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u E9 z" a0 N V# u7 E
各位木友好。我是小强。
入坑三四年了,几乎很少发帖(因为我做东西不喜欢拍照),基本只看帖和回帖。(这样木友就无法看出我的技术有多渣。而且下次憋大招的时候,也可以发个贴号称自己是“新手”---木友的惯用伎俩。我真是个小机灵鬼)
今天想发个帖聊一聊Pantorouter,是因为最近我在整理工具,看到之前自己做的木头版的闲置了好久,有点想法,或者说相关的经验,我觉得值得说出来和木友分享。而且最近入手了榫霸,Pantorouter可能要永久落灰了。如果不说就没机会了。
; S% l* N3 w" K7 a. b
先上个成品图吧,看起来有些将就,没有什么颜值。但有许多我认为值得说的地方
我是一个没有场地的木友,连阳台党都不是。我玩木头的场地是在我们老板容许的汽修厂车间的一块不大不小的闲置工位,而且东西几乎都只让靠墙放(除了台锯。不用的时候也得推墙边)。我的工具不算少,占地方是老板的一块心病。这就导致了我喜欢物尽其用,手里有什么料什么工具,就做什么事,尽量不要惹老板的眼。
所以我的Pantorouter做出来就是图上这个样子。用料很杂,后面细说。
-----------------------------------分割线,以上都是废话--------------------------------------
接下来正题开说,
一、由来
Pantorouter中文我们一般叫马蒂斯仿形机,因为是马蒂斯先生的原创,基于平行四边形等比缩放原理,利用仿形模板确定修边机/电木铣走刀位置,来轻松完成诸如榫头卯眼、指接榫、燕尾榫等复杂的木工榫接制作。
我之所以说这个,是因为如果你不了解原理,肯定玩不好Pantorouter。
2 ^) H) F' Y( p8 E! R: S& K. K 我会接触到这个,也是因为和大多技术得不到提升却想走捷径的木友一样,想要快速又精确的完成榫卯的制作。这种想法无可厚非,但水之积也不厚,其覆大舟也无力。现代工具虽然能弥补手艺上的短板,但想要玩好也是建立在对各种材料与工具的深刻理解上的。就如同我看《木工基础》一样,每看一遍都会有很多新体会是在之前木作中被忽略而又确实存在的痛点,再次动手做时,技术就自然而然的提升了。现在再看觉得朴实无华但字字珠玑。这就像很多新手上来就号称要打造全套家具,或是要自制个什么电动工具一样,操之过急,注定会潦草收场。多看多练多思考,假以时日,基础就打上了。
7 |/ y# r; U6 g# m-----------------------分割线,以上也都是废话,下面才是正题--------------------------------------
二、工具
Pantorouter我做过2个,做第一个时候对机器也不理解,手里工具也不行,(其实材料到是其次,没必要非得海洋板,海洋板只是保证了成品的稳定性,我没打算用一辈子,就是折腾,所以对我来说什么料都差不多)买来图纸没多久就上手,完全照本宣科,导致成品精度很差。想再做一个是因为我经常到原作者网站去看,对机器各个细节已经很了解了,再加上偶然一天看到作者网站成品更新了2018版,更合理了,所以打算再尝试一次。
其实这一次我已经有4030的龙门铝型材cnc了,但我还是想自己手工试一试。我把马蒂斯网站上新老版本的Pantorouter整合,取长补短,又加上一些改进,做成了比较满意的成品。当然如果现在再让我去做,我肯定做的比这个好的多,因为我的工具更加完善。
