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大眼6

感谢各位,方案基本定稿,我们自己盖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7 20: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围观,,,,,
发表于 2016-1-27 20: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7 20:2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道西风瘦猫 发表于 2016-1-27 17:39
, Z# ~# l  m+ t0 f! Z井上的玻璃棚如何清洗?不知楼主你们那里空气质量怎么样,我的办公楼是玻璃顶,清洗一次很费力,但是维持不 ...
" T  z3 D: }6 \
全国空气质量都一样。我希望上顶打扫。
6 h+ u! _5 r- l; E/ q8 k# T9 ]
( |1 Z0 K6 R, C2 Q) G
发表于 2016-1-27 20:50: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庭开天窗其实很不错的。
 楼主| 发表于 2016-1-27 21:0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木木者 发表于 2016-1-27 20:50$ P6 b: X2 S4 K% u
中庭开天窗其实很不错的。

0 \  K4 X) w$ t  U QQ图片20160127205859.png   p3 P! x1 \2 z0 t1 {6 j# U. g0 H
. \0 r1 f" P7 Q* V; [
这样调整似乎能解决所有问题。' l1 O, A7 T5 ^& I" G2 c7 @
, B5 R, t# E9 H6 T/ ?: {
发表于 2016-1-27 21: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你们聊
 楼主| 发表于 2016-1-27 21: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QQ图片20160127211125.png 3 Y: s! D8 Y# w
两张图对比,外观我还是喜欢原来那个。
0 L) A/ P/ \$ n. {: G
# d# ]: Q2 Z4 m! Z+ o) }
 楼主| 发表于 2016-1-27 21: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QQ图片20160127211836.png   o+ B, |  i2 V
老屋的对照图
$ [" |" \! |" t7 Q# r. f; ?7 q; P8 P# f7 [
发表于 2016-1-27 23: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朋友关于天井的问题我给你提一点建议,全用透明的材料如大家说的我也有体会,前年在阳台做了个工作室屋顶用一条600*2000的玻璃四周全用玻璃结果是满屋子阳光普照夏天开窗没多大用比在屋外晒太阳还热。这时我想起小时候在南方(浙江、江山)看到一个火腿加工厂它用的是明瓦(一种玻璃做的瓦不知道现在还能不能找到了)四周是普通的瓦阳光照到屋里不热还光亮好设计,挂瓦条用的是石条好看优美明亮,好不惬意。记忆忧心念念不忘。以上是我的一点建议希望对你有帮助。
发表于 2016-1-28 16:3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眼6 发表于 2016-1-27 16:05
8 G3 ^& z+ p# ^9 O8 H) _这个呵呵真心不懂。这位是业内人士吗?我是指建筑。
/ d1 R' v+ `; F" C3 F9 Q1 y
这就是有关风水是不是“古代环境科学”的反例,至少目前完全找不到可以证明的证据。我是室内设计师,接触到一些台湾香港的业主,对于这些内容乐此不疲,每每住宅设计的时候一定有所谓的“大师”参与进来,经常被搞得很抓狂。总之见仁见智吧。* Q4 E& a& D; [+ E
发表于 2016-1-28 16:3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眼6 发表于 2016-1-27 21:22
. q& K2 k- f" a$ T- F老屋的对照图
0 `8 X) V4 q, P$ I4 o5 u; a
两边的封火山墙是这个建筑的“魂”,建议保留。从南至北的民居建筑,很多都有这样的形式。- ~9 T9 J/ C# `* T5 V5 _9 B
 楼主| 发表于 2016-1-28 20:50:41 | 显示全部楼层
ren1915 发表于 2016-1-28 16:37  |: j; x3 H8 h' ~3 O; s2 p: A& y) T
两边的封火山墙是这个建筑的“魂”,建议保留。从南至北的民居建筑,很多都有这样的形式。
" F  @1 L. W8 j( M
山墙不是保留的问题,而是是否复原。很多东西都没办法保留,比如空斗墙,青瓦。我这个方案所涉墙体和屋面都是半成品,兼保温隔热隔音以及防水的功能,是一体现浇的形式,恢复中式很伤神。& B! K( X2 y, q
发表于 2016-1-28 22:39:23 | 显示全部楼层
ren1915 发表于 2016-1-28 08:35
  i! Y/ L9 k9 n1 P7 T这就是有关风水是不是“古代环境科学”的反例,至少目前完全找不到可以证明的证据。我是室内设计师,接触 ...

