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楼主: 油漆作

[铣] 《冀发雕刻机测试结果》预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5 17:37: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手就拆,我觉得不好。毕竟不是对这台机器非常熟悉。
发表于 2009-8-5 17:5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老油是抵不住这尤物的诱惑,到手就急着宽衣解带了,{:1_213:},但我觉得脱的很合理,新机脱衣后可以明显看到部件是否有毛刺,各紧固件配合状况,若拿来就用很可能那些配合不好的曲面或毛刺之类被打磨干净了
发表于 2009-8-5 17:5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拆,我支持拆,又不是拆什么高精仪器,工厂里不都是工人装的吗?不就那个结构吗?转子的动平衡应该出厂前就修正好了,也不会有什么影响。气隙?如果简单拆一下就影响了,那可以直接扔掉了。
发表于 2009-8-5 18:5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结测试经验吧。下次做测试的时候就先别忙着拆开。
发表于 2009-8-5 19: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强悍
发表于 2009-8-5 20:36: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测试只能说是业余条件下的观察,先要看外观及各控制件,再来做各种开机试验,最后再做解体通查,这是一般测试的顺序……
发表于 2009-8-5 21:2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就通上电绑住开关,看看能开多久会烧机器就行了,其它的转速啥的有必要吗,耐用才是硬道理
发表于 2009-8-5 21:5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多虑了,等结果吧!
发表于 2009-8-5 22:05:40 | 显示全部楼层
何时出结果呢?    ?
 楼主| 发表于 2009-8-5 22:4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测试报告
  _7 }) Z" ?0 B3 F% P5 c
一、测试目的 1 y6 P6 u  o0 D; U+ ^- @# x- K
      广大木友喜欢进口工具,无奈新货价格大多无法接受,洋垃圾又总感觉不爽,电源不方便,配件难搞,质量也参差不齐。国内品牌一直让我们想爱不容易,大家对一些品牌颇有微词。作为一个普通爱好者,非常想找到一款质量、价格都让我们满意的、自己的产品,像老外那样潇洒地玩木工,玩设备。我做为一名爱好者,也很希望国内有能方便地买到我们信得过、用得起的电动工具。说真心话,我没用过“冀发”的工具,也没考虑过买冀发的产品。因为做为一名技术工作者深深地知道工具的重要性。低级别的设备不可能造出高级别的产品。“冀发”品牌的工具在木友中应用的数量有限,这说明大家对其并不认可,可能有自身原因,也有可能是人云亦云。这次“冀发”商家(厂家)慷慨地拿出一台60122雕刻机搞测试,给了我们了解国内产品的一次机会。我们没有专业的检测技术和设备,但我们是电动工具的第一使用人,有自己的实操经验和需求,对电动工具的评判可能更直接、更有发言权。毕竟现在是市场经济,专业检测机构“专家”的检测结论虽有权威性,但毕竟不能左右市场的经济命脉。
$ n) R! W) k2 X, d& I
2 ]" }# g3 Y# j! Y3 m) E二、测试环境条件 % M9 J2 b4 x' V5 L+ }" s0 q
    充分利用本单位的工具设备和实验室、检测中心、维修车间。实验室标准室温25℃。为了尽量准确,每组数据都记录三次,结果取其平均值。实际操作是在我的木工房做的。全部照片仅是其中的一次记录。因为人手有限,有些瞬间过程没有拍照下来,还请大家理解。
. H# }  ], i3 F/ x7 V 温湿度.jpg 机加工厂房.jpg . K8 l" D% N- j8 o
6 S: w  |% q" p' O
三、雕刻机外观及结构评价 # u, D, `& k0 W$ S
1、一般印象:刚拿到此产品时感觉外观还比较时尚,具有“欧洲血统”的身影,这点我还真是有些意外。产品没带原包装,没带配件(老板已经声明),也没有任何铭牌、商标。快递纸箱内用泡沫板填充,但机身上沾有许多玻璃纤维,不知何故。我用强力压缩空气吹掉才干净了。 外表颜色为“亚光黑”,系表层涂覆了一层很薄的塑胶材料,具有弹性,手感不错,更显华贵质感。但美中不足的是此材料强度不高,有些地方甚至用指甲轻轻一划就掉,设想此工具用过一阵之后外观又会是什么状况?
7 ], b! m+ M9 G- O" V 2、打开顶盖,中间四条长螺丝,两边两条短螺丝。中间的四条中其中对角的两条螺丝比较粗,而且两条还略有区别,貌似不是原装设计,拆装时手感不舒服。其他地方的螺丝一切尚好。不知厂家是否有意而为之还是什么原因。还有,定位尺调节钮齿轮比较软,操作了几回就有磨损了。" j8 L' ~/ N! f* `' \
3、在测试电机碳刷火花和电流之后(只有打开后盖才能看的更清楚,见后面相关内容)继续拆解电机和操作把手,感觉总体设计非常合理,材料用的厚重,刷床(碳刷架)用料很足,这点是我没想到的。但总体材质及灰颜色的树脂材料显得不够“高档”,让我的第一印象大打折扣。产品近观感觉不是很细腻,结合处缝隙略显过大,注塑模具精度有待提高。
3 u, z- _2 r4 F1 y4、线圈绕制工艺一般。浸漆不够均匀。调速板设计还不错,可控硅及散热板单独安放,更有利于散热保护。电路板焊接工艺质量一般。电源开关设计很好,外观大方美观,具有双指防误操作锁功能。但开关质量粗糙,在把手内有晃动的感觉,使得操作舒适性降低。所有的线鼻子压接质量都不高,其中一个用手很容易就拽脱落下来了。值得一提的是,引入电路板的电源线在安装外壳时被压破,露出了铜线芯,这是一个低级错误。希望提高装配工人的技术素质。 9 q  \5 N% n: R( c+ R5 K
5、“抖晃率”大家可能都很关心,其实测这个是很困难的,影响因素很多,没有专业设备条件不好下结论。我只能利用百分表测一下“轴直”。测试结果略微有些轴跳,数值就不说了,但保证不会影响使用。 6、此款机器净重4.8公斤,还是很“实在”的。 $ {' t" L" P5 E4 ?0 d: |

