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3-2-22 09:49: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连续看了楼主三篇佳贴,颇受感动。中国的古建筑到了现在已是个历史的转折点。仿“外”的高楼大厦因为从经济和应用适用角度加上异国格调的新鲜,早已充斥了中国的建筑领域。中国古建形式的建筑已经退出了建筑舞台成为了景观建筑,或是大款的奢饰品。建筑文化和别的文化不一样,受经济和各种因素的制约,不能像中国画那样再发扬光大。本人是个业余古建爱好者,又是个木工爱好者,好学。但是没有钱呀,因此设想,咱盖不起真的房屋,弄个微缩的总可以了吧。看到楼主的佳作,总算找到了老师。细看之后,有以下几点感受在此交流:# J% `; ^1 a1 {5 V. g
1、从上翘的翼角看,此古建是南方形式的,有一个楼主问山面没封,我想是要把内部的结构从此处能够看到,是楼主故意没封上的。但是从本人的角度看,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博脊。(探讨)) [. s, }3 M0 E; G
; P* b, X; Q! ^) R
2、我看了网上很多古建雕塑,大都是木雕整体屋顶、如果瓦件、斗拱单独雕出拼装,那就更逼真了。4 c. v: F% U" x% \% @: v
3、本人进一步设想,按古建的真实材料,如木材、彩绘、瓦件等,都用真材。效果就没法比了,因为是微缩的,成本要低,琉璃瓦可以用软陶和低温釉代替,出效果就行。7 W9 v7 n: L- U2 i8 D) ~. x6 b* t
以上是个人的一点浅见,勿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