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0-6-20 14:5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贴个注意事项
{" P: l$ J$ \6 b
8 |/ f' ~( k/ c- _ ]1.高频电磁场的产生及危害* |& m, {, k$ n8 O7 B7 ?
6 c/ }, @; U9 D6 `6 S
在钨极氩弧焊和等离子弧焊割时,常用高频振荡器来激发引弧,有的交流氩弧焊机还用高频振荡器来稳定电弧。焊接通常使用的高频振荡器的频率为200—500千周,电压2500—3500伏,高频电流强度3—7毫安,电场强度约140—190伏/米。焊工长期接触高频电磁场能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神经衰弱。表现为全身不适、头昏、多梦、头痛、记忆力减退、疲乏无力、食欲不振、失眠及血压偏低等症状。# @( _, X5 @* {
" \3 h0 K! F0 ~
高频电磁场的参考卫生标准规定8小时接触的允许辐射强度为20伏/米。据测定,手工钨极氩弧焊时焊工各部位受到的高频电磁场强度均超过标准,其中以手部强度最大,超过卫生标准5倍多。如果只是引弧时使用高频振荡器,因时间短,影响较小,但长期接触也是有害的,必须采用有效的防护措施。; M6 w, Y8 |% |& C/ \+ _9 d" u
2 \) R$ X( u; k. \) I' M4 D2.对高频电磁场的防护措施3 h# o! |1 l- j
- F+ D! z T h* b% X! V3 G( _0 ^
⑴氩弧焊的引弧与稳弧措施尽量用晶体管脉冲装置,而不用高频振荡装置,或仅用来引弧,电弧引燃后,立即切断高频电源。
1 ~( B& C& t+ i% d$ ^0 q8 S* B⑵降低振荡频率,改变电容器及电感参数,将振荡频率降至30千周,减少对人体的影响。& m5 G6 C& R' O% C
⑶屏蔽电缆和导线,采用细铜质编制软线,套在电缆胶管外边(包括焊炬内及通至焊机的导线),并将其接地。6 V, g) z9 y- o' {! b
⑷因高频振荡电路的电压较高,要有良好而可靠的绝缘。
5 j2 Y# a, Q: b' v
& t0 G u ?& o4 p i) p二 预防放射线伤害
. d6 R5 n6 {6 o& x
+ F% s2 @, u$ K$ t! k1.放射线的来源及危害! c5 z+ ^& k3 _% t7 s
7 d0 ? j( w7 @# f4 S
氩弧焊和等离子弧焊割使用的钍钨极含有1—1.2%的氧化钍,钍是一种放射性物质,在焊接过程中和与钍钨棒的接触过程中,受放射线影响。8 X" I" [8 z' r9 n& F
& T0 @% ]9 D# G4 c
放射线以两种形式作用于人体:一是体外照射,二是通过呼吸和消化系统进入体内发生体内照射。从对掩氩弧焊和等离子弧焊的大量调查和测定证明,它们的放射性危害性是较小的,因为每天消耗钍钨极棒仅100—200毫克,放射剂量极微,对人体影响不大。但有两种情况必须注意:一是在容器内焊接时,通风不畅,烟尘中放射性粒子有可能超过卫生标准;二是在磨削钍钨棒时及存在钍钨棒的地点,放射性气溶胶和放射性粉尘的浓度,可达到甚至超过卫生标准。放射性物质侵入体内可引起慢性放射性病,主要表现在一般机能状态减弱,可以看到明显的衰弱无力,对传染病的抵抗力明显降低,体重减轻等症状。( K; [9 _1 `8 h1 [
6 g. g5 m( |+ X; r( I( o* ^6 I* B
2.预防放射线伤害的措施
" V( b' [ i6 [+ f9 B8 i1 O6 L1 N8 [! V2 p3 Q
⑴钍钨棒应有专用的贮存设备,大量存放时应藏于铁箱里,并安装排气管。" \2 [2 }5 `/ n
⑵采用密闭罩施焊时,在操作中不应打开罩体,手工操作时,必须戴送风防护头盔或采用其它有效措施。- {3 e r* Z$ ~, {0 Z! M5 C
⑶应备有专门砂轮来磨削钍钨棒,砂轮机要安装除尘设备,砂轮机地面上的磨屑要经常作湿式扫除,并集中深埋处理。: s- e! Z6 z8 L5 v j
⑷磨削钍钨棒时应戴防尘口罩。接触钍钨棒后应以流动水和肥皂洗手,并经常清洗工作服和手套等。: X r) D( u6 I
⑸焊割时选择合理的规范,避免钍钨棒的过量烧损。; S1 q$ Z% y5 C# m
