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楼主: 路广

[晒晒] 广说来路——那些可以吃的木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9-20 19:52: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贴一贴追下来,已大致可知楼主为人、著文的准则与依据了——是我认同的那种。所以,我支持楼主!
发表于 2019-10-7 10:22: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9-11-27 15:15: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兵新手875 发表于 2019-07-03 16:05  n+ ]1 J! d  E4 S
谢谢楼主分享,学习了。我就有一些生长了15年的杏、李子、梨、枣、桃等果木,但料都不大。棚内阴干一年后开成木楞后发现还没干透,在开料的过程中就在开裂,没办法在开料后用塑料地膜包上放在地下室。想等二年后再看是否干透不开裂。

4 f( X  ?' R- P煮一下再阴干
发表于 2019-11-27 16:24: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学习!, j* [( L2 c6 M+ w7 H
发表于 2020-2-19 15: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帖子是涨知识的
发表于 2020-2-20 08:56: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学习!  
* C, `! g9 c' l& ]5 M0 n. \$ J& e
发表于 2020-5-27 17:03: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直角尺 发表于 2019-07-10 15:549 D- w. L/ Y* H3 y
金黄香龙楠   1976年毛主席逝世,为修纪念堂全国献宝。云南将一颗千年神树献宝进京。此树长13m直径108cm,用三节专列30多名战士武装押运进京,到我厂时此树没有名字,后经全国木材专家命名为“金黄香龙楠”。据说在毛主席长征途中路过此树,突然天降暴雨,毛主席在此树下竟滴雨未沾,当地群众无不称奇。此树在当地祖祖辈辈奉为神树,又逢毛主席在此树下的奇遇,当地人对毛主席就有了神一样的崇拜。毛主席走后,此树被红布围裹。直到1976年毛主席逝世才献宝进京。因此树巨大,我厂50英寸带锯不能锯解,后被封在我厂国库仓库。1984年,毛主席纪念堂重新装修,想起这棵“国库材”,我厂奉命锯解加工成“微薄木”。由于此树巨大,先要用人工从中间破开再用带锯锯解,我厂所有的工人都不愿意把这样一颗神树破坏,无人上前。不得已,找来“北京劲松工读学校”的8名工读学生,用加长的“马子锯”从中破开。已在我厂放置8年的原木在锯解中竟流出血一样的汁液,染红了锯板,锯到4/5时轰然自行裂开。在夏日的余晖中,木材的剖面显现出金黄耀眼的花纹,没有一点刚才血一样的颜色,径面上数百条一逆一顺的通体花纹就像金龙飞舞,在玄面上点点金色鳞片闪烁着神话般龙鳞图案,空气中弥散着远古的清香。在场的数百人和数十名解放军战士都惊呆了。干活的8名工读学生没有拿8块钱的补助,像犯了错孩子,默默地走了。在解放军严密的监视下,我厂把此树加工成“微薄木”,谁能想到,随着刨刀的起落,此树没有能加工成“微薄木”,都成了一堆碎木皮。剩下的2段木料一段收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一段收藏于毛主席纪念堂。上级没有处分我们厂,这也许就是天意。几个月后,我到锯解车间的地下室去玩,在地下传送带旁我意外的发现一块“金黄香龙楠”50cm长、50cm宽、最厚处有50mm,是一块意外掉落的“去边材”。我欣喜万分,这也是天意,这神树的一块注定属于我。直至今日我都觉得这是天意。后来讨论这棵树就成了我们的话题,和专家讨论、推定、考证,结论是:这棵树最有可能是传说中的“降龙木”。
5 k, [0 N; \) S; b
二十一世纪都过了二十年了,此等神棍之说就不用瞎传了吧。
发表于 2020-5-28 10:03:57 | 显示全部楼层

; O" M6 Z9 m, j1 v* r. i7 V6 k: H
发表于 2020-5-28 11:34: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路上67 发表于 2019-07-04 08:39
4 V% Z$ u: x+ w8 T) {8 p北方红椿才行 南方香椿密度低爱裂 色黄  

' w2 m2 c# u  n你想太多了
发表于 2020-6-1 22:45: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槐树引进不止百年!反证此论可信!) D/ p7 z7 x: \) S) h& v
农村老家清河旁不少双人合抱的大槐树,开花时节大家用铁条钩子折下蒸面团,我们孩子们爬树边摘边吃,甜津津的哈哈乐。高中暑假在老家小树林晨读,那时小沟已枯经干,塑料垃圾侵入沟边,盯着粗糙褶皱的槐树皮一番感慨,还写了小文投稿市报,第一次铅字所以记忆深刻。% m6 ~. g- l% B9 k! W. W, o
如果引进时间短,它不可能遍布边垂老家那个无名村落。
4 Z& R6 ^! u+ \# k) c0 G! ]$ v老家盖房结婚打桌几家具,本地优选树种是槐树、楝树,打床多椿树已是老人们的习俗,也不可能没有几代人手口相传的经验积累。! ^+ E; C/ [- z9 _  ^' X! T) {
补充一点请教:圆杂木在楼房如何存放,特别防蛀防裂方面?在老家有条件沉水沟或者锯末烤,这边除了房角、阳台,找地儿放两块带回来的寸板都是难题。老婆听到会生蛀虫,刨干净木条也不让放门后了,说实木地板别被感染了防疫后遗症
发表于 2020-6-4 09:01: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