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楼主: 旅刃

将失传的木工工艺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8 19:0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随着时代的进步家具也在不断更新,老的工艺和工具都已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它们被淘汰有被淘汰的理由,就像红木家具一样也不会永远”红“下去。
发表于 2016-2-8 19:2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水平高的匠人制作出来的木制品其精度要远远超过机器加工。  看到这句.只剩下呵呵~~~~~~~~~~~~
发表于 2016-2-8 19:2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年快乐,其他的不说0 t1 r3 }# ~- H2 Q- b
发表于 2016-2-8 19:3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日照小涛 于 2016-2-8 19:34 编辑 0 u9 k* [2 b* e1 ]: f
- t$ Q# Z) u* y) e; f8 ~
不知道说的对不对,楼主也是位CL朋友吧?!握个手 111111111.JPG
+ b/ _6 d( J; g4 L2 \1 ~# X& X6 P- O
发表于 2016-2-8 19:38:10 | 显示全部楼层
草榴社區! T! L1 B5 S% Q$ E  x6 a8 k
資料 | 短信 | 搜索  h6 ~& ?" X2 u* e6 U: \2 d

: I, |: k2 X' q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上岛看世界]  行将失传的传统家具木工工艺
[url=]<[/url][url=]上一頁[/url][url=]1[/url]234[url=][/url]下一頁, U+ L' T) n# z6 o5 S
1 t  \6 l$ H& b+ I/ O
--> 本頁主題: [上岛看世界]  行将失传的传统家具木工工艺

4 [; j/ j  b$ ~+ ^6 x1 m
游到岸登上岛
" z7 m& E2 y! C
: G; g, j! v1 }3 c: [7 y/ Z

) Q3 w. ^9 `& _0 A# k- P級別: 禁止發言 ( 8 ): R0 `# I2 c2 [- N6 v$ o7 H4 o% V. \+ G
精華: 0; p2 |, r9 a9 x$ C$ Z% c& [
發帖: 1783 g# a2 g- }/ e8 S, F! z! P" k+ H
威望: -173 點# w5 f# q9 M( \$ C  a# V8 h% ?
金錢: 262 USD2 p( a% j& i; W# w4 @
貢獻值: 3772 點
8 X  r( a: ]. q3 O3 K  w註冊時間:2015-11-252 y6 d1 p5 A( y
資料 短信 引用 推薦 編輯% ^: k# x$ |$ L, L( E
- ^1 e0 ?, o) G2 V

+ G7 ^) C* x& A, h[上岛看世界]  行将失传的传统家具木工工艺
; b# K8 {$ L2 A2 m# S) k  P9 W$ [
# g  D; C5 V! A% J1 a' N; G
随着现代化程度的迅速提高,目前很多国家中传统意义的木匠已经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自动化或者半自动化的木$ E( B" B# y9 s& e" {0 {
材加工设备,各种木制品越来越趋向于加工的简单化。在传统木匠工艺中,根本没有钉子和粘合计等,完全是靠各种# ]' ]5 U6 k( l! Y2 A/ E
楔形嵌套。水平高的匠人制作出来的木制品其精度要远远超过机器加工。结合部不仅可以保证强度,甚至连水也透不过去。
8 H2 j7 u4 t/ n7 v; r( a6 `# g+ c/ S# b7 }+ m
5 l, i3 P. ]8 h. Q
+ z/ [6 T4 V) S4 S. g
20160108020040q0hfo.jpg " x% D9 i8 U7 s# t
. {- I; E0 k8 _( W5 _7 g; X
中国古典家具结构方法──挤楔(图)
' i% T1 k. t  |& W& u* m2 P, ~* L) u% H+ B! e7 I. K9 _% L6 S+ [5 {
楔是一种-头宽厚,一头窄薄的三角型木片,将其打入榫卯之间,使二者结合严密,榫卯结合时,榫的尺寸要1 T) A. P7 ?2 Y$ V# K
小于眼,二者之间的缝隙则须由挤楔备严,以使之坚固。挤楔兼有调整部件相关位置的作用。 * S2 S, q' u: I8 ~% {
& U5 ?; w% `" e: ~

