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楼主: 国家电棍

中国式刨子与欧式及日式刨子的本质区别是刨子的重心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29 00: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又长知识了!谢谢!
发表于 2015-11-29 00:54:11 | 显示全部楼层
zsxsj 发表于 2015-11-28 01:24
+ \# b- W1 L* ]) y干木工活是谁教你要跨坐在凳子上?按你标准要是你躺在床上干木工活那还有工具是科学的?
. R+ P3 |* |5 u$ o' c# y
因为他们广告做得好呀,新人一入就坑了,各种各样的高清宣传图和视频,看得我心动然后就买了,买的时候也没说只能在木工桌上使用。。。。。。
7 b% f( K0 S0 m4 h
发表于 2015-11-29 08: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zsxsj 发表于 2015-11-28 23:48
$ d3 V4 P2 L) d3 e电刨开粗,欧刨找平归方,用欧刨明显更累,很明显。既然欧刨更累你还用欧刨?难道你喜欢自虐?

; s0 B/ f7 ~, R# i) U+ P) R1 f- e我喜欢各种工具都玩下,多些实际体验,以免被有些倚老卖老从小没家教满嘴喷粪的所谓“前辈”忽悠。。。。。
4 T* u( x" b2 \- J
: ]6 k4 Z- r: g# N7 v1 m. ]& S有些人还真给脸不要脸,真奇葩# l- Z3 C8 ^5 n; R2 B3 u
发表于 2015-11-30 16:3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时候木刨传入中国 几百年了 在中国却没有任何的改进.可刨子在西方却进行了改进和进步
发表于 2015-11-30 16:42:05 | 显示全部楼层
紫小檀 发表于 2015-4-4 13:249 E* ?5 a" p' T5 B' s4 A
这是苏南一带常说的榉木,也就是国榉,老榉木比柘木花纹更好看,稳定性更好,只是颜色不如柘木靓丽,我说 ...
( c3 V3 [7 }! o8 \
就是榔木!有红榔和白榔 你的是白榔 红榔更好 ,这木材硬度也很高,但做木刨还是不如青冈和稠木吧
9 `2 |+ p: ?1 \$ J! w% ?: j+ A
发表于 2015-12-1 14: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耶稣爱我们 发表于 2015-11-30 16:427 s% f' x  T" L( g* h# f7 P
就是榔木!有红榔和白榔 你的是白榔 红榔更好 ,这木材硬度也很高,但做木刨还是不如青冈和稠木吧

) c' Z  h* Z) @6 M, v: T请问木友:白榔树与红榔树外表长的一样吗?若不一样是否能区别?
; d& _, `- D& H$ ~. s2 Z$ H
发表于 2015-12-1 15:35:09 | 显示全部楼层
紫小檀 发表于 2015-12-1 14:10
- w- i; n, y! Y8 [: p6 |+ A8 J) {5 L请问木友:白榔树与红榔树外表长的一样吗?若不一样是否能区别?

5 Q5 [# G* j! {" {2 E7 A2 g6 ?& ~我只有2种木料 但没见过活树。红榔木料是红的 也叫红榉。- ?( l6 J4 d( v8 h5 S( r$ s" z: z& Z
发表于 2015-12-1 20:37:24 | 显示全部楼层
耶稣爱我们 发表于 2015-11-30 16:37
% _0 l; [1 m! q5 T8 B明朝时候木刨传入中国 几百年了 在中国却没有任何的改进.可刨子在西方却进行了改进和进步

9 ^+ O6 \0 ^8 L$ _7 r: |/ x这个说法是正解,所以明清家具和明以前的制式是不同的。
+ @6 P% b) r) ^* ^4 b# K4 k4 x
发表于 2017-2-5 19:44:37 | 显示全部楼层
紫小檀 发表于 2015-3-31 12:49
% g1 R" s- M9 D因为受手工制作的局限以及经济国情等多方面限制,推刨所用材料参差不齐,所以长度不一样的情况非常多,长度 ...

