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楼主: cjm0516

为同好做贡献先发福利然后讨论手摇台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5 10: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那时候好像没有离心力这一说,用的是“甩力”这个词。时代在进步啊!
 楼主| 发表于 2016-1-25 10:24:32 | 显示全部楼层
虫眼也是眼 发表于 2016-1-25 10:21; ?6 ~! @; K* m' E# H7 F2 _. ~
呵呵,那时候好像没有离心力这一说,用的是“甩力”这个词。时代在进步啊!
. o* m/ b( I( T5 V) |& w
那是
5 O0 B3 W& z7 }8 o+ r# @
发表于 2016-1-25 10:30:51 | 显示全部楼层
认真学习!!!
发表于 2016-1-25 10:4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一直不明白手摇台钻是怎么工作的。。。。转起来能理解。。。怎么升降一直看不明白。。。毕竟没见过实物。。单看图是很迷茫的。。。
 楼主| 发表于 2016-1-25 10:5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雨树霖峰 发表于 2016-1-25 10:48
; \% R# w! v) s# t- y: s其实我一直不明白手摇台钻是怎么工作的。。。。转起来能理解。。。怎么升降一直看不明白。。。毕竟没见过实 ...
' ]+ f4 J/ P" }+ v
确实要买个实物玩玩很好玩的
! O" ^! ?2 r" |. D. f' v: Q0 W, o
发表于 2016-1-25 11: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这台还是先进型的,我还有一台更简单的,67年生产的,上海飞跃牌,当个摆件不错的,要使用,估计还得找个人手摇,代替电动机!哈哈!
 楼主| 发表于 2016-1-25 11:49:02 | 显示全部楼层
zhq8298 发表于 2016-1-25 11:19* G5 g7 s$ ^) a
楼主的这台还是先进型的,我还有一台更简单的,67年生产的,上海飞跃牌,当个摆件不错的,要使用,估计还得 ...

1 Y6 W$ x8 f& C9 K! ^* E; k你那台出不出啊?
7 [( d8 a) [/ k4 s
发表于 2016-1-25 12:02:4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  : s  N8 n8 E! U2 h6 o
压缩下一个附件更好, l2 m3 v, }$ V% T" p& N
发表于 2016-1-25 12:49: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古懂,好好收藏。
 楼主| 发表于 2016-1-25 13:04:23 | 显示全部楼层
conquerors03 发表于 2016-1-25 12:02& `) x9 @2 {3 Q8 n, \- M
谢谢楼主,  2 c& g3 j4 E# h- y) W8 T
压缩下一个附件更好

6 {, ~0 X+ V4 M) M. I3 F$ x; T一张张上传就是为了大家能看清楚内容,我容易么我' |. I+ ?4 g+ e$ @- A- F
发表于 2016-1-25 13:24: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面红旗
发表于 2016-1-25 14:3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顶一下!必须顶
 楼主| 发表于 2016-1-25 15:31:03 | 显示全部楼层
