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楼主: jaliwh

木工技术要失传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4 14:4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哈,楼主看不惯了吧,论坛本就样,好帖子没几个说地,广告地,一大堆跟地,玩的一大堆跟地,精华的东西,看得懂得不说,看不懂地喜欢说。学会适应就好,顺其自然对自已有好处。除非你自已足够强大。以上我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木友批评。
发表于 2016-2-4 17:55:13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时代造就什么工具,什么工具造就什么技术,楼主担心是多余的木工技术不会失传的。不是纯手动就是木工技术,有电动工具不用累得要死不合算。

评分

参与人数 1刨花 +10 收起 理由
方天戟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2-4 18:40: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过程不重要,产品分高低。不论现代还是传统,我们都是为了制造一个美丽耐用的家具或者作品,砂纸是现代的产物,现代烘干技术和带锯切割节省的木料得比传统工艺高一倍,我感觉追求传统应该是遵循古代的样式,还原古代家具的气息,和工具没关系。
发表于 2016-2-5 21:35:42 | 显示全部楼层
传统木工二十年失传不了,以后不知道。我这做棺材的还都有,年纪三十多点,
发表于 2016-2-6 00:3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都不想晒了,闲人才晒,晒不晒,感觉没啥区别,身边做木工的,斧,凿,刨,我使得最好,工钱却是最低,吹点牛皮的工钱更高……
发表于 2016-2-6 05:27:45 | 显示全部楼层
认织与理解!( W, t& l6 I6 t1 A
发表于 2016-2-6 07:22: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随着3D打印出现和发展,就算现代使用中技术木工师傅也失业。
发表于 2016-2-6 12:55:27 | 显示全部楼层
抱月轩居士 发表于 2016-2-6 00:33% D8 Y  l$ q1 [
我都不想晒了,闲人才晒,晒不晒,感觉没啥区别,身边做木工的,斧,凿,刨,我使得最好,工钱却是最低,吹 ...

" z- b; I1 h/ V: F9 @当好人得不到好报时;当恶人得不到恶报时,人心必将思变         这也是中国面临的最大问题!9 }! v1 T+ b. V8 [: V5 s
发表于 2016-2-6 13: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根本就没传过好吗?中国人一直以来都是教会徒弟没师傅。2 x7 q% e3 |3 a! A
所以,传统的,都是靠自己偷师,自己摸索。然后走出自己的一条路,才可以成为大师。
2 t$ @# R: V* n# M/ J当然,能成为大师的人极少,自己有本事拿不叫大师,得看教出什么样的徒弟,没有一个徒弟有出息的,那算哪门子的师?! s) _: V5 @7 g! n; v

4 d% L0 t% _! Z# H+ l然后……又回到,教会徒弟没师傅了。这在中国,是个死循环。
发表于 2016-2-6 13:2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健小健健 发表于 2016-2-6 13:14
* e0 _, ^; H( B' ^是根本就没传过好吗?中国人一直以来都是教会徒弟没师傅。6 u5 J$ ^6 E/ C' J8 _: z. b, ~9 a
所以,传统的,都是靠自己偷师,自己摸索。然后 ...
  f$ Q5 @9 {! e- c& ~% c
师傅怎么教徒弟怎么学的也不是啥好徒弟,教对了学教错了也学,不懂变通,有人质疑居然还说师傅就是这样教的,这样的徒弟占绝大多数
' U! |* n# ]- t' Y

评分

参与人数 1刨花 +10 收起 理由
方天戟 + 10 颇为认同!新年快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2-6 14: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esddgj 发表于 2016-2-6 12:55
" P$ p& N: D4 q+ x; e7 J, e当好人得不到好报时;当恶人得不到恶报时,人心必将思变         这也是中国面临的最大问题!

8 l* Y' f4 Z8 l真是能干的不如会说的……
% D) A  |0 @" u5 A& z
发表于 2016-2-6 20:53:24 | 显示全部楼层
红土地1 发表于 2016-2-4 13:005 |+ s6 F* B9 G9 i
力学上说,我也觉得是这样。+ C  D2 s+ t5 _8 v: ^1 Z0 X7 T

8 E5 Z$ @; B/ c6 V不过,正如CNC是进步一样,手工雕刻还是更有味道,这个稍稍有点眼光的就看 ...
- O8 u0 t: a1 k, m+ k
我理解“圆角能减少木材应力”,也认可加强榫枊结构连接的强度,但,这个圆角所能加强的强度,是在机制榫枊基础上的,那这就是个缺点,加强了榫与枊的强度,本身就说明,分别代表径向木材与弦向木材的圆榫与圆枊,各自释放或抵消应力,已经超出了方形榫枊均衡的应变范围,这个本质变化,可以现象来证明问题的存在:" p5 Y0 K4 E: q. e" c) _( Z
现代红木厂家生产的家具,在经过一段时间环境的温湿变化后,往往会出现涨裂或者松散情况,红木家具不过江,就是说硬木圆角榫枊,或有无拉伸的红木胶家具结构,由湿到干时的应力变化,其不足的应力“旷量”是硬木家具开裂的致命所在,而平时用的桌椅等软木家具,若无金属件加固,坐着坐着就散架了,说明当榫枊经过应力变化后的“旷量”不可恢复,造成了散架情况。! r- O' @: u0 Z9 {
   所以,外表若是紧密配合的机制榫枊,因其垂直式制作,内壁接合也是满溋的,若是非紧致一般用红木胶,其不可延伸的抗拉固定,相当于紧配合,而传统手工制的榫枊,经验“老道”的木匠,会根据季节环境,利用“将来消失的胶水”来控制榫枊的紧密度,这只是外观表象,但真正的门道,是榫枊内虚的“旷量”,才是抗衡相对范围的应力变化。0 N+ a6 i- _8 G+ C! M" P! O
    京城大玩家的故事,和现代古家具收藏中,能够把大量的榫枊古家具完整拆解,是现代机制榫枊家具所做不到的。
9 M. S1 v) E/ y3 Z. x
发表于 2016-2-6 21:06:57 | 显示全部楼层
传统好木匠的技术经验,好比我小时候直来直去的捣台球,在若干年后看到电视中亨得利戴纬斯的斯诺克,原来还有这样的技术,还可以这样玩,这种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微技术”,是智慧型生物所独有的经验感觉与反应习惯的熟练性技巧。
发表于 2016-2-7 23: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榫卯 还是方的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