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于 2016-12-1 21:5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哥,你这个是真DIY,优点太明显,不要被别人的差评吓倒,我支持你。前次评别人的贴时还引用了好几次你的机机。这种机机,只要一个比较喜欢DIY的木工,上手绝无困难,当做榫玩一样简单时,人会更爱上做木工。同时也看出你优势在动手能力和机械方面,在木工方面还差那么一点点,(真言勿怪哦)。好多师父之所以难驾驭这种机机,是各种限位、测量和对中的难,用文字好难说清楚,我说个大概吧,三轴限位就有六个,台面上靠山定位最少两个,加起来最少有八个定位,而且个个移位不准、固定要扳手,如果自己设计定位块,用金属齿形,要三厘米就卡在三厘米的齿上,要四厘米就卡在四厘米齿上,面板上靠山也想个办法,帖标尺不准,用眼看是估是偶然误差,不能控制,最好在台面上做卡孔,通过你把孔位打准来定准位,其实就是增加一个快速做普通榫的功能,如果做普通方正木件头部榫头榫眼,可以做到不画线(纯个人特不喜欢画线,量有误差,画又有误差)。还有你采用的对中法,是画线眼睛对中,其中的三种偶然误差--画线误差、榫头对中误差、榫眼对中误差是累加的,每一个我按0~0.5mm算,加起来最大误差就可能达到1.5mm之巨,这还不包括机机的系统误差,当然这个只是使用方法的问题,别人用费斯托来和它比,只是没有看到它的无眼可能无限创意和无限美罢了。你的机机主轴是卧在板上的,这是我最喜欢的一种侧装方式,(一个十斤重的东东侧装在板上,怎么看怎么不安全,光那个振动就受不了)。
! T( q" }) }; d- ~ 我还是觉得这东东大有发展的前途,要往高大上这方面上来,机架参考CNC往厚实方面来,形式设计考虑强度、振动、旷量等因素,合理设计限位、定位、靠和夹,让简洁和创意一起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