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楼主: i韭菜

【原创】各地传统木匠师傅搜集整理(不断添加中)

 火..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2 13:45:58 | 显示全部楼层
49、秦皇岛——李彦峰~师傅
& O0 W7 L$ f8 T; K7 m祖籍廊坊大城,现在秦皇岛市海港区港城大街。
5 T) W- r( b& e% L7 L
1215208be4bg214.jpg
12152088af1g214.jpg
12152102d54g21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4-12 13:54:13 | 显示全部楼层
50、浙江 海盐市——印振群
' m* l* u" E+ y0 N' H$ x4 S海盐于城镇三联村。
远近闻名的民间木工艺人。
: a. Y: z9 v% F5 @  {" r从修复到仿制,印振群的名字总和明清家具联系在一起。如今,能接这活的巧匠全海盐只有他一个。+ q, M% L6 V/ E, T8 t2 |, z# n
太师椅、翘头案、古董柜……走进印振群家,突然有一种时光倒流的感觉。琳琅满目的古家具雕工精湛,到处散发着古朴的味道。+ Y/ D* P- q1 @/ x! z0 ^
印振群出生于1962年,18岁开始拜师学当木工。1993年,印振群认识了在上海金山专做红木家具的一位老师傅,拜他为师后,印振群的手艺又上了更高的台阶。之后,他便开始在嘉兴及周边的古玩市场从事明清家具的修复工作。: V# C" @% ]2 m5 V* E) f
在印振群这里定制一张八仙桌,价格在1万元以上,照理说,收益不算少。可是,印振群手下没有学徒,也从来没人找上门想要拜师。6 l/ r* p8 c+ c. @+ n7 V/ f
4776435_05898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4-12 14:07:14 | 显示全部楼层
51、宁波——吴师傅, j; e( G# h; g7 g0 a& |
宁海人,现在宁波开发区北仑滨港船模制作有限公司。木质古船制造传人。
8 C2 t* C+ x; o1 k5 x) W+ q) A
10051928_983667.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4-12 14: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52、北京——杨福喜
) b, n0 x# l3 E* _7 Q/ F; b! E“聚元号”弓箭铺。手艺人·弓箭杨  杨福喜,1958年生于北京。1966年入学,1977年于京郊顺义插队。1978年回北京,在东华门办事处做临时工。1979年到北京化工厂工作。1993年在北京银建出租汽车公司做司机,后辞职,于1998年重开“聚元号”弓箭铺。2003年,在香港海防博物馆举办的“‘百步穿杨’亚洲传统射艺展览”上展出他制作的5张弓及全套弓箭制作工具。# K4 ]* N1 Y- _+ Y

- y. |5 A0 I3 s) G9 I' k
1f0055bb0653f9bca8671197fc24cd80.jpg
80c763a8ba52012f782c0020d2af397f.jpg
201205141630183821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4-12 14: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53、福建 寿宁县——郑惠福(父)郑多金(子)8 L) g5 G: M3 s1 B# y
寿宁县有名的木匠师傅,木拱廊桥传人。

$ ~( w* I/ l, P* K
2009061509285875.jpg
2009061509301375.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4-12 14:30:52 | 显示全部楼层
54、成都——吴庆书~老师傅
, J* V1 ~# `, ~7 _( D西体路新二村15栋的小院,现年86岁高龄!; p/ ?( g: H$ G6 _5 `3 J7 \* ~
12岁拜师学艺 木匠一当70年。) v# H: w2 c2 L& k* I2 F& k6 B2 K
- T3 r8 b  G- p! Q1 [
向这位老师傅致敬~
! k  X% t+ W. R! K4 G3 Y
001f3ce0be2a0ed6781c0c.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4-12 14:32:49 | 显示全部楼层
55、青岛——王巧功
3 w3 I3 k6 j0 E! a0 R  U8 n  G一木集团

8 T: t* j, A# ^: \
Img356974025.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4-12 14:35:25 | 显示全部楼层
56、天津——徐泽~老师傅. A0 \+ E% u& I8 v3 m2 Y# T
关镇东张营村。老木匠。
2 [4 T, _. a$ T9 N, ]3 A& \+ V0 W' i3 G; E
% ~& `0 r3 X7 a# s/ W% P$ G  }
117372682814856991233333631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4-12 14:41:18 | 显示全部楼层
57、苏州——徐海林. ?2 Y. \5 H6 j
祖父和父亲都是造船工匠,他早年也跟师傅做过船,是个远近闻名的好木匠。1998年,他在电视上...