我当时的工具如下:诺元台锯、诺元小带锯、无名台钻(等下需要吐槽)、博世手电钻、倒装奥奔电木铣、普力捷修边机、东成角磨机、网友自制微型砂带机。
五金:2根8mm光轴滑块套装(是之前看淘宝便宜买的,好像是35元,买的时候没想着干什么,就觉得估计以后有用),5mm光轴1米,光轴限位环2个,弹簧2根,5块钱的F夹(木友刷单那种)2个,螺丝螺母、自攻丝、蝴蝶螺母、镶嵌螺母若干,轴承2个
木料:19mm木地板(捡的一块,还变形了)、17mm樟子松免漆板(别人剩的一小块)、几条包装箱木龙骨、12mm和17mm橡胶木指接板料头、3mm5mm9mm饰面板料头
上面说过我喜欢物尽其用,全是捡的料,算是发挥最大价值吧。
三、机器制作及调试过程
(怎么可能有呢,我又不拍照)
四、细节讲解与说明(其实下面才是重点)
1仿形组件
这部分按部就班的来。扒一扒我的料头箱,用了17mm免漆板和19mm木地板,为了不变形、免涂装、减小相对摩擦、撞色。
/ T" I" I' p- @( `# v% G" v 转轴都是5mm光轴切的,本来想能盲孔的都做成盲孔,但是我的垃圾台钻不靠谱(后来果断换掉),静止下压对准的点和旋转下压对准的点根本就不在同一个点上,于是不得已先用台钻打一个孔保证垂直,然后用手电钻插入打好的孔中打另一个组件相同位置上的孔,开通孔以方便验证每一对组件孔距一致且放大关系是1:2。还好这个主体每个组件都是一对2个。
我买了65mm开孔器做主机抱箍用。
仿形轴承用了两个。建议用10mm外径的轴承,方便计算与制作模板。圆手柄是捡的断扫帚把切的。



[- M) J5 S2 k0 F; E4 o0 M* [2滑动底板
给几个固定块打孔时,再次体现出了我的垃圾台钻有多么不靠谱。我把靠山夹在台钻上,固定块贴着靠山打孔,结果打出来几个的孔心离靠山居然不等距!
移动底板是两块拼的,是因为我真的没有这么宽的整块的余料了。
: j0 x) ~$ C9 @滑轨用的低配光轴,自己加入了限位块。
6 |6 p2 ^3 B, b0 d
这个设计相比于其他限位方案,很简洁很实用,自己很满意(然而我几乎一次没有用过。因为后面还有个更满意的设计)。但是限位块是圆的,如何保证锁紧螺丝孔总对着外面且几乎不晃动呢?我做了这样的改进
锁紧螺丝换成加长的,然后在螺丝末端底板对应位置加上一条L型木条,限制长螺丝上下摆动。
3龙门组件
龙门固定座保留了Pantorouter老版的指接榫式连接,我觉得这样整个龙门抗扭力更强。龙门是按照新版做的滑槽式,毫无疑问更合理更好用。我当时没有把模板座设计成旋转升降的(很多木友的铝型材机有这个设计)。今天刚刚给改了一下,加入了旋转升降方便精确微调。
[



" b6 R) p! @* t; u: U( t, P可以看到,我的这个机器没有进退手柄,为什么呢?我加入了下面这个我更满意的设计
+ p4 h, K' ?3 `6 L7 u5 w正转一圈,进刀1mm。反转退刀相同。精确控制进退刀量。
我这个机架是65mm的抱箍,只能用修边机。即使牧田0700开6档,一次吃刀量也不可能很深。所以手摇进退足够了。这就是我几乎没用过限位块的原因。
4集尘
我认为集尘一定要有。否则木屑多到惨不忍睹。集尘需要做很薄,所以要好好设计一下。
好在马蒂斯本人已经设计好了,照搬就行。内部设计成Q型风道,以保证吸尘顺畅有力。我是发现一个装贴膜的纸圆筒,简单加工一下风道就好了。Q的尾巴要够长,以免使用中被各种边缘卡住。后端一定要设计主轴挡风板,因为主轴工作时在不停的吹风,不挡住的话木屑就全被吹走了,吸尘就没什么作用了。而且吹的风要有地方去,所以要有排风口。(挡风板我是按照牧田0700适用设计的,即使我当时只有普力捷,后来才换了牧田,毕竟山寨的通用)
