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7-1-13 18:4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星牌原副总
小木匠的大器人生& b; W. K$ ~% w/ _1 A) ?
——“亚洲保龄大王”何帮喜的故事1 ]4 A7 Z% p. X8 H0 Y$ j% M
2 J8 ?2 S6 m' c" s/ u5 X
苦苦寻找北京站前的老大妈; v0 d, V4 S+ T% v" l$ l
& O' ]1 I' @: O% r/ ?
2005年12月,北京市民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四十上下的中年人面向观众讲述着一则《寻人启事》:
$ t8 ?( k1 ~9 G! S" F6 {
: T7 }/ d. r7 U- y! j' B" F# U “17年前,我们第一次来到北京打工,一个多月没有找到工作,只剩下两块四毛钱。一次,我们给北京站前面的老大妈家装修厨房,完工后给了我们40块钱,这40块钱给了我们留在北京的希望。现在,我们的事业逐步做大了,我们曾多次来北京站附近寻找过你,但因为这里早已拆迁和搬迁了,一直没有找到。希望你在电视上能看到我们,请你跟我联系,我们非常感谢你曾给予我们的帮助。”
& m: U- J3 X5 f3 ?- C5 b Q3 d+ V$ w, R+ l( R4 d
北京市民怎么也不会想到,电视上这个面目和善的中年人,竟是亚洲最大的保龄球制造商、北京希玛集团总裁、北京商界名声显赫的亿万富翁何帮喜。& b5 [3 Y( Z5 J( J
2 X/ t" z" _5 ~
说到这则“寻人启事”,何帮喜感慨万千,他同记者聊叙18年前开始艰难创业的一幕。
}( K' z! f, O
$ N, y4 b m: a+ Z. a 生于安徽无为县一个小山村的何帮喜,由于家境贫寒,1982年初中还没毕业就回家务农。为了生计,他拜当地有名的木匠师傅学了三年半的木工手艺。
: x- s* f. c6 B9 }5 M- m9 A9 z0 ^' n
何帮喜至今仍清晰地记得,1988年2月16日,当人们还沉浸在春节氛围中时,年仅25岁的他带着18岁的弟弟,怀揣120元,背着一把锯子,追随着安徽民工进京打工的潮流离开了穷困的家乡,踏上了北上的列车,踌躇满志地来到了满目繁华的北京城。: ~, r: k1 w' h2 j3 {3 @
4 G, N6 L4 W5 h0 p! b
他自恃手艺不凡,并不像其他木匠那样摆摊街头,而只想给正规单位干活。然而,转眼40天过去了,他一无所获。
1 a" \6 i1 t0 h
( b% c, B) b' x/ @& n, i, \" j& g 何帮喜对记者说:“那40天过的真苦啊!来到北京时路费花了80块,只剩40块钱了。每天晚上找工回来,我们兄弟俩就在老西直门桥下菜市场里,天天买点馒头蘸酱油充饥。到了兜里只剩了两块四毛钱时,我们有了恐惧的感觉——再找不到活,就会挨饿了!我对弟弟说:‘四毛钱你中午吃一顿吧,我饿一顿没事的。剩下的两块钱留着乘公交车。”
; g5 [ s9 a/ I# Z6 X
6 j5 V z5 u7 g1 e, E* W “如果那天找不到活干,那可就惨了,要是自己一个人还好,哪忍心让弟弟跟着挨饿啊!家里穷就穷呗,也不至于挨饿呀!”说到这里,何帮喜的眼眶湿润了。7 H6 T: |' j) J8 _
. ?: U! i8 u7 }7 ~7 V# x& }9 e6 t 就在两块四毛钱就要花光的那天傍晚,他们在北京站前遇到了年迈的老大妈,听说她家要修建厨房,何帮喜有了绝处逢生的感觉。他对老人说:‘你让我做,多少钱都行,做得好与坏,你自己看,好,就让我做,不好,你不让做,我也不要一分钱。”老人答应了,给了这两个穷困潦倒的年轻人一个机会。
3 I; y2 U3 M1 w, P3 t8 w
; t3 h% E2 v1 G; e, H# E, g “我当时只有一个信念:这活一定得拿到。我们兄弟俩将活干完后,将厨房过去积下来的很多垃圾冲得干干净净,老人很感动,给了40块钱,并请我们去饭店吃了一顿炒饼。”何帮喜对记者讲述着那段刻骨铭心的时光。+ ~4 y4 o# c7 p7 y
' ?: m6 I. y+ o; Y- W3 Z! D$ ~