  N2 \) V. P1 C6 V7 q- h
2 z+ i- v0 e7 _- _  d+ {  S 4 `6 ?4 }  ^4 o9 b; Y) t3 L* o8 ^
+ \. i# G5 i% p# k  \* C7 d( V
半榫破头楔(图)& m9 Q- k7 z# j- x. i/ _- ?
2 A" I+ K9 g* k1 ]
破头楔用在半榫之内,易入难出。破头楔一旦在半眼的卯里撑开后,榫头将很难再退出,是一种没有可逆性的独特' _! x1 a4 c3 j
而坚固的结构,最适宜用在像抽屉桌桌面下的矮老等悬垂而负重的部件上。这种作法不常使用,因为它没法修复,被称为“绝户活”。
) l- \5 E8 s7 V9 e0 r7 ^; A( X) f0 w

6 i: _9 E$ }' M: u1 [; d
( @; N# W/ _1 ?9 y1 @
% U5 x1 f% C7 U% O* c. g$ g7 i圈口穿销(图): {5 V' Y" y  T( k: b' I

* b6 R: @+ c+ U* f+ D$ L* G  Z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结构,做工十分讲究,明代黄花梨万历柜及圈椅上应用,可作鉴定断代的依据。9 @. p4 `6 w, C$ }

) A/ `5 E6 v2 s7 d
$ k' D7 b2 q& Z; b9 a" |+ k
) y  l# r, f' v
& X2 |1 o; O. g7 D* f
. J2 @8 c7 W' ~1 E6 S5 c' {, W苏做半榫用钉(图)" G$ N4 S1 J( y1 \- c" L
& S( o9 U8 f: A  B  a7 M+ T, R
中国古典家具发展到了明清之际,除部分民间家具外,大部分宫家具及城市高档家具均采用了南洋的硬质木料,外表经水
. ]. @/ _+ O& i/ j; U) c# k磨汤蜡处理,非常华美。而内部则处理成半榫、闷钉、抄手榫等形式,保存外观的纹理齐整、线条顺畅。6 A) `- ~" M8 G+ U0 M9 r

) }& a' j" @9 P( n1 K7 v2 S% m3 r5 F% G2 B/ |
* R3 a/ |6 b; H; m7 k( `

- l7 h- ~) j+ {7 l" M, e; z& `5 T- f修理断腿的钉(图)
/ k7 k' e8 i# p8 H" [
' @$ b3 `2 F1 R6 d9 ]) q2 y: v在北京的旧家具行,修理那些不散架的家具或断损的家具时,往往首先使用“三簧钻”打开原有的旧钉、或者开孔打入4 u. O$ p2 ^# C
新钉,以恢复原有面貌。“三簧钻”是北京匠师特制的一种钻具。7 [1 T1 R4 {2 J+ b5 r- i
  }% n3 M* R- P* W2 L" O
. W* n6 X; a- d+ v9 S

# u7 m  U/ l9 ]# V- ?$ d& `% z4 |4 D/ s
  v  H/ h4 m+ K& Z! n' R透销(图)
9 d0 _& S% I6 V: V. H4 z, ?9 p2 e9 X/ t
是在栽销的基础上,使销子延长并通透于其一板材的中心,多见于大型的铁力、紫檀等床案厚重的牙板与大边的拍合,十分坚固。
; G7 m$ [- O! p1 ?4 t+ o
( L# A1 P9 e+ ]+ |  N9 b- w
+ H  D  ^# _- \ 4 p- H4 K; n6 j0 q4 l. ^
, w! z% L% ?1 l% Z, I& t
桌挂销(图)
2 h6 d5 _; P3 n  j
, H1 V1 V: k  p& i8 Y& D9 h亦称偏口挂销。这种挂销是明清硬木桌类家具腿部与牙板结合部必用的结构。其牢固程度高,不会丢失,配合“抱肓榫”,有较强的
4 n+ W! L9 F. D/ I$ e2 C7 H! f) ~' N抗扭力。桌挂销有定位准确、可反复拆装、越打越严的特点,便于长途运输,是苏、广及宫廷造办处硬木桌子上必用的销子。
- ?9 l, C5 ?3 G; f* J( P( ~% q1 A: A" `9 o  k

