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楼主: 国家电棍

中国式刨子与欧式及日式刨子的本质区别是刨子的重心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31 12:49:4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张图,刨刃口下面一抹白色是电池.
发表于 2015-3-31 13: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民国法国我不懂,但是法国从圆明园中毁坏和抢走的木制品或名贵木艺品,是我们木工先人自己制作的,他们所用工具难道就没有推刨,如果真没有推刨的话,那是用何等厉害的木工工具制作出如此精美的木器,那到底是何工具比推刨还先进,这工具难道也像恐龙一样断代消失了,我们没有得到传承。法国有厉害先进木工工具我相信,抢我们的精美木器也正常,但是自己国家有先进的木工器具而开发实际生产制作却没有可以传承的木作,不奇怪吗?
发表于 2015-3-31 13:2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clizy 于 2015-3-31 13:29 编辑
# M/ e+ @6 v! f, g; p0 ]6 Y/ M( n( a5 x
没人阻碍你去传承,去发扬你的“传统”  ]7 C( E$ G5 Y
+ K: f- z9 p$ S8 J& |% f, @
同理,请不必去干扰别人的爱好,钱是人家的,人家“爱”怎么“好”就怎么“爱好”,想买啥就买啥,想玩啥就玩啥,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4 S/ }$ x* v+ y
1 U- H# J. a; b  p' j1 G9 C. T5 ~: M再,我前面,只是说,中国大陆地区现在流行的所谓“传统刨刃”是民国时代山寨了法国货,9 X0 o! `( S8 k- n# f6 X3 z
引申我的本义是说,因为实际上的刨刀完全改变,就不存在所谓的现在市面上卖的所谓木刨有多“传统”,没几年
! n: |% s8 @8 }8 j+ U+ m$ Y! C& C* h+ I- n3 v, O9 v
嗯,以上是语文老师死得早系列..................很多人看不懂别人想要说啥
6 O1 p0 `( i1 I6 K$ D
# |1 `5 l- s$ [5 u" N; n3 X再,没文化,其实不是什么长脸的事情,不要摆出一副我不认字我牛逼的姿势说得难听,多见谅
* m" D/ y) e: U+ }
发表于 2015-3-31 15:25:32 | 显示全部楼层
紫小檀 发表于 2015-3-31 12:49) g8 J* ?8 Y% r3 _; |
因为受手工制作的局限以及经济国情等多方面限制,推刨所用材料参差不齐,所以长度不一样的情况非常多,长度 ...
: I- ^' ~' G$ J; {; ~' ]% H
这刨子的料很平常,不过也非常少见,非常非常少见,这个刨面属于树的外皮层,不属于芯材的部分,刨底是芯材很耐磨也很硬实,就像分层结构,你从图上大概可以看得出,这就很好的解决了刨子的重心问题,所以说材料也是重心的决定因素,即使是同一材料,全部是芯材与外皮层与芯材结构的重心就不一样,这个刨既解决了刨身整体重量不至于压手推不开,又解决了刨底的耐磨损度。
发表于 2015-3-31 15:27:16 | 显示全部楼层
紫小檀 发表于 2015-3-31 13:00
, X! K8 m% b5 [8 _& `5 E什么民国法国我不懂,但是法国从圆明园中毁坏和抢走的木制品或名贵木艺品,是我们木工先人自己制作的,他们 ...
2 B$ n9 z# R4 Y# N3 t6 p: E8 k
我是不爱读别人写的乱七八糟的书,但是我喜欢读自己写的精彩书
发表于 2015-3-31 15:30:24 | 显示全部楼层
cclizy 发表于 2015-3-31 13:26
& v. a# T6 R+ a5 j: ~没人阻碍你去传承,去发扬你的“传统”: A- H2 x; b, f6 _6 U& Q
. i: ~1 T& E4 V
同理,请不必去干扰别人的爱好,钱是人家的,人家“爱”怎么“好 ...

