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楼主: 国家电棍

我们老祖宗用的刨刃是什么样式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19 22:47: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号刨刃是欧美式的,二号是日式的,三号可能是以前中国铁匠笨打,应该没有二号厚,日本横手也有一批类拟三号那种中间没有孔的,我们这都叫“耗子尾巴”。
发表于 2013-11-20 01:2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各种回复我只能呵呵了,根本就是个没结果没意义的问题嘛。
发表于 2013-11-20 07: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本书是专门研究木工手工具史的,书名是《中国传统建筑木作工具》,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的刨子要比罗马,古希腊等国家要晚许多。
发表于 2013-11-20 07:2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ina-montreal 于 2013-11-20 08:37 编辑 3 _+ q- J/ w( G7 K

; V. L" c( G& I2 F2 u. x MaryRose-planes2.JPG & `/ x  U2 ?8 N) W. G  A

6 W" Q# m2 q& K" C这是一对罗马刨,在意大利庞贝出土于16世纪(请注意是出土年代,不是制作年代),同时在英国和德国出土了大量的这种刨子,它是已知世界上最早的木质木工刨,据考证有几千年历史。
  y& g5 {% m( a! p- O+ \; H这种刨子没有盖铁,只有木质刨楔,也是中国刨子的前身,后来由中国传到了日本,日本人认为刨楔没用,改为了日本的一枚刃刨
" O8 n) L" f( u( o& N/ K4 o. D, W( @  b6 O! v5 n
1 I6 l; }' J; }* Y
到了1860年,leonard bailey先生发明了铸铁刨,也就是stanley工具的前身,stanley 刨子开始时是木质的,后改为嵌入式的,再后来发展成全铁质,以下为一组stanley老刨子
* K3 F5 D: e' R6 ^: n' u
5 K0 t: @* @1 ~% y" }0 x6 I! o7 }* `! F- j2 ~+ C' L5 E
2 D# Y: K( d6 g  \- o

( N3 M2 v7 M9 p5 j* }4 istanley木质刨子1 @  z! k: }7 g# O0 U# h+ ], d
1.jpg   j, L8 v2 A7 h; P3 Q( k1 S
# r& W! H' L+ h' |3 Y* g6 c

: L9 Q- o+ @8 k2 u- h: U, A) b9 R& V& |( O7 X  l2 `

' z- S2 ^/ x7 }$ Y& E0 h- x- G' n7 B) \
这是stanley的1870年产的嵌入式,它把铁的刨刀,盖铁和配套零件镶嵌在木质底座上,请注意,这时已经有盖铁了,刨刀也是楼主图1的带孔刨刀。就是这种刨刀的盖铁被日本人借鉴了。产生了2枚刃刨。
' c3 _* H& Z6 z# O, N5 R 2.jpg
! q( W: ]  ~4 ~ 3.jpg " J- x+ F0 \$ a" F/ T) W
4.jpg
7 z% T% w4 ?, i5 {" P% [ 6.jpg
4 t3 R( X6 ?2 E; V" B
2 v% I9 H( S% M1 [( q5 C以上,详细说明了为什么1是stanley的。
" A, F! K. |2 W" k' h' Z: y# ]9 P5 Q
- S+ m$ t$ f8 n: I! E, H
后来由日本科技教育部和山形大学的木工专家经过试验得出结论:6 l+ x1 v% R, c# \/ X, z! N' f
1    盖铁可以起到拿戗的作用(具体略过)
1 }$ x7 s- Z  [3 j# c% _! H+ b5 `2    当刨刀磨的很锋利并且切削刨花的厚度小于0.05mm时,即使没有盖铁,也可以拿戗,这就是为什么日本刨子的刨花那么薄的原因。
, r7 Y, X9 `. a0 K( Z1 I" y6 Q" f( o+ ?" m6 X
最后,说一句不想说的话,日本鬼子把刨子分为等级,上工,,,粗工,粗工,就是干粗活的,我看目前坛子 里所有的木质木工刨全是粗工,上工的,一个没有,上工 级别的刨子,开口要小于3mm,  请想一想,刨刀的厚度?斜面冲下, 开口小于3mm, 如何出刨花?  N3 e& q0 ?& K. |& t, p$ \& S) ^
) M, I4 ?$ Z( k) E) \
0 _1 f  c4 W% r4 s% G. n+ N" E2 E
6 J1 f, t# F" N
5.jpg
发表于 2013-11-20 08:06: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严丝合缝 发表于 2013-11-19 21:00
% D* s8 Z, F! A6 }. ^( @, ?5 g我们的祖宗没发明过刨子好吗? 我们祖宗也是从欧洲人那学来的,至于日本是什么时候学的,我就不知道了。

$ z* Q" _5 l- G) W# @现在用的推,刨子,土洋结合,很有意思,说是传统刨子,也只传统到建国时期,为啥普及的列害,因为那个时候搞建设,搞生产,全国一盘棋,
* t/ G% c; P: S+ x8 T* [3 Z老祖宗的刨子的样子应该是台湾刨子的样式,就是拉刨按个把。2 ?1 Y( u* X& T7 P0 H$ E
为啥日本的不带把,
+ N+ h1 `* c+ O$ S( |; I: B# e因为他们是做着干活,拉更省力,当然也有站着的& q8 D  X2 R' O# J& y' M/ w# M& ^
老祖宗的刨子应该是拉刨的样子按个把,用的木楔加紧的,木楔不等于盖铁。只是为了夹紧: y6 I, g; w: S7 ?0 f/ Z$ h
这大概是这个意思,大家可以探讨一下' r1 |9 M# o! |: f- B
发表于 2013-11-20 09:0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ina-montreal 于 2013-11-20 09:12 编辑 " a2 p+ n) _0 Y! O