; |* ^5 Z- H& E& v
9 z/ A( T% \# u+ o9 h1 N4 _" }/ t( A) y: Q2 s) {/ _
插销(图)" k6 f+ O) ^+ u; s1 ^8 g2 `
; H1 C# ~+ Z1 r1 H7 @$ x- V* {
镜框、玻璃灯笼、碧纱橱等多见用这种销法,制做要求精致,起线并暗藏于线条之中
/ |/ N2 b* Y3 V9 k, D( w+ x  b# ]
- d5 s" G* U$ m! Q' J  ?6 x
, G" m; Q, c* Z3 @# k9 U
; n" C& l* B2 r6 q
2 _/ I* i, N" E, s& H破头楔(图)
3 F* O/ a- i* M9 k1 Z8 C
. V: b& C; ^$ u9 u- M; b通常是在透榫端部的靠近外侧的适当位置,预先锯开楔口,待榫入卯后,再备入楔子,使榫头体积加大。此楔口也可以临备8 @. l( C5 y" M8 \) t3 y8 x0 |
楔前用凿子刻开。常用在攒边的桌面、椅面、床面的四角等结构部位的透榫上。
( a6 }" q+ b# f$ |0 \0 Y3 d  g3 Z2 U$ l; u4 Q
8 l) }+ N- Z7 y5 P1 a/ j
1 \" [2 f0 b: v4 W! X6 g, L
6 u+ V$ s! K3 p0 i' I7 ~) W; L
钉销(图)
% F! j% k  p# G7 ?- R
& \' x' S0 H) e6 E. \
3 C" q$ F5 E7 a  ~7 h- G“钉”,是指竹钉,不是铁钉。在中国古典家具当中,除西北干燥地区偶见用铁钉外,其它地区极少以铁为钉。用铁钉是中国古& Q: [4 }- H  x6 {, N
典家具工艺上之大忌。竹钉断面多为圆形,间或也有方形。“销”,是指两顺向木材间用于管束其相关位置的小木块。管而不死,可拆卸活动。: B) t+ l# a3 q( r$ [% _2 H0 n3 S" a

6 }3 U$ ~# l$ L* e4 m7 v/ X, U$ Z/ Q: s& u) b

$ t7 {0 P2 }" g! _; A7 q+ `" h2 Z) ]- ?( X1 i+ L3 B! ?8 A) L
大进小出楔(图)
5 T: p3 j5 G, A% i5 r  p$ T  P! E4 I4 P3 B
是在半楔的基础上,用较壮而规整的木楔穿透家具表层将半榫备牢,省工省料,既美观又坚固。这种楔一般用在两层材料6 f! c& C' i  G/ i; @
不一致的家具之上。也可用在断损的榫的修复上使用
8 j2 h" W2 i" s5 j/ U/ P/ a0 }  e! _* k. {) R

" n! K# n/ V7 V1 S 9 q8 L1 ]1 u$ R* _( x
  {$ R' ~" |% v$ U  r$ B3 O
半粘牙板用钉(图)
) r' Z# `/ e5 d, r( G8 }' y5 B! p* @
常见有清初精美的吴式家具,通身无一处透榫,也不施胶。只是在几个关键部位用三两枚钉来固定。历经数百年后仍完好如初。
& A: K$ k8 y3 n& U$ A6 P1 U# m. M  X, J' n3 |# m2 Z& |
) D2 j7 D0 S4 w* a. A
) x( y- T% V& k# g; R+ T" _

' ~5 n& z# w# Y& y2 N9 O栽销(图)
8 @( U  }; a% B; o7 t6 s% _7 P. r- s' G2 J% ~; `! w; Q  z- X
是在两顺向木材之间凿眼垂直栽上的薄方木片,以联结固定二者间的位置。如在桌面心板之间,床牙板与大边之间等等。
# q+ h' A% j4 L
& D  I* x9 v+ f% M! e
3 l5 s  Q! w# X3 w- v8 r2 T
' B1 K. @- B0 Z4 l* X* H6 J6 U& R, ~, A3 \/ j& O# J
穿销(图)
3 H; L* [+ p8 ]
8 d9 A) _  |+ H' _, c8 F# _. j, @穿销是在栽销的基础上延长其一端,使其贯穿于牙板的内铡,一般穿销通常有梯形的角度,边沿有燕尾形的榫口,可在增强部: _4 L7 S- [6 ~$ @0 o
件强度的同时,管束其干缩湿涨的方向,使二木永远贴紧。
( h7 |0 M# G4 ?# \! J  F, O  f! Q% g
& L9 B& e- X. u5 ~% T
+ e5 Q$ ?- ]1 I9 _

