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5-11-1 05:4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发点基于身后有工厂条件的高用量用户。从lz的字里行间看, 楼主对于成本控制这块似乎还是挺在意的,似乎日常砂轮使用的也倾向于一物一用(我相信设计目标应该如此,不同宽度、软硬、直径、对应材质)但是对于个人diy 级别的参考意见就只停留在涨姿势了
$ J% x: u* b, [7 ?0 _6 x& C7 a( q" _& u. h
; X5 v7 J; p* S' C譬如说我有个砂轮机,作为木工我日常用来磨
. J& S1 R, X* \( a( u5 Bpmv11(粉末钢)应该用哪种?高转速还是低转速 这个好像都不在lz的资料范围内# X n; B& S' S
CR-v 应该用哪种? 高转还是低转速 这算是合金钢吧$ p5 ] m6 B" e( _" L- E
日本高碳钢 ) w7 @& ^6 S! w; K
也许有车刀以后还要磨车刀,那得是高速钢啊9 T* Z( Z, p/ T) ]5 h
9 X* @$ {; u% R# Q+ W8 G+ v; b2 E p% o1 _+ Z! c
完了, 我家没那么多地方放四五种砂轮啊 |& [; O: g" _5 m* n0 n
然后就是崩溃
. }7 k% T6 ]0 D$ g, J) P# I# K2 R3 J- M: Y
估计和我一样有这种问题的朋友会问lz 你给指个明路吧! 我有钱, 但是我准备只买一两个砂轮, 怎么组合; f/ ]/ ^* J B4 G5 l1 B
然后就用不上砂轮的设计目标,又沦落到单一规格适用性的坑里了。- w& c. U6 E O3 O! ?% P2 _) S, R
: k5 `3 Q: `; O/ G% E* r
吐槽向:
) q0 u c+ a5 d( W4 `从地质系统朋友的强势科普:
, z+ l. s1 [" \2 D2 B1 d9 l中国大陆自古用来做磨刀石的基本上以砂岩为主,粗糙有余细腻不足,附带一些“浆石” 细腻有余,切削不足,顺带还不够硬。另外,历史上冶金技术不行(别顶真,我没说铸造技术和锻造技术不行,复合锻造铸造技术还是有先进性的)对磨石的要求低
9 S* d% B! G( \) l& f9 N8 |
5 L0 A# {% m1 s( y1 L+ a日本遣唐使后在中国大陆的技术体系下做出了封闭条件下的发展,撇掉矿产的优势提升了材料性能外, 他们的砥石以凝灰岩为主,而且多种硬度都有(原话是,能找到足够细又不那么硬的凝灰岩)切削自锐都平衡或者极致的磨刀石+ r9 z, q! w9 a9 `0 ]* @0 \* b# E! k
0 w# w' j* u8 f# w
(另一个地质系统管路的信息是,别折腾了,日本磨刀石那种石头中国没有,别指望能弄成国产神石了) R) @* ~% r* M8 J) ~
/ L3 p+ U. a- e2 P$ ^当然楼主你说的天然石不均质的问题的确有。 比如目前仍然在开采的日本某山头的磨刀石,几乎都有杂质。 但是另外两个山头又有非常均质的砥石出产,当然规格整齐厚度高均质切削好的天然石不是没有 ,就是价格奔着几万rmb一块就去了。最后还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也就用得起千元上下的, 晚点有钱了再去整个5000块的板砖镇宅: G5 k Q2 B+ ~
2 j" H, U( L, P" d. u) g2 i正经向:
: R/ A5 j$ g8 Y8 ?另外, 关于软硬匹配的问题。 以日本刀剑研磨师的经验来说, 这个世界上没有一块石头适用所有的刀剑, 软铁用硬石,硬钢用软石这个和楼主你的说法是完全一致的,刀剑研磨师到死的时候 家里能有一墙的砥石,这就是累积,有些又能传给徒弟,这就是入门的门槛。这和楼主你说的一物一用的砂轮理念也是一致的。
% q' D. F) J" k
8 @" Q; n% ]; X8 [* o, W3 _8 }
, i8 l7 F" H, |# D9 l
# |# m& j! g* [( n m+ I
最后,我觉得十几块的电镀“金刚石”片挺好的,400块的进口金刚石板也挺好的,上千块的日本天然石也挺好的。没啥,因为首先我没有砂轮机,其次我觉得这些和锉刀、毛爷爷一样都是损耗品,关键我是个爱好者,而且我觉得磨刀是个乐趣。$ I& T0 @, y# I2 {+ ]( T4 j
8 \" |5 O- w/ H1 n: R% l
换成和楼主一样吃这行饭,见的砂轮比我见的妹纸多,自然是觉得砂轮就得一物一用,手工这种上不了台面的东西哪有砂轮效率和稳定性。- {9 N; \! P1 R, q; e4 ^0 B0 {2 @; A
ps: 感谢金工知识扫盲, 这块知识完全是空白,第一次知道砂轮的详细分类
7 d# b L* v0 t8 Y0 a' ?- C4 t9 F2 x+ D$ f5 O%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