; z! d0 j  M% \: I% _台湾刨就是把日本刨加个可拆卸手柄,根据需要加或不加把手。
2 {) n1 i  y7 Z9 T. c4 \请看这个视频18分20秒以后的介绍
$ q: j2 S; t$ v/ S( z0 `! T$ j, U; ^% ^4 J( C: Y

1 S- U( [+ {! y" i  ^
! Q( N0 x2 _5 |4 }6 R6 X1 l1 C
" ~. a! n# f$ P" q( m
发表于 2013-11-20 11:44:02 | 显示全部楼层
加了盖铁,但还是需要木楔来调节,实在是困惑啊
发表于 2013-11-20 16:26: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工匠貌似没有啥遵循传统的习惯,古代的建筑式样几十年一百年就变化很多了,建筑如此,就别说工具了。
发表于 2013-11-20 19:30: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题目非常好,非常支持。; H2 L& @$ T* r2 E' G8 t
作为木工也好,爱好者也好,如果连老祖宗的重要平木工具刨子的模样都不知道,实在太遗憾了。但无奈现在存留下来的实物,包括出土的,少得可怜,文献资料也很少,想有个清晰的了解几乎不可能。加之,学术界对此研究也不多,只能见到区区可数的若干篇论文,也未见突破性的发现。为记住此事,我才将头像选为我国唯一发现的古代平刨,但不知何时才能见到或知道老祖宗的刨子是何模样。
3 \: H. C& `5 H; b  E愿我们大家共同努力。
发表于 2013-11-20 21: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中式刨的形式与"清明上河图"中的平木工具形状有关,有心者不妨研究研究。有说中式刨的横式握把来源也与此有关。
发表于 2013-11-20 21:44:45 | 显示全部楼层
2010年汕头大学黄伟的硕士论文与老祖宗的刨子有关,题目是"中国传统平木工具设计研究",可在百度上搜索出来阅读,几十页长,但不能下载。感兴趣者可以一读。
发表于 2013-11-20 23: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古代用的木工工具主要是锛和鐁(扁平长矛样的),日本也用,但他们把鐁叫“枪刨”,用双手握住木柄往后拉着削木料),到了唐代中国出现了蜈蚣刨子。后来明代(也有说是宋代)中国出现了和现在的刨子差不多的平刨子。随后传到日本和朝鲜。日本工匠用的时候有时是推有时是拉着用的,由于有“枪刨”的使用历史还有用木材大多是软木的原因,到了江户时代就全部统一成现在的拉刨样式了。那时候是一枚刨刀,到了明治时期就加了盖铁,变成了2枚刃,刨刀的锻冶工匠吸取日本刀的做法,采用贴钢工艺锻造。第一种刨刀是在中国近代才出现的,英国,俄国也相同的样式。第2和第3种刨刀的样式其实差不多。究竟古人用的刨刀是什么样的,由于没有实物很难说清楚。我想我们古人的刨刀也是和拉刨刨刀相差不大的,因为在唐宋明时代,中国和周边国家的交流很频繁的,日本也把武士刀锻造的方法叫“古法”。那么刨刀制作上应该没什么太大的差别。最近在菏泽元代古沉船上出土了刨子,做些研究的话能知道古人的刨刀是怎样的吧。
发表于 2013-11-21 10:5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火 于 2013-11-21 10:51 编辑 ' z( y2 ~. o# y- d- S9 Q* c
/ a. A5 q; q" m( e+ [% {
至迟到元代,中国已经开始用平刨,这个是可以确认的啦。因为在元代沉船里面发现了这个东西。其实唐代时的中外交流就已经非常频繁,而且木船需要修理,那些大船上面很可能有专职或者兼职木匠。我是不太相信那些跑到中东地区的唐代海员会没见过那边的刨子的。
发表于 2013-11-21 12:53:26 | 显示全部楼层
留下的不一定是精华,舍去的也不一定是...
发表于 2013-11-22 19:4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挺好的题目,怎么停顿了,还应继续往下交流呀。/ j/ q. \% W5 i! n. A0 u1 f1 f
     那我发个言吧。
. o7 \+ b; L+ [$ ]. W7 ]6 z     为了支持这个主题帖的交流,我已在我的帖上宣布撤销“中式刨刀形制的来源与发展”这一主题帖,并请感兴趣的网友集中到此来交流,这样可聚拢人气,有利集思广益。
3 x5 T1 I7 I4 z- O     对于楼主提出的三种形式刨刀,我大胆猜想一下,那种有可能更接近老祖宗的刨刀样式。对此问题目前只能是猜想,因为谁也拿不出实证来,否则也就没必要在此聊了。我倒希望大家都猜猜,分析分析,将来如果证明谁的猜中了,咱们都为他庆贺。+ x9 T' N" _1 w8 u2 i
      第一种,不可能,因为早期没有留中间孔的必要;: b6 I/ \2 N+ b
      第二种,两个楔形结构加两个斜角,太复杂,也不太可能;
- z1 i8 w. s' _" y      第三种,形式简单,我认为可能性最大。8 V; h8 D4 X# [$ k+ u: C
      但我要做些修正,形状与第三种近似,但不是楔形结构,是上下基本等宽等厚。另外刀刃形式也不一定是单面刃,双面刃的可能性更大。刀体长度相近,或更短。
! c$ d2 u) M) g. F) \, f      好了,这是我的猜想,希望大家都来凑凑热闹,也猜一猜。
: x' t2 A, P' N& B+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