* X- Z. b! Y$ M& ?
102474766.jpg
发表于 2014-4-12 14:4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发的好帖!向各位大师致敬!
 楼主| 发表于 2014-4-12 14:54:40 | 显示全部楼层
58、龙岩市——徐松生
' s) ^1 H* z3 ?2 O( z4 r$ l徐松生,1953年8月出生于下洋镇初溪村,著名的泥水木工师傅。1972年高中毕业后,跟随父亲学习泥水木作等土楼建筑技术。由于父亲的言传身教,加上自己勤学苦练,善于动脑,他的技术提高很快。尤其擅长民居的设计和建筑。22岁时便独当一面,承建月流江屋(圆形两层土楼);24岁参加建造初溪村善庆楼(圆形三层土楼);28岁参加建造暗佳村初撰楼(三层方形土楼),32岁参加建造初溪村恒庆楼。迄今为止,徐松生参与设计、施工的大小土楼共有十余座。此外,徐松生运用自己的技艺,悉心做好维修土楼的工作。2001年,由于年久失修,有着悠久历史的初溪村集庆楼、余庆楼面临倒塌的危险,后经徐松生维修,才恢复原貌。2002年广东省大埔花萼楼(三层圆土楼)倒塌多个房间,楼主特邀其前往负责设计、承修,也如愿以偿,十分满意。% g/ D# i8 h9 i' B$ E1 O7 [

% ~. ~$ t& M( c1 P/ x1985年,徐松生参加龙岩金桥建筑培训班学习,拜高级工程师张炎春为师,学习工程质量管理和其他建筑知识,眼界更加开阔。1987—1995年组建湖山建筑队,亲手带出了一大批土楼建筑人才(其中施工员5人)。2007年6月,他入选国家文化部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客家土楼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360截图20140412145401388.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4-12 15:0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i韭菜 于 2014-4-12 15:07 编辑
* g$ r. b/ x4 R- t( M! R% y
# H" U) a' G" s59、) C. c* S% w  d# i# t" _( f
向那些老工匠致敬
6 b3 w1 ~2 r- _5 g& K4 e- I% q& M
——《永定客家土楼志》
( R+ W# x# d$ q

