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娑婆

日本工具调节方法——刨的调节(表驯染)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11 10:3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工匠精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11 16:04: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11 17: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手~!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11 19:05: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日本刨我从来都没有用过,感觉还是有手柄的好用
' D' I0 R% g6 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12 20:47: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咋地,没有什么崇拜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12 21:26: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刨刃是什么材质有单买的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13 00:5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你所说的日本拉刨,,,,,其实都是不足,或硬伤,在中国推刨上,每一条都不会发生,除了那盖铁啥的,,,,我都可以告诉你
2 v. h' X. W! L6 P8 T
) x% h8 e2 C% d1 A' Y或许,在你看来,贴子最前面与后面,可能是最难解决的' c1 x1 s9 ?& b/ p9 M
变形,首先说一句,做刨子料,一定是开好仓口养生的,这样根本不用30年,不开仓,再老的料,100年都没用
/ z5 d# L8 p8 N# ?/ \1、刨体选料:不是硬,而是耐磨与自然养生(出油),人工干燥的,木材由干到湿,细胞内吸附水饱和点降低,就不会出现这种聚合反应的鱼仔状沉淀晶体,这也就是工业化木器具看着缺少的东西,,,,因为烘死的木质细胞,就不再有油质性的包浆出现5 @0 R" W1 p& B0 d! w5 z2 {
2015-10-22_19-25-44_176523_org-8_副本.jpg
6 K! {! L0 T& a, b* C% g) _9 I6 n" V0 s3 {. I+ H: m& c
2、养生状态,必须,,,
! I9 T4 o/ H) _' C2 C IMG_20140912_075017_副本.jpg / n3 T' ~% I9 b* E
- W$ s7 B0 x. f; M
3、刨体形状
  K9 o" z% m' `# t& a) ?1 w 2015-01-11_08-19-22_166166_org-8_副本.jpg
7 C3 g& R5 z4 [3 n# l0 W6 v! Z( H" E 174759zgzrrkfrkwru8g8f_副本.jpg
+ {) a8 i7 |$ h( U- y4 n* K! Q/ w  B2 E/ y7 j
4、刨仓收缩,刨底铜镶口,可不止压呛、散热航,还有,,,,撑起,防缩防变噢,燕尾推把,便于高位发力,和穿带用,而不是为了方便收纳,没见过哪个木匠卸把,,,,还有千斤,也不仅是,,* B- F" R& ^- H# _3 t
5 S! m& g6 h# ]
IMG_20140912_072550_副本.jpg 6 F& t( _( _) g

2 W; O7 j7 i& G
) j/ K4 M9 F5 k# Z3 G% y帖子最后,你所说的玻璃加砂纸,整刨底法,是因为你的手法,平衡控能力高,而一般人是办不到的
; p1 X  f' l+ X; m+ d& p: X 但这个方法,整个刨底,再怎么不平,正常不会超过半小时
% u- D; U7 J" _! i. s) T1 c先玻璃抹上机油,推拉一下,刨底哪不平非常清晰,然后,照下面,,,,就算铜口条,都是直接推过
8 O+ Q& u7 ~) m  T4 l. V一切不平修下去,都在眼皮底下操作,而不是不可见的,盲人摸相般瞎磨+ y) m7 b: a8 v. M# i# I) ^
2015-12-19_23-45-20_96989_org-8_副本.jpg 8 x% X- [8 R; w9 Y8 ?' B
2、同样适合磨石、任何形状的木面,用过就知道,那么一大堆刮、刮、刮,,,就是摆着好看的工具
8 Z( i) I) S$ s6 j! j. O 2015-12-28_23-31-00_707187_org-8_副本.jpg 2015-12-28_23-32-20_494064_org-8_副本.jpg
; M& }* _# r8 l, M; m, x: `( s
8 _: Y* R% a$ k0 d) q7 b8 m2 m) U( F" R2 [* \. \
0 h# Q" g5 R" b/ T( N6 X. U8 Q# u
还有贴子中其它的,你想知道中国推是怎么解决的,我都可以告诉你,,,,,,
# K2 C" ]& a2 r$ X7 a0 G4 _2 ~: h
' j* o# X* @( v- n: i1 G) s, k" ]( s" t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13 09: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去,我还以为你不来论坛了,原来是憋大的呢哈哈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13 12:27: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收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13 19:26:06 | 显示全部楼层
紫小檀 发表于 2016-9-13 00:57
1 o, o" ?3 L2 _9 h+ b0 r楼主,你所说的日本拉刨,,,,,其实都是不足,或硬伤,在中国推刨上,每一条都不会发生,除了那盖铁啥的 ...