“就是那40元钱,给了我们在北京生存下去的希望。多年后,我在北京的事业成功了,为了感谢老人,我曾多次去北京站附近寻找她。可是,老房子已不在了,偌大的北京城哪里找到恩重如山的老大妈哟?!我在电视上做了‘寻人启事’,可仍是杳无音讯。我们多想老人能看到那个‘寻人启事’并让我见上一面啊!”何帮喜为此感到很愧疚。% d/ N- k1 @. z! ~0 G
+ R, t- }8 d2 ]) T* D3 h
奖励四个北京户口和一套房子
3 f# P; u& @) y F1 [! w2 D
& t# a l+ D+ J7 g, h$ W 有了北京大妈给的这40元生活费,何帮喜开始在北京市的单位找工。那时,适逢北京亚运会技术筹备小组面向社会招聘木工,何帮喜以最好的成绩通过了严格的考试,在100多名应聘者中脱颖而出。
. K* t( ?- }; D* V9 f) { C# P4 b8 W3 ^
他被录取后,筹备组负责人领他到一个台球桌前:“这是英国产的斯诺克牌球桌,一个值七八万人民币,目前,中国人造不了。”问他能否两天内按这个标准做一个样品。他听了,心里不是滋味。就说:“中国人故宫都造了,一个小小的台球桌还造不了?我试试看吧。”
( d" m: P$ h4 j$ v; P$ P @5 S8 C
何帮喜围着球桌转了一整天,仔细测量每一个细节尺寸。两天之后,当他拿出了一张台球桌样品时,筹备组负责人大吃一惊:完全符合“斯诺克”标准。
, y" ?- i4 [6 T! Y) Z
6 H s0 l; G# \1 F 这个初出茅庐的安徽小木匠,因此而一鸣惊人。他被留在技术筹备小组里工作,专门研究斯诺克台球桌的生产和制造工艺。他造的第一个台球桌,至今天还摆在钓鱼台国宾馆里。
: L/ W8 U" `6 x) L1 @7 Y Q7 K+ @5 [2 a J- t& r/ F! j
1989年,何帮喜应北京大兴工业区的一位老板之邀,以技术入股共同组建星伟体育用品公司,专门研制台球桌。$ f3 {; v1 K! t$ m
. K, X' {2 F& t2 `4 d( Y 6个月之后,北京亚运会技术筹备小组解散了,何帮喜和其他被招聘的能工巧匠各自重新寻找出路。1990年,何帮喜凭借自己在台球桌制造上的丰富经验,用技术参股的方式和别人共同组建了一家体育用品公司。“还是做台球桌。产品后来成了最著名的星牌桌球,这次丁俊晖打的就是我们生产的。”何帮喜说。- q- t6 y7 K2 J* V2 N4 v$ U
. Q X+ P3 X7 F8 m( a 1992年,何帮喜研制的台球桌获得4项国家专利,仅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他,因此被破格任命为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不久,《北京日报》头版刊登了《打工仔当上副总经理》的报道。当年,作为杰出外来务工人才,北京市政府奖励了他4个城市户口和一套住房,这个安徽小木匠从此名扬京城。; }6 _7 o$ o, U( z$ {& V
5 V# q1 G3 m6 f0 t6 x1 Z “市政府奖励我的房子与政府机关干部同在一个小区。在那个年代的北京城,三室二厅120平米的房子,是很多北京人都向往的,别说是外地民工了。虽然我已经实现梦想了,变成城里人了,可我怎么也激动不起来。我刚住进去时,没一点感觉,不自在呢。每当我下班回到家门口时,我的心情就变得复杂起来,我在心里问自己:‘这是我的家吗?这房子是我的吗?’我觉得像是在做梦啊!”何帮喜对记者说。
0 X: U0 S; V" r* m* E9 `
) E' a, ?- b9 H1 S 用尊严击碎美国人傲慢的嘲笑+ v. w9 i6 j5 I v3 u
( |* I6 }0 Q6 ~4 Z" u3 j
何帮喜在北京丽都大酒店做活时,看到全是外国人在打保龄球,打一局要300元。“这玩意儿怎么这么昂贵啊?!”他问服务生,“一套设备值多少钱?”,“70万人民币,全部依赖进口,中国造不了。”何帮喜惊讶之间又一次陷入了沉思:“这东西中国人怎么也不能造啊?”+ |0 d% E8 j) B( ]# o
4 _: m5 k8 w b 然而,就在何帮喜做活之余老在想着保龄球的时候,一篇新闻报道促成了他的梦想变成现实。
- M2 x& ?5 Y4 m& E. ?9 v0 I$ y( S' M2 _; D9 ~! B
他在丽都酒店看到《国际商报》的一篇报道:“中国每年要花60亿进口保龄设备,相当进口飞机和大豆的价值之和……”人们怎么也想不到,就是这篇报道让这个在京城打工的安徽小木匠夜不能寐:“中国人原子弹都造了,难道还生产不出保龄球?!”