! Y, N! Z* D% U5 H* K非但不难听,而且够文雅的,哈哈,我尽然还有干扰别人爱好的能量,太抬举我了吧,我连自己有什么爱好都不知道,别人有什么爱好就更不知道了,何来干扰一说,我不明白。
$ i' k/ `3 J/ `) m3 L
发表于 2015-3-31 15:35:47 | 显示全部楼层
紫小檀 发表于 2015-3-31 15:30
. `8 K& R3 v4 C+ v: z! x- k非但不难听,而且够文雅的,哈哈,我尽然还有干扰别人爱好的能量,太抬举我了吧,我连自己有什么爱好都不 ...
4 g+ h8 {# {0 P  t2 R# d
如果真有干扰别人爱好的能力,我去禁毒估计是最有意义的事,即使我真干扰了别人的爱好,但是我从不会干扰别人说话的权利,而且更不会去引导别人怎么花钱,我自己都不知道怎么花钱,工薪族的钱就知道怎么花柴米油盐的钱,其它消费我还摸不着边。
发表于 2015-3-31 15:36:40 | 显示全部楼层
紫小檀 发表于 2015-3-31 15:356 Q; R, ]. w2 f8 t% Q/ d
如果真有干扰别人爱好的能力,我去禁毒估计是最有意义的事,即使我真干扰了别人的爱好,但是我从不会干 ...

) U5 E3 `3 [; a- W4 ]+ h所以我一般羞于谈钱,不是我清高,而是我没谈钱的资本。
发表于 2015-3-31 15:41:08 | 显示全部楼层
紫小檀 发表于 2015-3-31 12:49; y9 B  p1 d  I: G& G: ]7 I
因为受手工制作的局限以及经济国情等多方面限制,推刨所用材料参差不齐,所以长度不一样的情况非常多,长度 ...

, w5 Y9 R9 p6 C/ q) @& z    这是刨底,树芯部分是褚红色的 153953eo75o39aoo1bn1bz.jpg
发表于 2015-3-31 15:44:3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眼不清 发表于 2015-3-31 09:16
2 c7 D+ n% f, K, c$ A这几天想山寨欧铁刨,综观目前所见和大部份使用中,欧式铁刨出口多在刨长的三分一处,而中式刨多在中置出口 ...
8 X0 E8 A* k1 ~; m& y
是车子一样,前驱与后驱的问题,使力点有的放矢.刀刃离着力点越近越容易掌控,
发表于 2015-3-31 15:49:46 | 显示全部楼层
紫小檀 发表于 2015-3-31 12:36  V, |5 k7 S, f% D3 I- e, Z
100年?远的我不知道,不过近的我可以告诉你,我爷爷如果还在世那绝对超百岁的老人,他用过的推刨还在, ...

. K' J1 s2 `% C9 B6 o9 ?2 I: z- }咱是老百姓,是群众,在现实生活中都是属于不明真相的一部分;历史,即使有了穿越的本事也最多又是一部分不明真相的群众,这个我真不懂,要说对历史懂的最深的应该是搜索党,埋头钻营搜经挖典,最后就成了历史.
+ p' h" ~+ n/ K5 W( b5 ]$ G
发表于 2015-3-31 20:52:52 | 显示全部楼层
紫小檀 发表于 2015-3-31 15:44& a: \3 D; _( W$ X$ S& T$ Y
是车子一样,前驱与后驱的问题,使力点有的放矢.刀刃离着力点越近越容易掌控,
( o3 ^/ h9 k5 i* r* w5 z5 @
四驱的发力点在中间线,在超大推力时不能同心使方向一致,而推刨在两翼,这二力可以相互协调,再大的力也没问题,就像航天飞机的底喷最容易发生旋转导致最致使的事故,切换至两翼动力支持,就算升空已经成功了,是吧,老哥。
发表于 2015-4-4 13:24:09 | 显示全部楼层
紫小檀 发表于 2015-3-31 12:499 U/ h. R) M9 b' W/ g2 ^% `
因为受手工制作的局限以及经济国情等多方面限制,推刨所用材料参差不齐,所以长度不一样的情况非常多,长度 ...