前面的刷头我设计成了透明的且可拆卸更换型的,就算饮料瓶剪的。一是可以看到刀路以免失误。二是可根据刀具直径和长度不同更换合适长度的刷头。(刷头太长容易被铣刀误伤,太短集尘效果不行)。接口处设计的32mm口径,家用吸尘器的常用尺寸。
集尘如果不用时候也可以整体拆掉。
- |7 |( V. u+ u
5台面
这个改进我觉得也很棒,我也很满意(我只是把国外木有的设计照搬过来)。
面板做成条形组合,宽4CM,每两个间隔1CM,方便上夹具。我正好有2个木友刷单买的5元包邮的F夹,没怎么用就坏了,分别改造一下。一个做成马蒂斯式台面夹具,三个臂长调节孔,2段式高度调节块,配合台面靠山使用,同时实现加紧与对齐。另外一个F夹分体,方便塞在台面任意位置。2个夹具共同夹持,保证不同尺寸被加工工件的稳固性。
1 t0 T3 K6 w2 ]: @% Z 台面可翻转设计也是很好用的功能,在有的铝型材机器上才有。即使会用到的机会比较少。台面翻转到一定角度,方便加工复斜榫卯,这是不可翻转台面无法做到的。我曾经用这种方式铣了四仰八叉长板凳的4个面板卯眼,大概也就是10分钟吧。台面翻起来,还可以把各种Pantorouter的辅助配件和模板放进去,储物空间也有了。
V" B9 r' s1 h8 U6 l& G. C+ r% p6模板
我现有的这些模板,都是做上一台仿形机的时候做的,跟现在这个机器不是很适用,只是勉强能用。除了这个榫头卯眼的是和这个新机器一起做的。这种模板制作比较简单,尺寸计算工具之前有木友发过,按照计算结果制作就行。模板外边缘最好制作成斜面的,宽的一端比目标尺寸大一点,窄的一端小一点,这样可以通过调节仿形轴承与模板的前后距离来调整榫卯的松紧程度。我制作了一个3cmX1cm的,铣出来的工件大概相差0.5mm不到,装上之后有点松。由于我的小砂带机没有角度调节的功能,所有我并没有把模板做成斜面。我是用了另外一种方法:更换目标铣刀。我把原来需要用10mm铣刀的卯眼用3/8英寸铣刀,由于直径相差0.48mm,所以卯眼正好比10mm铣出来的小了将近0.5,榫卯相互配合得当,不过由于装上后很紧,没有上胶的余量了,不是很推荐这种方法。对中我是用的一支修边刀把头部磨尖,我正好有一只轴承丢的垃圾修边刀。
; V! n; @' |$ K# S, o 百叶窗模板我之前是用雪弗板做的,没用几次就坏了。这个是淘宝上定做的一个,十几元,不过考虑到强度,我做成了封闭式的,操作起来不是那么便捷,所以一次没用过。
直榫模板最简单,设置可以用全透燕尾榫模板来代替,这里我就不说了。
全透燕尾榫模板,这个模板只要做的角度正确,公母间距统一,是通过调节模板上下高度来控制松紧程度的。我这个模板由于诞生较早,不是很合理,也就是勉强能用。
半透燕尾榫模板,需要做成倒V字形。这个我就用过一次,觉得不能一次到位,每次母头都需要再用凿子把圆角修成尖角太麻烦,就没再用过。我宁可用燕尾榫机的模板来制作半透燕尾榫模板。剧透一下,我没有燕尾榫机,就把模板放在了台锯上,用来完成制作。我是怎么做的呢?请看下集(如果有下一集的话)
i" S) `# _% ^2 T u* [7 [& a$ |; J
2 J( ?+ O0 D8 U. h, W+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