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楼主: 13725205958

Φ6mm*30mm*5个圆木榫----压载承重实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14 00:5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厉害的试验
发表于 2014-12-15 00: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用的胶也是关键问题啊,可以用太棒胶试验一下
发表于 2014-12-16 14:3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学术意味的实验,但是有点单一化,并没有细分几种情况,让大家受益。
发表于 2014-12-17 17: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实验,销钉用硬木,错位的两排可能承载强很多。
发表于 2014-12-20 01: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胶没干~! D2 d0 |; X/ V
发表于 2014-12-25 15: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给大家个参考还是有意义的, 虽然大家不会这么接木头.
发表于 2014-12-29 17:40:0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一是胶没有干透,二是圆木榫太细,三是圆木榫材质不行
发表于 2014-12-29 21: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样的接法,m6*30太短了,最少也得40吧,
发表于 2014-12-29 22: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实验 顶一个
发表于 2014-12-29 22: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赞赏楼主的实证精神!{:5_315:}
发表于 2014-12-30 20:2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厂里有好多圆钢销,不知道可不可以替代圆木榫?
发表于 2014-12-30 20:2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厂里有好多圆钢销,不知道可不可以替代圆木榫?
发表于 2014-12-31 21:5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个总结吧:
4 _9 V1 y7 ?5 {4 T1.最适合18mm板的圆榫是8mm的,我记不清是哪里见到过一篇论文讲的,里面有大量(几十次应该有吧)的实验。也就是说,直径再大和再小的就不适合了。
7 K. a9 j. A, v5 \0 w8 }2.虽然你说已经过了24小时了,但是看端面好像还没有干透的样子,即使端面干透了,木榫因吸收了胶里的水还没有干透,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1 |. M6 z" i' E  |3.你用的胶的含水量本身可能就很高(先不说过期的问题),这样的话,木榫吸水过多,已经影响了木材纤维的原有结合强度,即使已经干透了,强度也会降低。
* ?, I' G* k3 w+ ~4.你用的木榫可能本身的强度也不够。8 j, Y) R% ~, H% Q
3 }# i3 B( X) u0 ]) D
说实话,我没有明白你的的实验目的,如果你是为了实验木榫的强度,其实是不用加胶的,可以直接插入测试,而且应该多几组不同直径不同数量的组合;如果是为了实验胶的胶结强度,那你应该选适当的胶,而不是已经过期的普通胶,或者实验几组不同的胶;因此,我认为,楼主虽然有着实证精神,但是这篇贴子以及相关的视频其实是没有什么意义的,甚至可能让一部分新手更迷茫。% A5 s+ y$ M0 \! x! y8 y' E8 f

+ b! b7 Q& a+ g/ G/ A我可能言重了,勿怪,也更期待您修正后的新的实验。
# x" ~# s6 ~; m) L) q: f
4 A6 U/ `3 a) g% O! h8 V另外,顺便指正一些其它木友回复中的错误,一个典型的观点“应该顺茬粘接”其实是错的,顺茬粘接指的是以胶接为主要方式时,需要把胶接面刨平或砂平,有榫无榫倒不是主要的,靠的是顺茬的木纤维和胶结合起来。而我们如果用木榫为主要方式时,刚好是端面开孔插榫比较牢固,因为这时,榫的侧面和孔内的板面刚好是顺茬,也就是说类似是一个顺茬拼板的方式。
发表于 2014-12-31 22: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接着43楼补充一下:5 u$ v0 V# y& L/ U8 U

$ x5 ?! o" a3 o* i+ R/ c, p如果楼主认为我的观点有误或有失偏颇的话,我可以提供一个实验。* ]1 k( h  M9 }' o7 @1 Q4 q0 _

0 |0 O1 _  ]5 E' O7 m很简单,如下:$ E3 [3 L3 m- X+ S6 g% ?

  }. W( ~8 S, M* W3 L0 J- }还是你实验中的板子,大小规格都相同/ o9 A1 e) L6 f4 U

! i3 J' ~/ G& ^  k& C9 C第一组,只插圆榫 6*30的,5个,' s( I' f5 B  ^" ?. U

$ A8 D9 o, F# E) X8 _* ?7 h3 K4 Q. J第二组,只插圆榫 8*30的,4个
6 e2 o' W3 ?) e# q6 `. B
1 z; K: ^. {' ^4 b; q% N* P3 R* {第三组,插入圆榫6*30,5个,带胶,胶不需要溢出板孔
1 E& Q! A! o1 _0 F: y3 U9 i  j
$ t$ J9 Y" a  n# [第四组,把端面砂光(注意是平面,别砂成弧面了),涂太棒胶,用夹具加紧,24小时后+ b$ l! N  [% h& B* Z

1 h+ v% R) N3 x1 e第五组,把侧面砂光(注意,可以把板的长宽调换一下,),涂太棒胶,用夹具加紧,24小时后
1 Q5 w; h7 F" u  B: q" q: x: O9 e! C. X% J# J$ b1 m7 L& G

3 W/ Z! D! y4 O9 e+ J% n7 a9 t必要说明:5 ]2 g3 l. o5 X
1.如果要进一步体现科学性,以上五组实验的样本至少要3个,取平均值。" n! m5 A7 D2 ^2 l- E& u( g! _6 i
2.如果主要关注点在胶的话,请自行增加不同胶种的组别。
; x' M4 @- [' ]* N: E0 s& ]7 r3.如果主要关注点在榫的话,请自和增加不同规格的榫的组别。
5 b2 _" I) v8 P+ Y5 ~4.其实这些实验做得再多也没有意义,因为在实践中不会遇这种连接,我们将来遇到的榫胶接只有两种,一种是侧面(长纹理面)与侧面的的接合,也就是拼板;第二种是端面与垂直面(其实也是长纹理面)的接合,也就是柜体中的横板与竖板。而针对这两种用途进行实验的话,实验的方式就要改变了。因为实验的目的已经变了。过段时间我的工作室成立后,可能会做这方面的实验,我的实验目的就是以上两种连接方式的抗拉性和抗弯性,我会针对这个目的设计实验。+ x2 V1 F+ H+ y# p0 K7 B
发表于 2015-1-3 14:3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