3 `% L+ r' r& T& Z4 q回帖所言所及是牵涉到我的。大概二十七八年前,我也是怀揣所谓的课堂知识,看到未曾见闻的事物以仅有的识见去评判,并且心里是很不屑的,也一样怀疑堪舆之学,后来偶然读到厦门大学一位建筑教授写的关于风水堪舆与现代建筑的关系这样一本东西,读完以后很羞愧自己的一叶障目。要说风水学说是有一定规制的,举个例子吧:这位教授研究了很多老建筑,发现很多留存的建筑能自然形成冬暖夏凉的特性,对照旧有营造法式,提到一个名词叫做“过白”,大致就是建筑之间的距离和门樘高度存在一定对应关系和定制,根据教授和其学生的实测,发现了一定规律,旧制大约是冬至日时,日光照射门樘投影在正厅(客堂)前三分之二,不越八仙桌,夏至日时日光照射门樘投影在正厅前三分之一,通过光照,温度等测定,发现冷热对流,光照散射等条件确实让这些古建筑冬暖夏凉,通风防霉,至于不越八仙桌讲法是年节时分,此桌属于供桌,桌后条案供祖宗牌位,这些都是至阴的,不宜见阳光,当然这是信与不信主观的东西了,好多年前的阅读了,不一定记得清晰,当时举例好像是祝枝山惠州旧居吧。后来由此看了不少风水方面的书籍,渐渐懂得堪舆是一门学问,只是古人无法用现代科学语言为你描述而已,能读通古文的并不通营造,木匠又很少会句读,真正的大家没几个,由于世道波动,确实这些留存在港台还有,大陆早已式微了,所以我在回帖中很谨慎的提这话题,不是心气不足,是怕不了解的会很排斥。后来读了一些郭璞的葬经,青囊,对照先人都市的选址等,发现若符若节,不少都是对应的。- f1 n$ F& ~2 @1 @, ~- M' b
我很愿意和设计师,程序员等打交道,他们是灵活充满想象的,思想也跳跃,但很多小伙子做设计第一稿时倾注全部心血,完稿后对修改意见很排斥,这又是组织者或者决策者很恼火的,我在做全装修商品住宅时,为了向购房者提供相对完善的布局,自己去学了三个月厨师,回来后否定不少设计,有时候那些不入鲍鱼之肆的是不食人间烟火的。闲谈几句厨房,我会给煤气灶后不贴瓷砖,而是用大片不锈钢,因为中国人更多油炸高温烹煮,也有可能厨房用墙纸,只是表面用10毫米钢化玻璃加硅胶美工钉封闭,所有这些目的只有一个:施工简洁,使用清洁,洗刷方便,当然,这些不适合所有人的。+ A( o9 ~) p: s. E8 L, P; g
祖宗留下的东西需要扬弃,不过没弄清之前姑且尊重。今天不理解的不代表不科学,真理螺旋发展么,这才是科学史观。
3 k0 S5 {. K$ B& d0 J- ^# ]: z
" x+ L: z- o6 ~5 u! j: N3 h% _1 p/ Q7 [( `
# P9 c6 A9 L0 I9 q' t$ n2 M$ w! M

4 t& _6 k* N- E+ x2 Q" |  T+ w% q+ J$ j5 m2 l$ J8 U

% q. L' {7 }% C: n( U
! w% q% m% a. `) D6 [8 _
' _% k6 ?4 a  N) H
; W) T( q# I/ L1 `2 |) E2 K
发表于 2016-1-30 11:3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踏夜色而来 发表于 2016-1-28 22:39; a7 D# I; l2 `- R+ h
回帖所言所及是牵涉到我的。大概二十七八年前,我也是怀揣所谓的课堂知识,看到未曾见闻的事物以仅有的识 ...

0 p3 \. C1 o$ `0 q支持你的态度!!目前保留我的观点,多半还是由于我自身的一些局限性导致的吧。风水是古人生活智慧的精华,也可以用现代科学的理论来解释,我所排斥的绝对不是这些。
5 w( H9 Q$ b9 G) E$ `5 R7 J; }只是有些知识道理被现在的人利用曲解罢了。- y$ |. X6 e  {0 Y! [9 i9 {4 I
发表于 2016-7-13 14:37:39 | 显示全部楼层
結構要對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