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1-28 22:39:23
|
显示全部楼层
3 `% L+ r' r& T& Z4 q回帖所言所及是牵涉到我的。大概二十七八年前,我也是怀揣所谓的课堂知识,看到未曾见闻的事物以仅有的识见去评判,并且心里是很不屑的,也一样怀疑堪舆之学,后来偶然读到厦门大学一位建筑教授写的关于风水堪舆与现代建筑的关系这样一本东西,读完以后很羞愧自己的一叶障目。要说风水学说是有一定规制的,举个例子吧:这位教授研究了很多老建筑,发现很多留存的建筑能自然形成冬暖夏凉的特性,对照旧有营造法式,提到一个名词叫做“过白”,大致就是建筑之间的距离和门樘高度存在一定对应关系和定制,根据教授和其学生的实测,发现了一定规律,旧制大约是冬至日时,日光照射门樘投影在正厅(客堂)前三分之二,不越八仙桌,夏至日时日光照射门樘投影在正厅前三分之一,通过光照,温度等测定,发现冷热对流,光照散射等条件确实让这些古建筑冬暖夏凉,通风防霉,至于不越八仙桌讲法是年节时分,此桌属于供桌,桌后条案供祖宗牌位,这些都是至阴的,不宜见阳光,当然这是信与不信主观的东西了,好多年前的阅读了,不一定记得清晰,当时举例好像是祝枝山惠州旧居吧。后来由此看了不少风水方面的书籍,渐渐懂得堪舆是一门学问,只是古人无法用现代科学语言为你描述而已,能读通古文的并不通营造,木匠又很少会句读,真正的大家没几个,由于世道波动,确实这些留存在港台还有,大陆早已式微了,所以我在回帖中很谨慎的提这话题,不是心气不足,是怕不了解的会很排斥。后来读了一些郭璞的葬经,青囊,对照先人都市的选址等,发现若符若节,不少都是对应的。- f1 n$ F& ~2 @1 @, ~- M' b
我很愿意和设计师,程序员等打交道,他们是灵活充满想象的,思想也跳跃,但很多小伙子做设计第一稿时倾注全部心血,完稿后对修改意见很排斥,这又是组织者或者决策者很恼火的,我在做全装修商品住宅时,为了向购房者提供相对完善的布局,自己去学了三个月厨师,回来后否定不少设计,有时候那些不入鲍鱼之肆的是不食人间烟火的。闲谈几句厨房,我会给煤气灶后不贴瓷砖,而是用大片不锈钢,因为中国人更多油炸高温烹煮,也有可能厨房用墙纸,只是表面用10毫米钢化玻璃加硅胶美工钉封闭,所有这些目的只有一个:施工简洁,使用清洁,洗刷方便,当然,这些不适合所有人的。+ A( o9 ~) p: s. E8 L, P; g
祖宗留下的东西需要扬弃,不过没弄清之前姑且尊重。今天不理解的不代表不科学,真理螺旋发展么,这才是科学史观。
3 k0 S5 {. K$ B& d0 J- ^# ]: z
" x+ L: z- o6 ~5 u! j: N3 h% _1 p/ Q7 [( `
# P9 c6 A9 L0 I9 q' t$ n2 M$ w! M
4 t& _6 k* N- E+ x2 Q" | T+ w% q+ J$ j5 m2 l$ J8 U
% q. L' {7 }% C: n( U
! w% q% m% a. `) D6 [8 _
' _% k6 ?4 a N) H
; W) T( q# I/ L1 `2 |) E2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