" k$ B9 |  ]3 g1 ~, S这是苏南一带常说的榉木,也就是国榉,老榉木比柘木花纹更好看,稳定性更好,只是颜色不如柘木靓丽,我说是的常规柘木,与精品老柘木某些方面肯定没法比的。
发表于 2015-4-5 03: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眼不清 发表于 2015-3-31 09:162 b! _+ O: v" z
这几天想山寨欧铁刨,综观目前所见和大部份使用中,欧式铁刨出口多在刨长的三分一处,而中式刨多在中置出口 ...
  d/ r1 }9 X$ y1 C8 S5 N0 P
这几天想山寨欧铁刨,综观目前所见和大部份使用中,欧式铁刨出口多在刨长的三分一处,而中式刨多在中置出口,两款刨只有短刨外,都是岀口靠前。而日式刨但例外,岀口大部份都后靠,与欧铁刨相反。6 c- H$ ~$ P3 p! i6 r8 M: R

& Y. G$ _4 ~1 D. k! H试析,岀口前靠,刨身导面短可快进达工作面,工作面见光效快点,如不熟练使用会令工面起伏大。〔进取心强〕
' |# N- I0 A# A' J1 ~曰式刨与欧铁刨的岀口都是前靠,但使用时则是相反,导面长,导面长要达到工作面必小,见光工效也慢,但是工作起伏小,易掌握工件平直。〔稳健保守〕; G& a4 W5 p0 J9 R" ~2 F

; T9 k, V% L; O( t6 u3 N中式刨出口多以中置,导面以中等,短料易平直,长料进入工作面后也不易起伏,至于工作量率得熟练后才好掌握。〔中庸之道〕
5 _4 p9 `+ ]; S4 p2 W2 e) t
+ f1 a# Q6 w0 L& D3 S* U: Z) B# t3 x4 l# C, z% j& W
明明是个工具 为什么要移情什么进取心中庸保守3 o: ^5 n' J5 h" b
刨切削木料需要一个里,下压力和前进的动力。 一张力学图就能解决到问题。研究下他们各自操作台的结构就知道了
2 D( n6 s0 v9 s) {. m
# |, y3 L  X( L0 m
! V6 s  L8 a6 U' i' l不管西式还是日式,都要求工作时诱导面被紧紧下压,而且是用到一个手下压,中式的是两个手指,下压力靠45度的力分解得来,不足的部分通过加长刨身前端以及调整木工凳水平角度获得。 操作过程中还需要兼顾左右平衡的问题,单单从学习难度上来看,中式刨毫无可取之处,那么中式的发展中妥协了那么多不稳定因素在内是为什么?' p7 t+ l0 y1 {! H4 R
  B2 |# X1 |0 z. ]- L( e! R

  i' l9 ?2 q; xps 木料找平这个操作西式刨是以撸刨横向贯穿完成大部分工作后再顺木纹切割的,以我目前看到的各种视频资料, 没有在日式上看到过这样的操作, so刨口靠前靠后 只是个力学问题
1 q+ B4 e& ^3 [, a$ S
/ J" s* X+ {. V+ S; P0 i8 a
发表于 2015-4-5 07: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normal 发表于 2015-4-5 03:01+ r: o. m8 V5 |9 ]% S/ _. C6 r
这几天想山寨欧铁刨,综观目前所见和大部份使用中,欧式铁刨出口多在刨长的三分一处,而中式刨多在中置出 ...

+ w% e, B7 b- T( Y$ E- [  Y中式刨毫无可取之处,假如我相信了这话,那如果中国的红木家具制作采用的拉刨、欧刨那可能名声会响边整个宇宙,现在却用了最毫无可取的推刨,落后的器具导致中国的红木家具只能局限于整个地球文明,是不是我可以这样理解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