% R6 ~( w; H) G这二边千斤,不到刨底收干净,就不需要“耳”,刨刀倒角,就能象铲一样锋利切入木料,你的是凿
) j. d6 }" z: b8 _! o7 R
( g5 M( \+ L& c) y) T8 f 2015-01-04_04-54-09_759577_org_副本.jpg 这个旷量大吧,刨刀磨斜一点,照样一次性出刀平直,因为,,,,5 d: s  X5 j3 s! M2 L+ ~9 B
2015-02-10_16-21-04_626521_org-8_副本.jpg - M# Z  @. y  R4 l, n/ [+ T& \1 G
这道推把上的“人工”压痕,保证刨刀在“轨道”,,,,而且这地儿,即能把刨刀在高位点制动,造成瞬间退刀(盖铁把刨刀紧变形,形成一个圆弧的弹性刀体),又能轻易锁定,在定位刨刀时,只要先把刨到出量敲到位,再敲紧刨契,刀的定位都不会动
7 Z% ?) {4 y8 V# i- r, w  W你的紧配合千斤,出刀量,,,,还有的选择吗?  p/ A" t; T; j4 @4 I: ~
2015-02-10_16-31-54_354103_org-8_副本.jpg   R+ T. e) `# `* x* a! M7 r! |& c8 x
3 \  K& V; ~: ]; r8 Q& 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14 14:05:25 | 显示全部楼层
紫小檀 发表于 2016-9-13 19:26$ l1 N, h5 _) d* a) U
这二边千斤,不到刨底收干净,就不需要“耳”,刨刀倒角,就能象铲一样锋利切入木料,你的是凿
, j6 _0 t! P) [1 G- L. v% J" Q. D, `
这个旷 ...
5 O  R$ o( H/ e% Q$ n( _2 n
兄弟你的帖子我也都看了一遍。确实是牛人,但是吧。。。。
9 U* _* s# O0 U2 R就是写的啥东西实在看起来非常难懂。和你必须当面交流了,这样实在不太明白,哈哈哈
1 Z3 S* s% ~$ X: j5 n! m+ 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14 22: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们一起开个贴最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16 14:3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推刨装刨刀,只需榔头敲几下就到位,是因为刨刀顺着推把上的“人工压痕”进入的
9 F1 z; d) Y$ y0 o& U6 d IMG_20160628_144105.jpg
6 ?6 H9 z4 R+ X( i4 H  G  k2 Z) o/ ~
1 t% d; J% a: I2 P. P# L& l下面:一个是黄檀刨子(油性好,特别容易形成包浆,推起来非常滑溜,就是“不推自走”的感觉),一个是“老红木”刨子,不适合做大长推刨,太沉了。! P5 F, z3 E# `" K" ?  i

* l4 J( f) J5 C6 M, J(自然阴干木料,油性的形成包浆快而厚,有了包浆的刨底,一般不会磨损,基本终生无需修整,特殊情况的损毁不算,我们中国推刨的硬木作业量,与强大的冲击力,也非拉刨可比;拉刨的刨材若是人工干燥,包浆可能也会有,但与木细胞内部聚合反应的包浆,不是一回事,你那几个拉刨时间也不算短了,上个刨底图就明白了)。
/ _$ u: E6 c6 v0 ]* R/ V, x0 d" {5 h% c/ ]
5 Y2 R& M% K" Q, c: d( k
IMG_20160628_144553.jpg
% z7 O( u6 K" A% ~3 Z2 ~) W* N* U$ h. x3 N, ]
拉刨软木作业为多,日本国对木材的处理技术遥遥领先大陆,怎么会出现刨底磨损、变形呢?肯定是拉刨形状的先天不足,而日本国又特别遵循传统式样,试想,长方木块上,有一个从面贯穿到底的契形大缺口(刨仓),那这个“方形”木块(刨体),肯定是最糟糕的外应力平衡形状。% j9 f: k1 X# m* z+ g, e) x' V

& ^, H7 R  s' [8 `5 d放置多年的推刨,底刨也不会变形
( [; j% C) y. W) x/ g6 R刨口前部一块“刃形”金属镶口,是硬木作推刨,最不能缺失的部件,大家使用推刨一会后,摸一下镶口条上有多高的温度,就知道木屑刨花,对前口产生了多大的冲击力,有了这金属镶口,刨出再多的木屑、木粉(非刨花),等出刨花时,全被刨花冲出刨口,这样肯定不易堵口。- O: Y8 w& ]7 C; d2 Y
1 f* |5 `! p+ \1 x2 w) R
IMG_20160813_223056_副本.jpg
5 s* h1 a+ ^+ X$ S3 H$ ]
9 y: _# u. J2 {9 [5 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17 22: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紫小檀 发表于 2016-9-16 14:32/ v* \& Q$ f& U# ?5 x# G4 R) V5 c
推刨装刨刀,只需榔头敲几下就到位,是因为刨刀顺着推把上的“人工压痕”进入的

( @7 _+ g1 _$ L7 W$ Q$ B. A请问师傅,刨子寿的位置怎么确定?谢谢
4 P3 K$ Q5 |# p  |& C; 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19 11:48:21 | 显示全部楼层
ahyj8888 发表于 2016-9-17 22:40
3 d  }5 x# P* V6 n- B" p请问师傅,刨子寿的位置怎么确定?谢谢

, G% h2 k( b! K! E$ c2 v, z, z  {- z就是刨堂内前方突起的地方,我也是看帖子里这么叫的。就是刨缝前壁突起。& }, F1 c% B7 M: _; g8 H. q#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