⑹尽可能不用钍钨棒而用铈钨棒或钇钨棒,因后两者无放射性。0 P6 W2 d: n( D# s
有毒气体的危害) I, b& X9 f% T) B4 X- g+ b5 Z) G
3 h6 q4 G( h9 Y6 A8 q2 u2 q
在焊接电弧的高温和强烈紫外线作用下,在弧区周围形成多种有害气体,其中主要有臭氧、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氟化氢等。, Y+ m8 @ M, x7 T: h6 f
1 W @! ^, ~4 ~' s3 r/ Q/ t⑴臭氧 空气中的氧在短波紫外线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而生成臭氧(O3)。臭氧是一种淡蓝色的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浓度较高时呈腥臭味;浓度再高时,在腥臭味中略带酸味。它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对呼吸道和肺有强烈刺激作用。臭氧浓度超过一定限度时,往往引起咳嗽、咽干、舌燥、胸闷、食欲不振、疲乏无力、头晕,恶心、全身疼痛等。严重时特别是在密闭容器内焊接而又通风不畅时,还可引起支气管炎。
2 a. s/ l' ^4 B! Q7 E# i
2 e" n' l8 W/ [2 Q) E6 B$ {) L3 C据测定,焊接环境中的臭氧浓度与焊接方法、焊接材料、保护气体及焊接规范等因素有关。不同焊接方法在离电弧150毫米处的臭氧平均浓度示于表10—3。
- {: o8 G" F& `: p( J7 Y6 R. ?2 B! u9 |: z4 |
我国根据对生产现场的调查研究结果,臭氧浓度卫生标准规定为0.3毫克/米3。; c: N6 F7 H# g5 z4 Z0 |" T) C
; T0 j( K: y3 L7 q6 w' A
⑵氮氧化物 焊接过程中的氮氧化物是由于电弧高温作用,引起空气中氮、氧分子离解,重新组合而形成的。氮氧化物也属于具有刺激性的有毒气体,但它比臭氧的毒性小。氮氧化物主要是对肺有刺激作用。
4 V% t, ?! X" q; X( H0 h$ H5 |
1 q, A1 \7 P* t! F, a影响产生氮氧化物浓度的因素,与臭氧类同。在氩弧焊和等离子弧焊割时,如果不采取通风措施,氮氧化物的浓度往往超过卫生标准十几倍,甚至几十倍。我国规定氮氧化物(换算成=氧化氮)的卫生标准为5毫克/米3。
. `) h# S. u" C
$ ]: e) L4 ]0 A; b& k2 j7 E在焊接过程中,氮氧化物单一存在的可能性很小,通常是臭氧和氮氧化物同时存在,因此他们的毒性更大。一般情况下,两种有毒气体同时存在比单一有毒气体的危害作用高15—20倍。; r, A' ~8 x0 x) s1 B/ r
/ ]# P* Y1 O& K8 T* h- H; {, M
⑶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气体在电弧高温作用下发生分解而形成的。各种明弧焊都会产生一氧化碳气体,其中以二氧化碳保护焊所产生的浓度最高。据测定,在焊工面罩附近一氧化碳浓度可达300毫克/米3,超过卫生标准十几倍。等离子弧焊割时产生的一氧化碳浓度也相当高,在通风不良的环境中工作应特别引起注意。手工电弧焊烟气中约有1%的一氧化碳,通风不良时的密闭容器中浓度可达15毫克/米3。我国卫生标准规定一氧化碳浓度为30毫克/米3。
$ [% B' m8 u, p5 H. ?8 J
1 U. q; J( l" R' v; S- d# i+ r Z一氧化碳是一种窒息性气体,它对人体的毒性作用是使氧在体内的输送或组织吸收氧的功能发生障碍,造成组织缺氧,出现一系列缺氧的症状和体症。一氧化碳急性中毒时表现为:头疼、眩晕、恶心、呕吐、全身无力、两腿发软,以至有昏厥感。如立即离开现场,吸入新鲜空气,症状可迅速消失。较严重时,除上述症状加重外,脉搏增快、不能行动,进入昏迷状态,甚至并发脑水肿、肺水肿、心肌损害、心律紊乱等症状。焊接条件下一氧化碳主要表现为对人体的慢性影响,长期吸入,可出现头疼、头晕、面色苍白、四肢无力、体重下降、全身不适等神经衰弱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