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3-17 00:36:23
|
显示全部楼层
" s1 q7 }1 ~5 k/ V
你以其他木友的回答来提问,我本不好对你作答,因为这样就可能使其他人的颜面扫地,但是考虑到大部分木友并非机械专业人士,对于想探求知识,指导自己慢慢摸索这一角度来说,我应该为更多的木友报以负责的态度对待,做如下解释: “一般的轴承钢的牌号是gcr15,如果是用废旧轴承制作刀具,那么一定要进行热处理,先退火,然后加工刀型,刀型完成后最好再正火,然后淬火,回火,这样按工艺要求坐下来,刀子的硬度,韧性都会有保证。”
- Y2 z+ a4 E3 S" i 以上论调过于理论化,因为把所有的热处理法则都用上了,实际上轴承在加热锻打的过程中,原有的钢火会被自然退掉,就是所谓的退火,再此过程中就算你不想被退火那也是绝对办不到的,所以在实际中不用退火。, H5 @/ E% u% K: n
“ 正火”的意义是使材料晶格均匀,从而消除材料的内应力,我们的轴承在首次的锻打中就被退火,材料内部不存在内应力(锻打的过程本身就可以使材料晶格细化均匀,比如所有的轴上都必须使用“键”来连接,而键坯就是45#钢锻打而成,很多小企业并不注意这一点,锻打就是为了使45#钢内部的晶格细化,道理就像是一团面,越经过搓揉面性越好),在接下来的磨制过程中,因为砂轮机的高速震动,也会消除材料的内应力,因此不需要“正火”,在机械行业也不纯在着退后后接着正火的工艺要求。什么样的情况才需正火呢,比如一个焊接零件,焊接后在事前的一些辅助固定的情况下不会变形,但是拆除辅助固定后会有很大的变形量,是因为材料被刚性固定(俗语“强制限定”),内部储存了很大的内应力(内部有力量没能释放),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采用“正火”的热处理方法或者采用震动法,使结构释放内应力从而焊接件保持稳定的形状、尺寸。1 G7 r3 @9 @8 G/ t c
淬火后按照标准的、严格的热处理工艺要求来说,是要有“回火”过程,是为了使材料在淬火后增加韧性,但是作为民用工具(并非大冲击力使用条件下),会有多种选择,因为凿子是垂直冲击的,谁也不会拿把凿子横着敲击。首先回火这一过程不需要单独操作,大部分是利用淬火的余温进行回火的,也就是淬火、回火一次操作完成(理论上有区别是两个过程)。如果采用较低温度(约723~820度)或者采用油、盐水等传热较慢的冷却液来淬火的话,轴承钢的淬火硬度稍低(约HRC58~60),这一硬度值也绝对能够满足木工工具的要求,大家可不要以为硬度低一些就吃亏了,事实上的轴承钢淬火硬度在HRC58~60之间要比HRC62以上的刀口锋利度更好且仍保持非常高的耐磨性(因为刀具除硬度、耐磨度、韧性、磨钝系数等因素外,还有一个综合性能“刃口保持性”,也就是受到材料脆性制约)。在这种淬火条件下,无需回火,轴承钢也能够保持其他材料不具备的韧性。2 X# @7 u0 I. [! K6 m) a
轴承钢具有高硬度、高耐磨、低脆性、较好的韧性这些优势特点。大家想想有轴承的机械结构(除体积过小的外)拿大锤敲几下机器,轴承吸收冲击能量后不会破碎,足以说明问题,如果换成硬质合金你敲几锤,那就报废了。
, ^' z4 C) V7 q; S/ G 综合上述:刀具并非越硬约好,材料也没有好坏之分关键是合理的使用。
( A; M1 X5 o1 ~, q& K
( ]: H4 `, K/ D' ]/ A
5 v) D+ D$ h; b6 a" q3 V0 t) [( ^
1 Z3 G7 q4 ?* 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