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1-19 14:06:47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都挺在理,不过都是大道理,咱说点实在的。
( d; Q: ]/ o% [- b Z& y之前都是看国外木工房或者爱好者的内容,真的很好,很精致,很实用。最近无意中看到了辛全生先生在youtube的视频,顿时傻了,我的判断是辛先生肯定不会是去抄人家的,那是几十年的手艺和传承。什么粽角榫,线刨,槽刨,原来都是咱老祖宗留下来的,你说功能性相似,会做的挺像,但是如果细节也一样,就不是那么简单了,这其中包括在北美挺有名气的 paul seller. P! J0 D5 }7 a: N! R
应该是辛先生或者哪位师傅出了书,人家买了,然后开始自学,有人还买了很多,一心学做中国古典家具。当然技艺需要传承,大话说的好,“中国的就是世界的”,可是难道不应该是中国人传承的更好吗? 倒是这些诚心学的老外利用更精良的手工工具加以改善创新。可否依稀记得景泰蓝?7 \2 B1 k# P, | B6 ?
当然老外里面很多也是工具党,copycat,整一堆好家伙事,玩个2-3年就放下了。但是真有很多玩的好的,都玩的 unplug,都是不插电的,连个手持电钻都不用,用手摇的,而且都是教育程度不低,创新发展的可能性肯定高过靠此营生的人,这些个都是冲着大师去的。5 N$ s( \5 a( T9 W- B. c7 T
所以我很赞同论坛里常说的一句话,人一生需要一个不以此为生的工作,就中国的国情也只有业余爱好者能把传统的东西传承的更好,每次看见那些木工加工厂的图片都邹眉头,那是匠人待的地方??,整个一抢钱的农贸市场。
& j" g% g6 C5 j: C1 m这就是现实,所以要给那些坚持传统的底线并欲发扬光大的人一个大大的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