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斫琴坊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13 21: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这帖失语了……除了仰望惊叹已经无以言表。" a  [0 W0 F1 C# d9 |
个人认为,这早已经超出木工范畴。选料、造型、精湛工序、音律、甚至命名都蕴含了深厚的中华文化艺术的传统。
发表于 2010-8-14 11:2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总感觉如此美琴,不知道用词恰当不,是不是该配个琴盒琴箱什么的,单用块“被单”裹着好像有点不是很协调,觉得什么都很好,本来木头就有灵气,现在这木头应该有灵性了,是你赋予它的,但是如果不配琴套还好,就是觉得灵性消失了不少
发表于 2010-8-14 11:34:59 | 显示全部楼层
琴魔现世,谁与争锋。六指归来,风紧扯乎?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10-8-14 12:43:27 | 显示全部楼层
该配个琴盒琴箱什么的
发表于 2010-8-17 14: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俺是粗人,也来附顶一个
发表于 2010-8-18 03: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漆面太美了!
发表于 2010-8-22 08: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幸听上此琴一段录音也好
发表于 2010-8-28 06:0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的分享,QQ情侣网名感谢您
发表于 2010-8-28 13:24:57 | 显示全部楼层
绝对技术活
发表于 2010-9-5 20: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j1949 于 2010-9-5 20:03 编辑
) T9 F, h2 P8 a' H8 @& [$ ], Z' v9 T) D
先生六十五岁的老人,在探索和制作古琴,确实令人钦佩。
; _" ?" R+ _, t古琴被评为非物质世界文化遗产后,越来越为国人认识喜爱,学琴、斫琴的人也越来越多,当代斫琴高手,不外乎江苏的马维衡、倪诗韵、裴金宝,北京的王鹏、四川的曾成伟,西安的李明忠等。民间也有许多斫琴爱好者和古琴制作工坊,但大都对古制研究不深,出来的琴也存在不同的毛病,有的甚至根本不能弹奏。3 D5 X5 X4 z' C! B9 y% B$ Q4 a! I
在下也过花甲之年,十四岁学琴,对演奏和琴制也略知一二,也收集了不少制琴方面的文献。看了先生的照片,觉得还有许多可探讨之处。先生如果有兴趣,我们可以私下交流。8 Y$ J# t; I8 y, O
发表于 2010-10-11 12:4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向先生学习了!( m1 i" n1 J/ _$ {4 [
先生关于夏布包裹方法的评述,可谓一语解我多年困惑!
" S( u/ x, f0 r. K, A: K可惜先生远在天津,否则定将登门拜访。
发表于 2010-10-12 00:51:16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 c& h2 W2 W( p4 q4 t+ b
1、古琴的栗色漆做得太漂亮了,能否细讲下各道工序的细节;
) R" m2 x' S4 V3 Q  j2、“鹿鸣”两刻字是在琴的表漆完工后刻呢(不会损坏表漆吗),还是在上表漆之前刻呢?为什么是白底的呢?
) u! u1 j# e5 S0 V/ l9 H  n6 H5 y- c2 m% i
另,此琴之蓝印花布琴套确实不是一般的漂亮!{:1_273:}
发表于 2010-11-3 19: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琴不懂,但是贴要顶。佩服老人家手艺。
发表于 2010-11-3 19:57:58 | 显示全部楼层
苏老 真不是一般人 啥都懂
发表于 2010-12-20 14:0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斫琴坊 发表于 2010-7-24 16:44
7 W7 W. c7 o0 L0 j. g( g  P: P4 T购置村妇手工织染土粗兰花布一条.幅宽一尺六寸.可车制琴套两个.每个价抵十五元 诚夫 ...

7 X1 ]* B# a6 v2 }1 x* B! W" m尼拉真有意思!老爷子心态好呀!有缘的话沈阳道见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