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1-7 10:29:0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坛友关注,我也简单介绍下自己的制珠历程和心得权当统一回复,也就不一一回复 各位了。故事是这样的,从这个小台钻开始。。。。。。15年10月份的时候在网上无聊溜达,在某模型论坛看到一贴是DIY精密台钻的,立刻被这个小台钻吸引想收一台,但是找不到足够理由,因为暂时用不上,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用上。在纠结了一个星期之后还是没忍住购入一台放在书台权当摆设。后面跟制作者闲聊的时候他提到了木工论坛,我记得08年在木工论坛注册过的,做了一个儿童吉他之后便没再上坛时间一长连马甲都忘了,之后重新注册了现在这个号又跑到论坛观摩了下,发现坛友制珠的文章才慢慢找回激情。6 [6 N0 a7 v- C( o# x* A% y
一开始玩麻梨疙瘩,学人家用手电钻锉刀出型,玻璃开孔器修圆,80---2000目10几张砂纸抛光,搞一天才出一两颗,还累个半死。后面总结这种坑爹方法只适合软木头,偶尔做一串玩玩,压根不代表技术有多厉害,只能说“只要功夫深,铁柱磨成针”。
1 ^* J/ u* K r9 V; K1 j
/ P. Q: c0 M5 U7 l
) T/ ~) M {. l- I: U! U# x. D
9 v; e% n( }1 T1 C* t& [ 然后尝试人工开料,购入玩具车床配合小台钻来个双轴成珠,手持玻璃开孔器修圆,手持打孔器用手摇钻打孔。人工逐个磨珠抛光。成品比较规整,但是没有电锯开料麻烦,打孔也是个问题,太慢了。后期购入打磨盘,改装打孔器,效率高了不少。期间尝试用台钻直接取珠,开出的珠子两个半圆有偏差,觉得不好掌握便放弃了。, {% y0 Q7 M$ q; ~) C' s
2 G5 h) N7 K& I ]' `9 Q4 L
' g( Y6 `( N: _: w
/ h4 \8 K! f5 I* U* T
9 E% z3 r0 G6 U! j3 N
0 G$ F- g2 z( c/ R5 p) N
2 V" v% e3 C- B9 K, v9 |, F7 A
. H# B# e4 c% U/ T0 S8 r
# g% R' _) H; x8 k) B( y
: r% p$ F- ?: p r4 n
6 V( A3 S" _* K) ]5 m' c7 b
6 N0 Z0 f* ^- ?, ?7 ]' `. M
: k* e3 |, w* P$ @1 c! Y2 W
3 t9 F( S/ c" U, D" @
" G5 \5 n8 l5 X
+ g& I( ?/ b+ O9 x( ^0 F+ _" O- t
# X# R/ u! y* `
& K2 [! A9 m: n s% i( t
! ~: F" S& s% I8 i& E/ t 至最近在本坛看到师傅介绍底模的帖子便购入底模开始试验,效果就如一楼的介绍,只要适当时间实践找到感觉效率是很高的。用台钻配合底模取珠我的经验是:
; P/ |6 ~7 B) H& d3 d8 u1、台钻精度高点好,功率适中,加工深度、重量大点好。(现在的小台无论材料体积,加工尺寸都受限制,超过15MM珠子加工不了)
/ H U! t0 b7 v) i- K2、买珠刀也看清楚数据,买入15MM的刀,开出来是16。5的,不知道是不是都这样的?
1 v& C) T. v+ S# V& o3、刀的钻心超出半圆多一点就好,太长会变形容易断。
6 r {4 W" T! `' n5 }, Q4、刀模和珠刀要对齐。稍紧螺丝,试钻几个珠,看出珠两个半圆是否有偏差,用木槌轻敲调整,多花时间调整也值得,一旦调整好锁死螺丝。4 I. ]" p) n. L4 s3 _0 X
5、木料要用饼子料,即是横切面的料子。厚度比珠刀实际尺寸多2MM。# B3 E. Y8 Q" Y+ N+ A, a8 e+ L# p6 C
6、取料的时候握料子的手轻握材料以抵消台钻切削作用力即可,手是很放松的。不需要人为去调整材料的水平面,交给底模自己调整即可,两面不是太平行的料子只要厚度足够也是可以出圆珠的。按照师傅的教学图片需要三钻出一珠。其实熟练之后是可以直接两次出珠的,第一次钻出半圆,反过来钻第二个半圆快要钻穿的时候会发现声音有变化,这时候松开扳手用手指一压珠子就出来了,接着钻下一颗。如果继续切削珠子就会被珠刀带起,需要停机摘珠浪费时间。
$ c% `# V/ B' k$ D* G/ a* [7、修圆。通常看到的经验是电钻带动胚珠,手握玻璃开孔器去修圆。个人认为效率很低,尤其是硬木,经常是要么开孔器咬不进,要么抛光轴打滑。为了提高效率买了个减速马达(300转)配合台钻(1250转)来修圆,几十块的东西刚性很差,但能用,效率刚刚的,而且是比较正圆的啦。如果刚性好点,再加个尾顶便可以玩双轴成珠啦。
- {/ m* w+ r. P: {% f8、打磨。用打磨盘建议每次放珠子不超过盘子空间二分一,每次下压时候力度适中,看看台钻是否会抖动?有抖动时适当放松再试压直接不抖动,这时候磨盘的声音是很清爽的沙沙声感觉,多停机观察,发现大部分珠子的上一次磨痕消失即可换另一目数,个别不达标的珠子取出留最后再集中处理一次。9 |" l3 J. U5 x" v
台钻+底模取珠优点:效率高,操作简单。只要一台台钻基本上可以完成整个制珠过程,对于条件有限但是喜欢制珠的朋友是很合适的。缺点:个人暂时没有发现有什么缺点,因为取料时候需要一定支撑,大家都说比较废料,还有珠孔太大。
5 Q( T Q4 @) m, c, P 下一步有条件的话要买一台大点的台钻,专门取珠胚和打磨用。小台钻就负责修圆吧,再改进一下加个精度高点的主轴和尾顶,也可以玩双轴成珠,加工些贵重木料吧。 最后,我不是商家,业余玩玩而已,因为朋友看到我玩这个都想要一条戴戴,于是考虑效率问题,最后发现这个方法挺好的。
& t4 q4 Q% O! m% o8 z" a' ]8 C0 C3 Z' @0 v% X#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