30年代以前,摇钻也系舶来品。民国23年,国产摇钻由有祥五金厂老板黄有祥在上海仿制成功(10毫米封闭手摇台钻)。民国35年,复昌岑机器厂仿制出手摇钻和弓摇钻,并批量投入生产。1949年,上海有复昌岑机器厂和森林工业社2家厂生产摇钻,从业人员30人,年产量6000余把。50年代,摇钻生产发展较快。1955年,有复昌岑等4家厂生产摇钻,从业人员109人,年产手摇钻24459把。1956年公私合营后,经上海市机床公司调整,手摇钻、胸摇钻由复昌岑机器厂和森林工业社2家厂生产,弓摇钻由建华机械工具厂生产。同年,上海实验五金厂开始生产封闭式手摇台钻,年产2000把。60年代,先后有8家厂生产摇钻。1965年,上海摇钻年产量为18.3万把。70年代,上海摇钻的生产格局相对稳定。1973年,上海有3家厂生产摇钻,职工240人,年产各类摇钻26万把(台)。1976年,上海飞跃工具厂开始试制手电两用钻,并于1978年5月定型批量生产取代手摇台钻,当年生产2000台。80年代初,国内外市场对摇钻需求量增大。1982年,上海摇钻产量上升到55万把(台),其中手、胸摇钻26万把,弓摇钻27万把,手电两用台钻2万台。1986年,上海飞跃工具厂设计制造ZL1/—86型单相电动台钻;1989年又在此基础上试制Z4113型轻型台钻。1990年底,上海钻具业有上海人民工具六厂、上海人民工具五厂、上海飞跃工具厂和上海沪闵机械工具厂等4家厂生产摇钻,职工250人,年产量31万把(台),有5种品种8种型式。除上海沪闵机械工具厂外,其余3家均属市二轻局系统,生产“沪工牌”弓摇钻,“金轮牌”、“沪工牌”手、胸摇钻和“飞工牌”台钻共21万把(台),占全市总产量的67.7%。0 \3 J3 T- N# y9 _: d" y

4 x/ m) }* U9 k  j& e0 W0 W摇钻由近20个零部件组成,涉及的工艺主要有铸造、金加工、烘漆和装配。初期生产摇钻采用手工为主的钳工工艺,依靠仅有几台简易的车、刨床和手工工具制作。民国23年,有祥机刀厂生产的座式手摇钻手工制作占80%以上。民国35年,将手工割料改为冲床断料,用手工锉齿改为铣床铣齿。50年代初,上海摇钻生产厂先后将钻、冲、铣床等机械引入摇钻制作过程。1952年,将夹爪异型钢料由刨改成一次拉丝成型,既节约原料又提高生产效率。60年代又增添了搓丝机、滚齿机、无心磨床和旋风切削机床等专用设备,机械化程度达到50%以上。70年代,对弓摇钻的加工工艺作了改进。1973年把由机械加工大轧脚改为无切削的石蜡浇注工艺,1975年又将专用机床滚轧镭丝花纹替代车床滚外壳的网状花纹,提高产品质量。同时,改进小牙轮铣牙车床,自制绕弹簧车、小轴液压机,添置专用镗床、平面磨床和铣齿机床等设备。1980年,上海钻具业共有机械设备150台左右,其中自制设备15台。1990年把粉末冶金烧结法技术运用到手摇钻小齿轮加工上,实现无切削加工。1990年,上海钻具业共有各类设备235台,机械化程度达90%以上。
* C# z  `! g+ K. @3 r
; d' e( z; Q: }/ J0 D- H( g- c上海生产摇钻的主要原料是钢、可锻铸铁、硬质杂木和油漆等。初期对材料的选择无明确规定。铸件一般用生铁,零部件采用进口碳钢和硬质杂木,由各厂自行采购。产品自销。50年代中期,钢材由上海市五金采购供应站计划供应一部分。此时,上海摇钻由上海市五金采购供应站收购50%,并开始出口。1955年销售2.6万把,其中外销手摇钻占50%,销往东欧及东南亚一带;弓摇钻销售2000把,全部内销。钢材计划供应达70%,其他材料仍由各厂自行采购。1966年,上海摇钻销售22万把(台),其中外销14.5万把,销往香港、澳门、日本、西欧和非洲地区。60年代末起,国产钢材逐渐替代进口。到70年代,使用国产钢材占40%左右。1978年,摇钻销售42万把,其中外销21.5万把。80年代发展自销渠道,销量逐渐上升。1990年,上海摇钻销售34万把(台),占全国总销量的95%以上,其中外销19.2万把(台)。4 m" K, Z0 l4 h2 n; f5 |
; S" G  K- `; ^( n! R3 e& @
2.木工钻, p6 E' u& C) o! G
1 m! F9 k2 _, E! N2 W- D
