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工具青苹果

[其它] 谈工论具——写在工具爱好者网站活动爆发前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12 20:28:51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探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14 14: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DIY要素之间的关系
% ?8 y/ f7 J8 F. [2 L/ \5 i在这段中,我们只谈三个主要要素之间的关系——这三个要素是:人、工具和材料
, C) z7 D, y# {4 ~  }+ ~/ p人——是DIY活动的主体,是DIY过程的策划者和执行者。一个DIY过程,离不开个人或一群人的参与。
: F9 ]6 C: `  T$ R- t材料——是DIY过程中的被加工物,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废弃物,木头,金属,油漆,标准件等等皆会在DIY过程中被使用和加工。
- ^! ]( m& ~2 k. D  [% j工具——是加工材料的用具。工具伴随着人类社会分工的发展不断细分和升级,至今已参与到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人类离不开工具参与生产与生活实践,DIY过程亦是如此。无论是电动工具,手动工具还是气动工具。7 p2 z8 S5 f$ J0 @6 p6 k- G
对于一个DIY的方案,你可以只停留在计划阶段,也可以做不出成品来。一旦成功完成DIY过程,以上三项要素就成了缺一不可的内容。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任何忽视其中一项或只重视一项的4 g$ D( _3 [- E1 r0 [$ g
DIY追求的不仅仅是一种兴趣,一种满足感,更是一种成就,一种价值的实现和人生的锻炼。在完成DIY活动的时候,材料和工具始终无法脱离这一过程。+ `7 C4 S! I! ~' Z* 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18 16:5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4 13: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下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 18:5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强帖留名,持续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9 00:40:4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10 05:54: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呢?- w$ ^: j- C6 ?8 d$ `" i%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20 01:33:34 | 显示全部楼层
篇外语·一4 ^" S; p5 O  h! F- C" ?* T, m3 N
    在围绕工具主题展开接下来的第五项叙述前,我想在此插一段篇外语,简单阐述一下个人的一些观点,即为下文的写作思路和读者的阅读理解做铺垫,也为另外一篇文章埋下伏笔。$ L" @. J1 a0 a% u7 x( q* ]- h
    先来概括总结一下老李这些年所做的两件事! v8 D+ i% q/ N4 \7 v/ r
    第一件事,其早年的装修DIY经历,之所以这一过程完成后在社区乃至社会上反响如此强烈,在媒体的播报中如此闪亮。剖其实质,在于两点4 F2 \( d5 `1 c/ _) Q
    其一,他在这一过程中以有限的资源,低廉的成本,个人为主的独立参与,近乎完成了“家”中所需的全部基本生活家具。这种依靠个人能力和有限资源打包完成一套工程的案例,在广大百姓的生活中,是鲜有其闻的,当媒体和网络将这一事件报道出来后,人们先是带着新鲜感来听;再有心者,聚于老李周围开始了解这事的过程;后来,有一群数量极少的人,开始和老李一起继续广泛而深入的去探索这件事还能向何方发展。
) a2 ]# O. L' j/ b    这件事向后发展诱因的表象,在于材料,工具,图纸,成品家具这些具物象的器物上。以此成果,老李自己做家具这件事带来了周围人的好奇,围观,学习,模仿,跟随以及合作。( i/ m: r$ y7 {2 L. N" C$ S
    这一堆家具,是老李依靠个人能力在DIY这个过程中创造的属于自己的物质成品,放大一下,我们可以称其为物质文明(器物文明)。: K+ ^6 W- Z( Z$ H5 v
     好,说到这里,第二点来了,既然说到了物质文明这个有些高大上又有些烂大街的词汇,那就肯定离不开精神文明了。
! G8 d& g! ~6 \- c- S# Y" l    其二,老李在自己做家具这一过程中,依靠个人的搜集,整理,学习,模仿,思考,设计,谋划,并通过劳动,创作出了十数件作品。围绕脑系展开的,兼具于其身上的才华,思维,精神等要素,汇聚成老李在这一DIY过程中的精神文明方面。* @5 h1 y/ B8 I- Z7 s2 {# U
    如果说老李的作品,在物质文明方面吸引了大家好奇的眼球和各种酱油瓶,那么感召大家日后围绕在老李身边开展各类活动的,就是他身上凝聚的这种DIY的精神及其在个人DIY过程中呈现出来的DIY文化。存在于精神文化方面,建立在器物等物质文明表象上的文化,是真正吸引我们这群人的主因。
- A# z' y! z3 c# y; U3 x    到这里,对老李早年个人经历的总结结束。1 g3 j. M% k1 R; Q) x. G! ^" |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第二件事——中国木工爱好者网站。
$ d6 y+ _# W1 I0 z) H    谈这件事之前,我要在此以个人的身份说一件事,“木工爱好者”这五个字被江苏一家什么公司申请注册品牌了。笑哉!一个专用于社会文化群体的称谓也可作品牌,我看这公司胃口不小,一口气不光吞了一群人,还吞了几千年的国内外文化,商品大潮竟然能催生出如此扭曲的商业行为,真为某些人的商业智商捉急。若此事申请成功,我愿见日后经济改革内容中多一份被革案例。
' }# m5 c2 o0 r. U% o# F) }8 l    回正题,说咱网站,木工爱好者网站能有今天,减去老李的应分,离不开广大同好的支持与参与,更离不开大家的努力和奉献。
; r0 P& Q% H" G    老李做网站的目的,始终如一,推广木工DIY文化。这是老李愿将自身的才能,所学与所得回报社会的行为。当老李将这一精神文化内容放置于网络平台,展现给大家并号召大家广泛参与进来后。老李的个人行为经由网络放大到了全社会。文化的发散性和感染性在此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3 t8 A' ]) Z8 t% L    进而,由网络所产生的汇聚效应开始显现,广大木工同好,相关文化、产业等资源开始源源不断的汇集到木工爱好者平台中来。此时,文化的多样性也加入进来了。
; H# B* h: s, o    在木工爱好者网站,我们追求的不单单是器物方面的物质文明,更深层次的,是精神方面的文化内容。这种追求,不单单存在于老李心中,也存在于广大木工同好心中。
! ?; ]* a# e) H* w9 D$ x1 Z    如果这种追求不断健康持续的发展下去,我们必将创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群体文化。我们将要或者说正在创造的这一文化,既是木工文化的一个方面,也将成为木工文化外延的组成部分。* O+ P; X% ]1 `. X9 ]9 Q0 i+ t( p
    我之前在自己的文章中不止一次提及过文化这个词,在与广大木友、工具爱好者的交流中,也多有提及。目前我个人和老李的合作也是建立在文化这一大基础之上的。我会另开文章阐述文化一词,在这里不再赘述。
( s) S( Z& d- M: @; ~$ P+ _     以上内容仅为苹果个人言论,勿做他想,今日内容结束。
) W' k( ~7 e# r! J, b3 n8 L& |* w- f6 y+ 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6 11: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