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2-6 20:53:24
|
显示全部楼层
红土地1 发表于 2016-2-4 13:006 C2 v) j0 R8 o5 t% r! p$ Z
力学上说,我也觉得是这样。
1 { s+ k+ N, E- V$ U& u* ]) v3 X/ q# u9 J# E
不过,正如CNC是进步一样,手工雕刻还是更有味道,这个稍稍有点眼光的就看 ... & k1 w; ]) B: m4 j9 L6 p
我理解“圆角能减少木材应力”,也认可加强榫枊结构连接的强度,但,这个圆角所能加强的强度,是在机制榫枊基础上的,那这就是个缺点,加强了榫与枊的强度,本身就说明,分别代表径向木材与弦向木材的圆榫与圆枊,各自释放或抵消应力,已经超出了方形榫枊均衡的应变范围,这个本质变化,可以现象来证明问题的存在:
- V. v; {0 h ]现代红木厂家生产的家具,在经过一段时间环境的温湿变化后,往往会出现涨裂或者松散情况,红木家具不过江,就是说硬木圆角榫枊,或有无拉伸的红木胶家具结构,由湿到干时的应力变化,其不足的应力“旷量”是硬木家具开裂的致命所在,而平时用的桌椅等软木家具,若无金属件加固,坐着坐着就散架了,说明当榫枊经过应力变化后的“旷量”不可恢复,造成了散架情况。
" ]6 P% t2 \5 w8 Z 所以,外表若是紧密配合的机制榫枊,因其垂直式制作,内壁接合也是满溋的,若是非紧致一般用红木胶,其不可延伸的抗拉固定,相当于紧配合,而传统手工制的榫枊,经验“老道”的木匠,会根据季节环境,利用“将来消失的胶水”来控制榫枊的紧密度,这只是外观表象,但真正的门道,是榫枊内虚的“旷量”,才是抗衡相对范围的应力变化。
, \ \9 \' L* W9 Q 京城大玩家的故事,和现代古家具收藏中,能够把大量的榫枊古家具完整拆解,是现代机制榫枊家具所做不到的。
% l4 n" p. r/ x! j(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