( O0 [8 w# T& e: b6 S! N
% r7 Y U3 r4 P8 J2 `5 G$ @ 对保龄球一窍不通的何帮喜,决心要在这块领域里吃个“大螃蠏”,于是,他蒙生了要造保龄球的念头。- N* n' s/ N5 J
/ @4 Y, J' Q- _( _- i4 _' F6 x 当他多次向公司董事会提出想研发保龄设备时,却遭到反对。无奈之下,他作出了一令人不可思议的决定:辞去令无数打工者仰慕的合资公司的副总经理的职务,接手了北京大兴区一家濒临倒闭的小型乡镇企业。当年,这家生产席梦思床垫的企业起死回生,创下年收入过千万的业绩。" m: Y6 J) j+ j' w# f9 S$ j* N
. C( W _$ B5 H( s% q
但是,就在床垫厂生意红红火火的时候,何帮喜又作出一个惊世骇俗的决定:关闭床垫厂,改生产保龄球设备。8 n; { Z4 [/ v) j
) z% a. q3 X4 \/ _" y
“一天下午五点左右,我召集200多员工开会,宣布所有机器贴上封条。好多女工当场哭了,因为她们有很好的收入,舍不得啊。有员工说我有精神病。”何帮喜对记者说。; |+ g8 n/ ?: b7 m' z, [
0 f- q9 X2 T4 N$ P5 _8 C3 K 何帮喜将生产床垫赚得的4000万元,悉数投入到北京大兴区工业园,创立北京希玛保龄设备公司。他说:“我豁出去了,向世界保龄球同行发起挑战:一定要造出中国的保龄球设备!”
; I& w. N! w$ `8 g1 g( Y! b, O
; s( i' K: t8 t3 C 何帮喜去英国花50万元人民币买了两套保龄设备,招募了20多名下岗和退休工程师,关起门来,拆了装,装了拆,反复捣腾。这种近乎原始的研究方式,引来了洋人的嘲笑。美国一家保龄厂商参观希玛,临走时丢下一句话:“中国五年造不出保龄球,十年上不了市场。”0 A* e. K. C1 u8 D
, \; s6 C7 R l' x6 Y* A+ F6 ~ “那口气很傲慢啊,太刺激我了!美国人走后,我来到办公室,两眼一直盯着窗外在发愣足足有一个小时。工人、技术人员见我脸色难看,都不敢大声叫我。”何帮喜说。! G, o& \/ x$ e2 T
- C; O! `: I M- I- @+ x3 B1 ~. T% |4 f
何帮喜与技术人员一道日夜加班,拼命钻研。他有半年时间不能入睡,服安眠药五粒、六粒也不管用。“医生说我不能吃安眠药了,有危险的。建议我看看精神医生。我说,不行!传出我这个老板有精神病那就完蛋了啊!我悄悄上精神病医院开了些特效安眠药物,但依然无效。”! k4 K! X& ?# q6 c. O
5 c) {+ A6 i+ c& U: Y 9个月后,第一台希玛保龄样机诞生了,但调试时机器转动了几下就不动了。当时,失望的情绪笼罩着希玛员工。
# b! H* [! C6 R6 |& \* a0 A8 f$ H' j( P7 b
“技术人员有点泄气了,他们说宁可造汽车,也不做保龄。我听器械专家讲,这的确比造汽车难,它牵涉到光、机、电一体化,而且抗强冲击力,球被打的时候,乱七八糟的,极不规则,让球归位实在难,有一点衔接不上都不行。”
0 U% s: b# c) T3 M0 X* @* I, c8 v
三天后,何帮喜突然笑盈地向全体员工宣布:“晚上开庆功会!”# \9 f( f3 {: \ _. c5 ?
0 c/ R/ s, }& H. y3 K) D
失败了,何功可庆?有人怀疑何帮喜是否精神不正常。4 B& U# J' f* u9 X# F
0 ?; _4 z$ Y5 y2 } 何帮喜说:“那天傍晚,我让财务拿15000块钱宴请大家。我这样做是要给大家打一剂‘强心针’——只能赢,不能输!假如让美国人言中了,我们还有脸在北京混吗?我们输丢不起这个脸啊!”
' Y) h3 p" j8 m/ Y% J0 D9 m2 Y1 d: ?
何帮喜最后还是成功了。1997年7月,第一台希玛保龄球样机研制成功,1998年,希玛设备正式走向市场,一年之后,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两年之后,新产品出口,2000年,产品质量通过世界权威认证,被评为“美中著名品牌”。- {9 r7 H: W$ ^* X) V& k6 w
& c8 i p/ |( B. B+ T; p# k
“世界上保龄球赛都是电子操控,10秒内球瓶自动摆放好。但是,我们研制出的产品,除此外,还有了自动回球系统,即抛出的球会在10秒钟内实现自动回到发球点,这可是咱中国人发明的专利,洋人可没有琢磨出来。这使得我们在世界保龄设备生产行业中占据了领先地位。”何帮喜自豪地对记者说。7 q2 u3 L1 @4 b& a, G, M
" a5 [5 Z* J$ d: x3 f; |
如今,获得20多项国家专利、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希玛保龄产品,占据了75%的国内市场和30%的国际市场,实现了国人“世界保龄品牌中国制造”的夙愿。被称为“书写中国保龄飞天神话第一人”的何帮喜,因此成了名符其实的“亚洲保龄大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