& Q; d" G/ u/ y4 E5 P7 `这个刨子如果刨削时间稍长会很累人,操作时必须和刨子较劲。
/ c) E  D- H  T
发表于 2017-2-5 19:46:52 | 显示全部楼层
耶稣爱我们 发表于 2015-11-30 16:37
9 z9 U' y5 z# U- V1 j/ t2 s明朝时候木刨传入中国 几百年了 在中国却没有任何的改进.可刨子在西方却进行了改进和进步

; b* p6 I" V( |那只是马未都心口开河,宋代沉船就有刨子的实物,与现在刨子基本无异。- D7 n+ y  R( w- Z6 f* H0 ?, `5 L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7-2-5 23: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争论了半天,我觉得都属于闭门造车,你们有谁三种刨子全用过?并且是使用方法确保正确无误?不要想当然。送大家五个字“存在即合理”此争论可以休矣!我又把天聊死了,抱歉!
发表于 2017-2-6 08: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为反对而反对,也不要故步自封,更不要崇洋媚外,工具只是为作品服务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习惯,自然有不同的用法,也就有不同的优缺点,工具的演化不是一两天内完成的,也不是一两个或是一小撮人的喜好决定的,不要小瞧前人的智慧,我们今天的见多识广是建立在前人不断完善的基础之上的,是随着社会形态和科技的进步一起发展的,所以没必要就这些东西争执不休,存在即合理,各取所需!
9 @% w; O; c. Y% D8 l* o4 M9 V
发表于 2017-2-6 09: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jsxy 于 2017-2-6 09:24 编辑
* f8 \9 `  z: a. ?$ R5 Q, V, G
: A; ]. z0 G) P# j; d( S+ K7 J洋人的刨子从洋人的视频里来看,不大干大力气的活,修修光的活居多。即使全手工的洋人也是用成材的多,刨子不用多出力气。中国木匠干活刨花一推一堆的,真够出力气的,中国刨子也得适应这种干活方式。日本刨子估计和他们坐在地上干活有关。
! E! j. _6 b& v8 N# s/ G* \4 ?" T总之,欧式刨子用桌子,中国刨子用凳子,日本刨子坐地板。这也是鸡儿不尿尿,各有各的道。0 O3 l2 Z7 _+ o( e. u2 e
3 _6 q$ j+ Q7 I7 R" Y- y
欧刨看起来更像个精密工具,调节方便一些,容易入门,对新手有吸引力也很正常。有些东西不一定是最好就受人欢迎,比五笔输入法好的输入法多的是,可就是五笔字用的人多。一旦入门,要人改变也是难事,更换工具要付出重新学习的代价,换不知道学了以后会不会比原来更好,大部分人不大愿意为未知的好处付出这个代价的。
发表于 2017-9-2 10:3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智空子 发表于 2017-2-5 19:46
% d8 H0 f/ }/ u8 H7 x4 v那只是马未都心口开河,宋代沉船就有刨子的实物,与现在刨子基本无异。
0 ]/ _; U/ V1 ~9 `6 O1 c9 J# v
那也是从国外带来的 这是公认的事实,木刨子是明代大规模从西方引进的。就好像电脑,80年度中国就有了不代表是就是中国发明的,宋代船商从到达的地方带回刨子 是很简单的事情。
/ k, d( N  O8 `) B
发表于 2017-9-2 16:43:40 | 显示全部楼层
cclizy 发表于 2015-3-31 13:26% u' {$ e( m. z9 @0 |
没人阻碍你去传承,去发扬你的“传统”
6 s8 k5 ~2 h9 Q( Y8 f8 ^, l
% B& r; }& X9 C1 z1 N/ x3 }  d& v同理,请不必去干扰别人的爱好,钱是人家的,人家“爱”怎么“好 ...

  ?; {6 ~" `8 o9 \: g3 ]( ]单论刨子的传承,应该讲日本学于中国传流至现在,其金属材料够讲究。    中国弃了传统壹刨配壹打铁刃的形式,将欧刃+中刨。取的重点:刨刃材料,质量,规格标准,互换性。  分析欧刨的压刀、盖刃受力方式,两边立帮受力强度都设计的合理。向往中。至于刨口位置,应与工具重量相关。! J; V4 U* n4 K8 P( 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