, m, W0 K3 g6 d# s6 w7 i
江达宋(约1852—1921),著名的土楼泥水师傅,高头乡高北村桥下角人,出身于泥水匠世家,念过几年私塾后就当泥水工,终生从事建筑行当。由于长辈的悉心传授,加上刻苦自励和善于开拓、创新,从年轻时候起,便娴熟地掌握一手泥水匠的技艺,粗活细活都做得很出色,尤工彩塑(一种用胶泥为坯,着以五色或贴以各色瓷片的民间雕塑艺术)。
他大半生都在湖坑镇洪坑村从事土楼建筑,经手营建的土楼有日升小学、福裕楼、振成楼等。他还善于建造祠庵寺庙。1908年,应缅甸归侨黄玉衍之请,到湖坑镇奥杳村建造占地面积两亩多的永定第一座天主教堂。1912年,他承建洪坑振成楼,历经三年,外圈竣工。此后由于年事已高,体力不支,便退休在家颐养天年。
林进兆父子
林进兆(1867—1945)木匠师傅,湖坑镇洪坑村水尾楼人。他出身贫苦,为人忠厚,一生以木作为业,深受众多东家(楼主)好评。他虽然是个半文盲,识字不多,但善于总结经验,工于心算,这是他比一般工匠高明的地方。在建造土楼之前,他通过心算,早早地就为楼主提供所用木料的数量和规格的清单;施工中,精打细算,合理用料,亲手制作的各个木构件卯榫精确度高,衔接紧密、牢固。他艺高胆大,擅长建造圆形土楼,多次和当地有名的泥水师傅江达宋、江万宣等联手,积极配合,共同打造出像振成楼那样规模宏大的精品工程。此外,他还参加过湖坑镇兰屋寨的福星楼和小巧玲珑的圆土楼——如升楼的建造。
林进兆的生活十分俭朴。传说居家时,一块用酱油浸泡的一寸见方的豆腐就可以配两餐的米饭。
林培秀是林进兆的儿子,从小就跟着父亲当学徒。长期的耳濡目染及父亲的言传身教,手艺大有长进。1929年,振成楼的外圈被火烧掉四卦,担当重新修复任务的木工师傅正是林培秀。他在节俭方面丝毫不比其父逊色,相传他只要三个小指头般大的咸蚬子便可下一顿饭。
江荣富(1886—1938),著名的土楼设计者、木匠师傅,高头乡高南村洋尾窠人。洋尾窠从近代到当代是木匠名师荟萃之地,江荣富耳濡目染,从小爱好木工这一行业,上了几年的蒙馆之后,遵循“学个手艺一生不愁吃穿”的父训,就跟堂叔学木工。由于他刻苦好学,到20岁以后,术业精进,在土楼建造方面获得很大成功。无论方楼还是圆楼,他都能独当一面自行设计、建造,以计算精确、梁柱桁檩衔接牢固著称,成为当时的木工高手。声名既噪,远近都争相延请。他经手设计并建造的客家土楼为数不少,如南靖县书洋乡梅仔坝圆楼,长教坎下方楼、曲江中学、高头乡高北村笃尾塘庆裕楼等都是他的力作。
江荣富在永定、南靖两县还承建了不少庵堂庙宇,如高头乡大岭下村的保生大帝庙(“文化大革命”时被毁,现存的为“文化大革命”后重建),湖坑镇大陂头村火烧庵等。这些寺庙玲珑小巧,风格别致,艺术品位很高,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即使同行方家也赞不绝口。
新中国成立前,他亲手绘制的湖坑镇石灰坑兴远楼设计图,科学合理,计算精确,是现存的年代最早的建筑设计图纸。
黄友祥父子
黄友祥(1888—1960),著名的土楼木匠师傅,湖坑镇奥杳村人。出身贫苦,8岁在本村一家烟棚当童工,12岁到大溪乡一家药店当学徒;16岁跟随该乡一位姓游的木匠师傅学木工。他没进过学堂,不识一字,为了能独当一面,他利用晚上时间识字,尤其下苦功学习土楼木工计算。三年学艺期满,他随即在家乡独立承接建筑土楼的木工活计。不到几年,便成为远近闻名的土楼木匠师傅。他20岁时(1908)替奥杳华侨黄庚升等建造裕兴楼、庆福楼和裕德楼。这三座大方楼,规模大、工期长、投资多、要求高。建成之后,友祥师以选料好、计算准、制作工巧、接榫牢固、造型美观而声名鹊起。从此不管路途远近,凡是兴建土楼的,都争相前来聘请。除了永定湖坑奥杳吴屋一座大圆楼,蕉园一座方楼,高南一座大圆楼和高东的万安楼、东乾楼、旗杆楼外,南靖县书洋乡的塔下、河坑、上板寮、下板寮、双峰等村,都有他的“佳作”。此外,他还建造过土木结构的庵堂。
他的儿子黄才基,自幼跟随父亲操斧弄凿,得其父亲真传,且有所发展,青年时期即在木工行业崭露头角,人称“阿茂师”。20世纪六七十年代带领其外甥阿耿师等人到南靖书洋乡上板寮建造老楼,下板寮建造李屋,为永定客家土楼建筑技术的传播作出了积极贡献。
江万宣(1890—1960),泥水、装修师傅,高头乡高北村桥下角人。高北村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泥水师傅特别集中的地方,尤其是民间彩塑,名家辈出。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他从小就弃学投师搞建筑,很早就脱颖而出,令搞建筑的同行刮目相看。他擅长于细活,特别是彩塑,常与同村的几位泥水师傅如江达宋、江乃贤等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因而技艺精湛,名重一时。
