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楼主: xzg1108

随手在日本拍的,虽然是在日本,但我知道,这些都是从中国传过去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2 16:59: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在我们这里不兴了,现在都想怎么能弄到钱。
 楼主| 发表于 2015-9-2 17: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钱字当头,利弊都有,看自己怎么把握了
发表于 2015-9-2 17:25:44 | 显示全部楼层
估计楼主喜欢到日本旅游,不喜欢在中国转转才有这种感慨。
发表于 2015-9-2 17:31: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请不要妄自菲薄,楼主去苏州看看现代园林大师的设计,比这水平只高不低。至于传统砖木榫卯结构,新建的公园么亭子,到处都是。做的不精细不是做不到,是钱没给到位
 楼主| 发表于 2015-9-2 17:3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说的极是,您说的是民国时期的“吴《营造法源》”的建筑,我说的是初唐时期的唐式做法,现在俨然失传了,比如“方头昂”,在中国见到的唐宋建筑,哪怕是仿造的,也只能看到“批竹昂”或者“琴面昂”,或者其他一些现代的做法,根本看不到方头昂的做法;还有,北宋河北正定的“隆兴寺”中的摩尼殿,它屋顶木结构的做法也失传了,只能在日本看到;清式的建筑就更别提了,随处可见,没什么新鲜的,距离我们实在太近,主要参考文献是“清工部的《工程做法则例》(梁思成)”
发表于 2015-9-2 17:4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当抗日70周年之际,发此图片恐怕不合时宜。能删则删吧。我们要扬我国威,抵制日货。
. x7 Y% c- u7 ?+ }- {( |; Y
 楼主| 发表于 2015-9-2 17:44:09 | 显示全部楼层
锡钛镀锌 发表于 2015-9-2 17:405 F$ R# i3 O0 k8 ^" y$ g
正当抗日70周年之际,发此图片恐怕不合时宜。能删则删吧。我们要扬我国威,抵制日货。
3 d# W9 f* [, E
我标题不是写了么,这些都是从中国传过去的6 \, c# y  _) R; [; d& p
 楼主| 发表于 2015-9-2 17:45:56 | 显示全部楼层
锡钛镀锌 发表于 2015-9-2 17:40
2 R4 P% z3 ~5 L" M* i4 m正当抗日70周年之际,发此图片恐怕不合时宜。能删则删吧。我们要扬我国威,抵制日货。

& l- B% T) b% y  y; i这些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手艺,应该想办法学回来
7 t. B; {: c' L5 H4 o  s, H( B5 L4 O
发表于 2015-9-2 19:2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挺漂亮,人民的劳动成果。楼主多愁善感了。1 {! M* r) z' j9 E* P' N2 a5 a
发表于 2015-9-2 19:57: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大型的木建筑真的是难得一见,是在京都吗?这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 j( |4 x$ k. W8 U0 k8 c; m
看到日式木建筑真是心情复杂,一方面因为日本的匠人受尊敬而国内手艺人地位的低下。另一方面国内丢弃技艺的却在他乡得以保存。8 `0 q1 b8 J4 P3 P  h) ?4 n+ U5 v# O
国内的建筑太多的混凝土,千篇一律,也许若干年后会改变吧。
发表于 2015-9-2 21:08: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还真是楼主说的
 楼主| 发表于 2015-9-2 21:51:47 | 显示全部楼层
衰羽鹤 发表于 2015-9-2 19:57' I: Y3 G: k2 T* w& i9 i& ^
这么大型的木建筑真的是难得一见,是在京都吗?这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
" N4 y2 ~- b$ A4 X! a看到日式木建筑真是心情复杂,一方 ...

  ~( y" ~- _" J8 `7 M. W+ ]基本是在关西地区,主要是京都,奈良,高野山
1 T! ]' P8 a" Y3 T9 k
 楼主| 发表于 2015-9-2 21:52:08 | 显示全部楼层
衰羽鹤 发表于 2015-9-2 19:571 _' b6 p8 c5 v7 S7 A) Z8 u
这么大型的木建筑真的是难得一见,是在京都吗?这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 n2 n" u/ w# H
看到日式木建筑真是心情复杂,一方 ...

  n& f/ b! U0 @1 E9 e$ P1 A# T基本是在关西地区,主要是京都,奈良,高野山
3 [1 w7 y, \& E5 s- X8 B& j* B: K
发表于 2015-9-2 22:06:41 | 显示全部楼层
xzg1108 发表于 2015-9-2 21:52
' r6 E+ V2 F+ D. z2 ?9 g- E基本是在关西地区,主要是京都,奈良,高野山

3 H6 H- g3 q" p" m! E1 `1 y有机会也要去看看,特喜欢住宅改造王物件221那个牛舍的家,希望去拜会。$ `$ o) c# i2 G2 {5 b
发表于 2015-9-2 22:25: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太多传统的东西都失掉了,
) T: L" V$ Q- C3 }7 T, q& 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