' i" t3 d7 B* g 外包装.jpg 正视.jpg 左视.jpg [localimg=180,135]32[/localimg]
/ d# Z' N: V4 u, @
% ~- n$ K1 \! O( |& c+ I 带锁开关.jpg [localimg=180,135]20[/localimg][localimg=180,135]23[/localimg] 压线鼻子脱落.jpg
+ v, U" d% C$ ? : A. e0 S& x6 H* d' v

$ A. ?7 R% |; m' j
  A- S# v% C, W7 m8 D! J 7 W1 [: n7 B7 h6 z6 o
[localimg=180,135]35[/localimg][localimg=180,135]34[/localimg][localimg=180,135]33[/localimg]
1 z8 |2 [/ R. H6 X1 f# y9 J" X

2 O4 h& I% ^( a6 _  k5 @注意看,铜芯都露出来了:/ P4 h2 r" _6 h2 v* l
[localimg=180,135]38[/localimg]) [+ G" O. @4 V) Y$ q- ]) b2 c* K
) @6 L8 I( U0 `/ m- U- `3 Z, [6 F  u
. K0 h: a/ x' A, m! R6 z$ p* r8 u
$ n5 [  Y: R1 S% R" ~; C/ G3 ~
四、空载运行指标 / ]* D% D# H6 D2 b  |
1、转速:此产品设计从最低转速到最高转速共5档。空转测试最低档为5000多转 测最高转速担心我的转速表特别是手持方式完成不了,但没别的装备只能一试,结果没达到最高转速就把转速表的“脖子”扭断了,只好作罢。通过实用,感觉用到三档就足以。估计最高转速在2万转以上。
: }& _9 u$ i: m! Q0 |$ g5 s2、电流:在标准电压下其空载电流最大为1.8A。
2 m3 I0 H# @/ m9 p3、温升:连续空转5小时(本计划24小时,要下班没有时间了)温升很小,出风口温度31℃,机身一点不热,比较满意。
) }# t: }3 A4 s9 ^% n! T( m, C4、噪音:在隔音室内,最低档转速,用噪声仪据机器侧面30厘米处测试为84.8分贝。除必有的电磁振动和风声外倒是没有其他杂音。最高档就要一百多分贝了,呵呵,感觉还是挺大的,就不说了吧。形容和50的轻骑摩托车噪音强度差不多,只不过不是突突的声音。个人感觉声音还算正常,毕竟有那么大的功率和转速。住楼房的木友如果在家里应用要考虑扰民问题。 ( }' l, ^2 A6 `& w3 w" x  M
5、火花:新机器初始火花还是不小的(不好说几级),偶有飞出的微粒。通过这个观察可以大致了解电机质量。应该在碳刷和整流子磨合以后,铜质表层形成蓝色氧化层后会有所减小。整流子表面加工精度及碳刷质量也和火花大小有关。 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发生的火花比照片上的要大一些。
  f' b0 `0 G8 o! I" J3 p& C3 B[localimg=180,135]25[/localimg]0 T4 R2 a2 o% h" H. n% k9 ^1 w# R

