油漆而留下痕迹,影响美观。对于承受剪切力的构件,可能会降低顺纹抗剪强度。窑干时若过早发生表裂,将会影响窑干过程的正确实施,并可能发展成明显的干燥缺陷。故干燥前期应尽量避免发生表裂,保持木材的完整性。防止表裂的办法是前期基准不能太硬,并注意控制干燥应力的发展。应在初含水率大约减少1/3时进行中间调湿处理,因为这时表面张应力可能达到最大值。对于厚板或硬阔叶材,中间处理应进行多次,可在含水率每降低10%左右或每隔2~3天处理一次,以消除表层张应力。! P. o9 @" q6 P0 w# B' E% ?
6 }5 g+ p: b! Y- d
有关髓心发射性开裂,已经解决,我将材心挖空了,为了稳定表裂,我做了盐水处理,而且,当我等鼓腔阴干后,在我上鼓皮时要套上三个铁圈,这个作用主要是箍紧鼓皮,额外的作用恰恰就是防止木头开裂。各位高人,请不吝赐教。。。。菜鸟在此谢过1 C9 B) Y3 I" k  C: [) t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80 刨花 +208 收起 理由
孤星 + 8
老李 + 80 + 200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0-8-8 22: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发的处女贴,标题写着:听说做鼓很难,我做个试试,如果我杯具了,请不要步我后尘
- X1 T1 t* ^2 w- a2 W$ _+ g& w/ [            之担心杯具,源于我对木裂的担心,我其实一直注重的就是防裂这一块,只要防裂做好了,基本我就没多大担心了,对于这个问题,我考虑了有一个月之久,方法也打听了一些,不过,毕竟是理论,我不做实践,结果如何只是纸上谈兵,亦基于这一点,我尝试了。做鼓不容易,做一只手工鼓更不容易,加上用国料木头做尝试,我更不是有十足的把握。我只能说,我会尽力,自然力不可抗拒的因素发生导致杯具不在我的控制之内。鼓体有轻微的表裂是允许的,可以用很多方法补救,不会太影响音色。                                  + t0 u' T/ h  V, F1 W9 v5 ?, L9 m; |/ i. b+ W
                  欢迎大家支招或拍砖8 ^: q4 V  i) D! J0 G) W# X
 楼主| 发表于 2010-8-8 22:3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6# sanren 的帖子' Z8 _& \3 s% G, T. M$ M4 t

8 v; `8 \2 t. [& \# U6 [: l
2 `  V% j$ o! Y/ j. \    知道了,谢谢提醒,我晓得锯头的反弹力,链子的刀锋形状角度非常重要,我用的链条头是U型的,国产链条都是90度角的L型比较多,U型头卡木头的几率少些,也更锋利,用钨钢做的,我这条链子算是专业根雕用的链子吧。我用的链条应该算比较好的了,在我这堆工具中,链条算是比较奢侈,链条100多一条,进口的,牌子是:OREGON
 楼主| 发表于 2010-8-8 22:4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顶起来。只要有那份心什么困难都不是困难。& m4 a4 `  Z' G. Y
洛阳老潘 发表于 2010-8-8 09:35

" ~; Q, k: \2 m7 g( ~7 L% c" n/ O/ |6 k5 o0 ^
  ]0 M) I& O% F3 j& ~
谢谢前辈鼓励!
发表于 2010-8-8 22:4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
发表于 2010-8-8 22:58: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有DIY精神,就中国的装修是请专业的,人家老外都是自己做的,个人业余爱好,应该鼓励。
发表于 2010-8-8 22:59: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有DIY精神,就中国的装修是请专业的,人家老外都是自己做的,个人业余爱好,应该鼓励。
 楼主| 发表于 2010-8-8 23:0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冰冷狼光 于 2010-8-9 14:18 编辑 8 v7 b  q+ k3 ~* Y+ x

9 \8 _+ N* B3 Y* A                     文字部分是自己的实践经验,不过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可能大家关注的只是花哨的图片,唯有这花花绿绿的色彩能带给心灵最初的愉悦,什么时候人变得只想看别人的洋相?是生活太无聊,还是自己太无趣?想看别人的有趣?。。。。。。。。。。其实,我无所谓,快乐的天性不会被别人的无心之言打击到,生活的打击无所不在,早已练出一身盔甲,刀枪不入。我很喜欢小时候的动画片圣斗士星矢,喜欢打不死的黄金战士,继续上片。。。。。。。。。
 楼主| 发表于 2010-8-8 23: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进度图, nEO_IMG_CIMG6589.jpg 这个形状的灵感来自郁金香。
8 Y2 H' f) a" ~2 K4 O! c) H
* j2 u7 w. L! t$ p- `4 ?                        nEO_IMG_CIMG6590.jpg 这位是哥哥,比较稳当
: o, U5 }, L3 R7 k ! p8 r% r( i! \% E. u
nEO_IMG_CIMG6591.jpg 再来张哥哥2 |3 D% `' l( }. l1 F% e* W
nEO_IMG_CIMG6604.jpg
nEO_IMG_CIMG6605.jpg
nEO_IMG_CIMG6606.jpg
nEO_IMG_CIMG6589.jpg
发表于 2010-8-8 23: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云南云杉的纹理真漂亮!~~0 L" O, X, l5 C/ }
shychico 发表于 2010-8-8 21:33
非常遗憾。抛开裂口不说,声音肯定不行,本人建议用柚木
8 j+ H2 R" y7 s3 X* h) m
: ], Y; G; z* M# B3 n9 E! R; l+ H/ E+ R+ P; N
发表于 2010-8-8 23:3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昆明新手期待你的大作早日完成!
 楼主| 发表于 2010-8-8 23:3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鼓的形状可以自由发挥,不过也不能不靠谱,起码的型要在那儿摆着,关于你需要怎样的音色,需要音的长短,你就要设定共鸣腔和扩音腔之间孔道的大小了,腔壁的厚度也会影响音的清晰度,音的长短。不能让音太长,否则每个高低音的音色混淆不清,自然不能打出一段干净利落的鼓乐。我不是搞音乐的,也没多少音乐细胞,在做鼓腔的时候,我用一开口的纸皮盖住鼓面,反复对着鼓腔唱歌,感受鼓腔的共鸣,音传递的速度,对这个东西有了初步的认识。我做鼓腔是逐步扩大的,一步到位是错误的,将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如果孔道不小心做大了,我也有一个方法可以补救,后面介绍到需要解析,我会贴上答案。鼓腔非常重要,后面我会重点介绍。哎呀,蒙了,我其实应该在贴挖鼓腔的图片再作介绍。到时候将这段话贴过来吧,为了加深大家的印象。
/ ^- }% u. Y0 B* K! n          nEO_IMG_CIMG6586.jpg 合影一张,还是粗坯子,两头都未锯平,到时候修修就好了
- }' K7 n" q9 j6 ^0 ^$ j   ?! r( Z4 f" k% y6 e8 M1 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