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2012年堤旁树木工俱乐部开办的时候,全国的木工房一个手就扳得过来。没有人认为这是个“正经事儿”。现在,不一样了,越来越多的人觉得这个事儿有意思、有意义,许多木工房、工作室拔地而起。特别是总理的两个号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匠人精神”,又和木工很吻合。所以木工“热”起来了。
这无疑是天大的好事儿。一个事业如果没有人愿意去投入,这个事儿再怎么有价值,也是小众,永远不可能融入生活。随之而来的关于木工DIY的国内外信息也开始“发酵”、“爆炸”。每天我都能看到很多公众号发布着许多优秀设计(包括堤旁树公众号在内,也在经常发布)。90%以上都是老外的作品,这无疑开阔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看到了很多好东西。 但 是
我也越来越感到焦虑。一方面我很欣赏这些好东西,甚至是嫉妒。另一方面我也深知,我们要达到这种程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海量木工好作品的背后不是一朝一夕地潮流,而是整个社会基础的支撑。
前两天,一位在美国生活了十多年的老师来俱乐部交流。我问了他一个问题:美国木工DIY很流行吗?流行到什么程度?他用很生动的一个例子回答了我的问题。在中国,一个上千户人家的小区,如果要钻个孔,可能在物业你能借到一把手电钻。那么工具持有的比例是千分之一。在美国,他所住的社区,人人家里都有手电钻,那就是100%。 而且,中国有一种“借”的文化,工具能借,绝对不会自己买。他告诉我,在美国,如果你借第一回,人家还觉得情有可原,但如果你借第二回,所有人都会觉得你很奇怪,甚至觉得你无能。因为这是你应该自己拥有,自己搞定的事情。
所 以
看多了老外的作品,我想说的是:别人做得再好,也无法改变你做不出来的事实。要想做出来,唯有系统的知识体系和训练、唯有马上行动,才有机会。我从“0”开始,学习木工3年多,我在2012年就找到了堤旁树木工俱乐部这个平台,我是幸运的,经过系统地学习和练习,翻看国内外书籍、视频。虽然不能说达到什么高水平,但是自己的一些想法,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双手变现,也就是“思”“行”能合一。
回看我的经历,如果你真的想有能力制作精美家具(或者精美木器),那捷径可能就是两条:
第一:早一天行动; 第二:系统地学习。
堤旁树从2012年10月开始,到目前为止已经开设了34期系统性木工DIY培训班,我们亲切的称之为“白领鲁班”课程。从34期学员当中走出了许多学员,他们开设了自己的工作室、开发了自己的产品、有了自己的品牌......他们这辈子应该割舍不下木工了,制作一件木器产生的愉悦将伴随一生。
周末班是最受欢迎的课程。为期2个月,周六周日晚上6:30-9:00上课,不耽误白领们的工作和休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迈出第一步,是最大的成功! 报名热线:021-66226166 或光临堤旁树木工俱乐部淘宝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