! h' H8 T! `8 b 6 W4 P5 q2 @) t3 O
  u" N8 Z+ j; Q% `
测温升4 `6 U! M+ c  k4 U
[localimg=180,135]27[/localimg][localimg=180,135]28[/localimg]9 ^  X; Y0 U1 B9 H! H

3 i1 x9 H7 ^; {/ ]
  c4 D( `/ l1 Q5 W# y" j测噪音3 G0 h+ B& G. k& b* E, q3 P
[localimg=180,135]43[/localimg]) p' p' o6 z! j/ q  z# r5 y5 S
- }- ^$ J# ?  G& y6 D# V0 f# \  D
- X% F* c" p4 A2 Z
碳刷火花
. o8 B, m: @9 X, u3 r2 z7 C" k[localimg=180,135]29[/localimg]
. w6 K4 i5 [8 o( R9 Q/ j
; X) y# N" }5 J& `
' \% i' k( q5 |" J, l, j" p3 J 8 L4 H9 w6 @- x' P
测转速:
/ i3 B2 }  [. q. l( E; Z" K[localimg=180,135]48[/localimg], O) A" _" _, T) ]6 a" _" V
' d6 l* q- u+ I# j0 l7 A# h
表轴断了:十多年前买的,只用过两次。这回报销了!
$ f* n0 R, S' U5 l( J[localimg=180,135]46[/localimg]5 ]3 V) r& R2 F% ?3 o4 U! E

7 t1 p) d, ?. I# d- B五、加载试验 , e7 f+ W: p+ R( r: U/ C' \
    在木工房通过实际应用感觉“力道”还可以,毕竟一千多瓦的功率呢,应该算是专业工具级别的吧。随便装个铣刀走几下,感觉操纵灵活,手感舒适。个人感觉用3档足以。至于使用中的电流电压因为一个人操作就没顾得测试。再者,加载力度没法衡量其电压电流大小也就没有意义,除非有其他机器作对比。不过,我还是想办法“折磨”了一下这个东东:
( f9 ~* W; |: w4 l) ~- ]9 ?1、拆开开关手柄和机器上盖,绕开调速板,直接加电至电机碳刷座。用直流电做启动试验,当电压加至53V时电机开始转动。
$ E/ U8 ?1 A" m4 y( ?, ^2、堵转试验:交流稳压器电源配合保护开关直接加电至电机碳刷,因输出端近乎短路,调压器自动转到了相当于321V的地方。此时电流达到了8.7A,电机上侧冒出轻微烟雾,断电。整个过程约十秒钟。测试后检测线圈与铁芯间绝缘电阻值,下降了0.1MΩ。 ' x6 D, d- `5 W% Z/ U# O

- K) T/ k( T7 |5 u, R% j[localimg=180,135]40[/localimg]   4 i6 S) ?8 @. x* U0 o. v' l
+ Y8 p* P3 Y' c, R( s  \/ o0 P9 ~& _