他早年大多在漳州地区建造庵堂庙宇,力作有漳州市的白水庵、南靖山城镇的大庙、书洋乡的竹塔庵等。其彩塑造型生动,色彩艳丽,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乡土气息。中年以后回永定从事土楼和祠堂的建筑。他参与建造的工程不胜枚举,主要的如中川小学、胡文虎故居、胡曰皆故居、虎豹别墅,古竹乡溪口村的近德楼、熙宜楼、大圆寨、吕敬斋故居,岐岭乡平水坑村的张氏宗祠,湖坑镇洪坑村的义勇祠、天后宫前院等。1926年,他曾参与修葺下洋中川村胡氏家庙。
1915年,他接替江达宋承建洪坑振成楼内圈及中厅,其建筑风格与别的土楼迥异:官厅不采用传统的飞檐斗拱,而代之以剧院式的舞台造型,简洁明快;内圈房间的“门面”改用木质雕镂的花窗,古朴而精巧;二楼的廊道不用封板式栏杆,而全部采用螺旋形的铁条,外涂淡青色的油漆。整个外观中西合璧、相得益彰,新颖独到,别有韵味。许多中外游客参观后都赞不绝口。
江乃贤(1904—1989),人称“阿乃师”,著名彩塑艺术家,高头乡高北村人。他出身贫苦,只上过三年半的私塾,13岁拜师学泥水手艺,18岁便独当一面开始承包工程。25岁时,永定举行金砂武装暴动。在堂兄江德贤、江桂华等人的影响下,他毅然参加赤卫队,由于工作积极,很快就被提升为中队长。红军转移后,为了躲避迫害,他只身到南靖、平和一带靠做泥水活(建造土楼)度日。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他的技艺大有长进,甚至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1953年,他在南靖首创山城建筑公会。后来,公会几经更名,成了今天的南靖第一建筑公司。在单位里,他既是身居建筑第一线的泥水师傅,又先后担任过财务委员、设计师和副经理。
阿乃师最擅长、最负盛名的莫过于彩塑,承建的多是富有民族特色的祠堂、庙宇。生平“佳作”甚多。在永定,有下洋中川的胡氏家庙,古竹南华山的庙宇、大德村的苏氏祠堂,高头的天后宫,湖坑奥杳金银山尼庵;在南靖,除了两度亲自参加重修的山城关帝庙外,还有书洋乡塔下的张氏祠堂、河坑的丰盛庵(现已毁),山城南侨戏院的花鸟浮雕和工农兵塑像,退休后还为儿童乐园塑的一只大象。在平和,有芦溪叶姓祠堂和张氏祠堂。
阿乃师善于博采众长,不墨守成规,因而技艺精湛,创新叠出。他雕塑的山水惟妙惟肖;花鸟以及人物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一般的工匠根本无法望其项背。有好几回,他和别的彩塑师傅“打擂”,结果败阵的总是对方。晚年被评为八级高工师傅。

# P1 o6 R; k0 E: O4 L
QQ图片20140412150608.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4-12 15:26:54 | 显示全部楼层
60、浙江 缙云县——朱寿松6 u& i9 J+ k- R0 z5 [2 p
新建镇河阳村人。# @! d. r7 a1 q) }/ C  w# C
干了50余载的传统古建筑老木匠。
$ V* ?! L& b: M
15330772_611839.jpg
15330773_335009.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4-12 15:47:12 | 显示全部楼层
61、文桥——伍顺国+ W$ q  p. e# L8 i) Z) r$ `5 p2 f
文桥木匠很有名
& E/ w; ]! p; ?
 楼主| 发表于 2014-4-12 15:52:37 | 显示全部楼层
62、温州——董直机
  W. A* P) N, A' n. J8 I
3 |- p- w! c9 R, }6 E) D: R- {7 d泰顺县岭北乡村尾村
. m1 y% r" v7 t4 v& r  o8 k; t2 r文化部命名董直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 ^' p5 o& {/ N5 D
F201105260818126306601392.JPG
F201105260818233186601393.JPG
F201105260818359166601394.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