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楼主: 刘木工123

谁说‘圆榫连接方式’不够牢固,小窍门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3 16:4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圆木榫的使用大大地节省材料和制作时间,配合现代胶水的使用,很牢靠。
8 L  V8 t3 ~0 O+ ]) J& K IMG_2323.JPG
9 R7 O5 j& B; K
发表于 2016-7-3 16:5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提的问题很有意思,做的实验也非常棒。我理解无论方榫还是圆榫,关键是受力点的地方榫卯结构是否合理。
发表于 2016-7-3 16:5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教了,感谢。
发表于 2016-7-3 17:24:43 | 显示全部楼层
胶水有失效问题,木材干缩湿涨厉害,圆木榫经不住时间的考验。
 楼主| 发表于 2016-7-3 17:32: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木工之子 发表于 2016-7-3 17:24+ b( N7 o0 s8 s6 Q, P! V$ v
胶水有失效问题,木材干缩湿涨厉害,圆木榫经不住时间的考验。
3 T! Y+ Y6 m) t1 e+ {9 x. Y
你说的这个问题,方榫也会有的。
 楼主| 发表于 2016-7-3 17:42: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副营长 发表于 2016-7-3 16:25; i5 f3 _! K: e3 a0 e
最近也在大量用圆木榫,楼主说钻孔要比圆木榫小一点。这在操作中太难了,原木榫定位器用久了精度极差。用台 ...
- r- E( S& F1 r0 \
你讲的问题我也想了很多,我的方法是连“木棒机”和“定位器”都是diy。这样可以灵活配合。过几天我发帖一套简单的木棒机和定位器。
 楼主| 发表于 2016-7-3 17:56: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yucheng.d 发表于 2016-7-3 11:34; A; K6 u6 ?: V8 S, Y
这只是一个方向上的受力分析,实际应用中的受力状况会复杂些。

2 I, s: P1 q+ j& I" x% Q我这实验只是说明小竹钉都有这样的拉力,如果加大了圆榫的尺寸和数量,各种的强度就会增加了。
发表于 2016-7-3 18:3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各有各的长处,最终还是方榫有优势,好像谈到木工首先想到的就是榫卯,谈到榫卯就想起方榫、方卯,看一件家具作品,首先看的就是连接处,一看到榫卯结构心里就舒坦。
发表于 2016-7-3 19: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实践出真理。
发表于 2016-7-3 19: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实验让我震惊了
 楼主| 发表于 2016-7-3 19:40: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田园晨风 发表于 2016-7-3 18:376 G4 E5 g9 W% P9 [1 P
各有各的长处,最终还是方榫有优势,好像谈到木工首先想到的就是榫卯,谈到榫卯就想起方榫、方卯,看一件家 ...

6 q: m7 z. Y+ e' ~% p8 h你讲的亦有你的道理。
发表于 2016-7-3 20:3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在同等条件下;方榫与园木榫的比较,必须材料相同;所做的家具相同而比较两种家具的寿命。而做工的时间我觉得可以不计较,因为这一问题不言而喻的。
发表于 2016-7-3 20:5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杉木估计不行~太软
发表于 2016-7-3 21: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忘记“时间”这个重要因素。当然,不考虑木制品的使用时间(可能几年,十几年,几十年甚至更多),仅考虑制作完成及相对短的时间内,简单的圆榫足矣满足楼主所说的那些。但是木头的乐趣就在于,木性会变化
( }5 q# {% K* C/ s7 P! E
发表于 2016-7-3 21:2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台钻改的气动控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