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叶开心 发表于 2014-9-22 17:14 
; }& G& T4 K# ~6 A8 |# p* p% I. v/ k我反倒是觉得里面材料大小和强度很有关系,按理说刨花板应该比密度板有更高强度。
# Y6 m9 @, |9 X! Z6 j 木纤维或颗粒大小与板材的施胶量的多少有关,而影响这二种板材的性能与使用场合要求标准不同而各异: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板材在静态放置、抵抗受力后变形能力),表面抗拉强度(影响板材贴面漆膜后期加工中与板材的结合力或光泽度),内结合强度(板材内部结构纤维或颗料之间的胶结合强度,松的刨花板用手可掰开,密度大的纤维板走锯相对阻力很大夹锯感强,但内结合强度越高不等于板材抗受力越强),握螺钉力(一般特指板材上钉子、螺丝拔出时需要用的力,越强与之连接的物件越牢固),还有在板材后期加工中密度纤维板以粘贴三聚氢氨、木皮、上漆膜(烤漆淋漆喷漆辊漆)为主作为家饰板材;高密度以热压贴耐磨纸、木纹纸、平衡纸等浸渍纸(强化复合地板为主),中高密度定性以880千克 / 立方米界线,加工后成品表面硬度耐磨、耐污、耐老化、耐开裂、阻燃性、抗冲击力,内部吸水膨胀等等这些东东因为相对来说是非常专业性的,所以在天朝无论是送检的还是抽检的板材为不合格的检测报告可能少错版人民币还要稀少(去年底还出现过权威机构对送检实木(非小叶)鉴定结果为:没有结果,同时还友情提示各单位部门谁出结果是对科学不严谨不负责任的行为),话远了,嘿嘿。% Q# T2 T% n4 |/ }, W3 x9 o$ b( v
以上这些如果要达到国家标准,甚至是国际标准对于板材生产加工企业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出口欧美富国或非洲穷兄弟的任何板材,随货同行的样检合格鉴定报告是真实可靠),但咱国内执行的是“人性化标准”,以现实大众消费水准(价格)来决定着板材的生产质量。其中决定板材质量的最为关键因素是胶水的配方工艺,板材生产的成本施胶量控制(厂家的盈利)和成品板材使用中吸水膨胀、甲醇释放量(市场的认可度)三大因素。而胶水制作工艺相对来说更为重要性和复杂性,即使同行业有配方也必须根据所处环境通过不断摸索才能熟练掌握并实际应用到量产,而市场又不会给你太多时间来摸索磨合,往往才对这胶水性能摸透并能熟练应用于正常生产,化工市场又有了新材料新工艺以更少的施胶量生产出各项检测数据更为漂亮的板材,甚至有过比甲醇尿胶更不环保的其它胶粘剂来生产,并标榜本品牌板材是绿色(加绿色染料)无甲醇产品,以此作为宣传卖点推向市场从而形成了市场极度不规范恶性竞争更为剧烈,导致国内消费者普遍认为所有的复合型板材是低端或者有毒产品,其实在国外先进发达国家复合型人造板材的使用率要远比实木板材高的很多,因为做到真正绿色环保,复合型材料无论从地球资源到绿色低碳到回收再利用来自意识形态的先进环保理念,其板材本身优势特性也是天然实木无法相比的。
" Q' v- U' u: q3 S 涉及许多行业术语非我本意,实我能限不易俗化,有不对或难懂的地方叶兄就一笑而过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