1 ^% M5 t! C9 i8 V3 \0 @. d4 l随意“走”了一下,还是挺舒服的:
9 y9 ~4 x9 Z$ {" E[localimg=180,135]45[/localimg]  
2 n! K9 c! }0 j% w6 L' Y
! _$ T! ?/ M) e' {) |6 s5 s) e* w & T0 D) ~" E! J" _/ N- G5 c8 f
六、跌落试验 4 v! h: q; C; z9 j( J
    为了使木友更直观地了解此款机器的结构强度,最后一项测试为2M高空(自由落体)跌落试验。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此款机器没有让我们失望。当然,下落时其着地方向也有关系,不能保证每次试验都完好。 1 w% R; W7 j( N$ ~
( M# ~6 i# ~8 n9 J
跌落中:              着陆:      
5 P1 {. w- ]% b. p[localimg=180,135]41[/localimg]  [localimg=180,135]42[/localimg], x4 o( k+ k4 m1 @. b' m
4 {$ l7 e& L4 h, m" m0 F8 O- Q
$ E- h$ k$ [7 x( h

: T2 z6 X% @9 e% p0 X/ Y" v, V七、测试结论 9 x" S  O0 D# }8 C& N8 x8 K/ Z
    通过这次测试,我个人认为此款机器可以打85分,还是一个不错的产品,市场价格可以做到380元~420元。如果做得再精细一些,把好各个环节的质量关,价格可能还有上升的空间。当然,木友只希望提高质量不希望提高价格,或者给个“内部价”。 其实,做为一个机电技术工作者,此款机器拿到手略微把玩一下就知道个八九不离十,完全没有必要这么折腾。所以测试,是想通过这个方式向木友展示此机器的真实状况,同时也向厂家(商家)有个交代。这个测试叫瞎搞也行胡闹也罢,都无所谓,确实谈不到什么科学,只图一个热热闹闹,让大家多认识一个选择的途径,让商家知道消费者的需求和改进的方向。$ @  X  F9 U8 O6 L+ |

* ]% _) ?) O$ k# y, b后记】 本来是想凑个热闹,没成想这事真的落到了自己头上时还真有些后悔。一是没时间,二是技术条件有限,怕辜负了大家的期望,也怕担当不起厂家(商家)的这副重担。很受累不讨好的事,弄不好两面不落好。不管大家对测试是否满意,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这款机器可以买(其他款的不太清楚),虽然不是十全十美,但一想想您花的价格应该还是很值得安慰的。从这个活动一开始,商家一直就没有表态,我也没和商家进行任何沟通,不知这个所谓的测试商家是否感觉“公平”?之所以没有选择和其他品牌对比,一是测试对象来源是个问题,二是用价格不同的产品对比有失公吮。同时也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9 C" G+ s0 ]; r' ^" P 6 V% L, a% m3 o# {
: q/ H& p4 u7 f/ f
        : V9 a2 H3 V) D: [+ [7 p: u
(照片一共拍了80多张,试了试不让传,挑了一部分传了上来。因平时没有准备,测试的准备工作量很大,测试过程中还要拍照片,顾此失彼,很多瞬间没有来得及保留,遗憾啊。有机会全程录像回报大家。谢谢!)
/ ^7 @) a6 L) Q" j' i; \8 v, b* w0 r4 t& c) D

0 I' W4 k& Y  E, H
; D% x2 t0 m5 K$ `/ b
外观近观.jpg
手把.jpg
后面.jpg
底部.jpg
顶部.jpg
局部.jpg
局部1.jpg
整体下部.jpg
4.8公斤.jpg
操作开关有些松弛.jpg
4.8公斤.jpg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8-5 22: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个
发表于 2009-8-5 23:01:2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了老油的测试报告,个人感觉还是比较客观地。当然自己是否使用这款机器,还是的自己拿主意。
发表于 2009-8-5 23:06:52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油作的描述来看也是代表了中国电动工具真实情况。下次购个用用看。
发表于 2009-8-5 23: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老油辛苦了,无论商家还是木友都是应该感谢地。
发表于 2009-8-5 23: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看到了。
# K4 @2 g5 U) ?: n; g0 {不过就是价格应该公道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