. a: J& ]& p9 Z) s% P- @- l: J8 n0 x; p) Q5 e3 r; m1 y9 C& r
走马销(图)) ^& @! A# k) t$ D" I
; k0 l- P1 R& A
“走马”源于古建术语“走马板”,是活动自由的意思。走马销是栽销的一种,即在两顺材之间,用燕尾状栽销连接,其巧妙的: g# q: U5 D0 T* J6 K, C
结构,可使二都既紧密结合,又可拆卸自如,所以又名“仙人脱靴”。是罗汉床围板、太师椅扶手上最常见的方便用销。8 Q! H9 K+ j7 I  u* z5 r

! H# r6 X/ j! T2 H! Z& D/ ~" @. t/ ^: n3 o" f+ H2 i! A" w, Q
2 O( f* F; t8 {) ?$ K0 q

( ]& z7 D% e  u* j- O9 Z$ {  S* [! ]明式官帽椅上的管门钉(图)6 z2 E) i, d) Q) h* v

) @$ r' I; A! l' [% o% p: O苏式家具通身无一处透榫,也不施胶,只是在几个关键部位用几枚竹钉来固定。这种竹钉俗称“管门钉”,取自古代管城门的兵士# o# E( J7 c; ?1 f
“管门丁”之意。如图中所示,搭脑与扶手上的四颗竹钉其实起到了固定全身的作用。
7 m, {, y& P: v. T* @6 E$ R. z! d& `* ?! C/ b8 _# i) n; x& U

. D; P- z  k5 R8 [- `7 L

- O; Q) W2 ]8 D2 `7 G* G" O6 _
[url=]TOP[/url]Posted:2016-01-08 15:06 | [url=]回覆 [樓主][/url]
# P6 m' F1 w- H: W$ t

- S' K0 i9 b' }9 ?- `# i: J
) q3 Z: s/ I) h. k
发表于 2016-2-8 21:02:18 | 显示全部楼层
祝楼主新春愉快!
发表于 2016-2-8 21:4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6-2-8 21:42: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大木友新年好,感谢楼主
发表于 2016-2-8 22:27: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工艺真好。手工可以,机器图快,还有现代胶,都丢了
发表于 2016-2-8 22:30:58 | 显示全部楼层
祝楼主新年快乐!这样的帖子真好,应该多发一些。很激发人的思维。
发表于 2016-2-8 22:44: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机器加工的精度远高于手工,现在很多京做家具远比明清的结构要紧密。粘合剂的发展也使榫卯的强度进一步加强,我想古人用鳔胶也不会是为了好拆。入了我们眼的明清家具基本都是皇宫里的,现在不好的都是咱老百姓用的东西,拿皇宫的东西和老百姓的东西比,结果可想而知,况且仔细看明式家具珍赏中,有些桌面做的也不是那么方正。中国的木工发展确实落后,肯定传统不知发展的和否定传统只图简单的加一起占了一大半,真正坚持继承发扬改进提高的太少了。
发表于 2016-2-8 22:48:33 | 显示全部楼层
猴年吉祥!
0 T& ]- F7 a. k* ?
发表于 2016-2-8 22:5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好了,太应该好好看看了5 A' H- l8 i3 y4 C1 A3 b
发表于 2016-2-8 23: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cocozz 发表于 2016-2-8 18:10' v" A/ W$ h5 q
标题哗众取宠,今日之高级红木家具工艺精细远超明清,明明是发扬非要说是失传

9 b6 F0 w  b# l, }7 p我不否认现在也有好的工艺,好的技师做出来一些好的作品;然而大多数 包括价值不菲的红木家具,也只是做了个表面,我在维修这些东西的时候所看到的内部榫卯之类的大多都是空洞得很。  E5 y7 {! E2 k5 g6 p; i; U# U2 N
发表于 2016-2-8 23: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猴年大吉,谢谢师傅的精彩讲解,传统工艺老一套博大精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