19世纪中叶以前,中国木工钻均采用弓钻,构造简单,材质差。民国12年,无锡人沈阿炳在闸北宝山路鸿兴路口开设打铁铺,按国外曲线木钻头实样加工木工钻。40年代,木工钻在上海市场十分行销,不少铁铺纷纷生产,规格有1/2、3/4和1英寸等3种。当时主要的铁铺有邵源昌、友信、陆鸿兴、慎大、勤业、勤联、邵隆茂、张森昌、顺昌、钱鸿兴和大众等11家,其中除张森昌开设在现卢湾区建国东路外,其余都集中在闸北区。1956年,11家铁店合并成公私合营勤业铁工厂(1958年改名为国营上海木钻制造厂,现名上海木钻厂),成为上海唯一专业生产木工钻的工厂。1958年产量达83.67万支,产值83.16万元。1961年,上海木工钻开始出口。70年代,木工钻年产量最高时达170万支,产值233.4万元。80年代,由于各种新型工具的发展和加工要求的变化,上海木工钻年产量徘徊在100万~130万支之间。1990年产量90.07万支,品种则从单一双刃发展到单刃和双刃2种,规格有6.5~38毫米17种。' g3 H5 Z, Z+ T7 q
' l* u. _7 |6 ?6 Q9 Q/ d2 P
木工钻由锥形螺丝、出屑螺杆、钻杆、工作管和横刃等部分组成。建国前,木工钻生产工具简单,锻造抡大锤,淬火用盐水,金加工用锉削,抛光凭体力,除风箱炉灶、铁钳、铁墩和锤子以外,无其他设备。1953年,勤联铁工厂创造了叠板新工艺(模锻加工)。1958年,上海木钻制造厂开始采用弹簧锤代替手工锻打,工效提高2~5倍;钻杆的螺纹加工改用机床磨削,工效提高10倍以上。同时该厂制订比较完整的工艺,手工操作的比例占50%左右。1960年又把工艺流程从28道细化为61道,使木工钻的生产达到国内较先进的水平,提高了产量和质量,减轻工人劳动强度。1958~1960年共添置机床26台,并通过技术革新搞出轧梗机、割牙机、搓牙机、铣口机和踏牙机等大型设备,其中搓牙机的革新成功,为木工钻的加工机械化生产打下基础。1982年,大型搓牙机用液压作动力,自动化程度更高,为全国之最。1983年又自制占削测试机,从此有了科学测定手段检验木工钻的质量。1990年,上海木工钻生产拥有各类通用和专用设备210台(套)。: W  K! j. L6 p/ `- j
- s) @9 u! \" F5 |, D: Y
1956年以前,上海木工钻的原料与产品均由生产店家自采自销。1961年前均采用低碳钢,以后主要采用中碳钢。1956~1985年分别由上海市五金采购供应站和上海市金属材料公司供应原料,产品由上海市五金采购供应站包销。外销则通过上海市进出口公司渠道。1985年后,原料又改由企业自行采购,产品则在完成包销任务后部分自销;80年代末,基本实行自销。1957~1990年,上海木工钻内销3824.5万支;1961~1990年外销1013.5万支,产品远销古巴、泰国、菲律宾、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T1 _! `% j8 F) y1 G+ O$ F8 K6 m! @
4 O( o! v! z/ m0 C: E
                                                      ------------------以上转自上海地方志
发表于 2016-1-25 19: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书,好东西!真羡慕!
6 N3 K+ X# O% t' s) F5 n3 x4 y. M
发表于 2016-1-25 19:34: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个封闭式手摇台钻,结构设计漂亮,有两个变速,夾头是手紧式很方便,钻杆行程大,有自动进退刀功能,也就是台钻最漂亮的地方,钻杆上有行轮下有夹头,钻杆看似一体实为两拿着,由离合器连接,称超越式离合器,原理如同自行车飞轮。当手柄正转摇,钻头进刀,反转摇,钻头退刀。当钻杆带动行轮时钻头进刀,当行轮带动钻扞时钻头退刀。也就是说这封闭式手揺台钻,并不是摇的赿快就钻的快,当你手摇时手感能感觉出是钻杆带动行轮转,还是行轮带着钻扞转。另当手柄快摇突然停止钻杆还转,则是快速退刀。这就是超越式离合器的作用,有人想在手摇台钻上加个电机,,不了解结构最好别弄。因你加电机后钻扞除了转动,没有任何功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