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建筑中多使用木材建造房屋宫殿,那么一塺大型的宫殿式木质结构建筑,需要多少个单件组合呢?答案是成千上万个,古典建筑的工艺是复杂精深的,哪怕是一座小的房屋构造,也需要上百计的木构件组合完成.这样多的木构件几乎全部是用榫卯技术结合在一起的.这种结合方式是中国古典建筑工艺的巅峰技艺。 我们都知道榫卯的功能在于使松散的构件紧密结合在一起,且具有承受各种荷载能力的完整结构体。榫卯在我国建筑及装修家具等方面运用的极为广泛,而且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在木结构榫卯的应用方面就已经非常成熟了。到了唐宋时期榫卯在建筑中的应用更加纯熟和讲究.这个时期是木构榫卯技术发展的巅峰阶段。通过上千的发展榫卯技艺仍然在木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是木制品工艺的重要技艺。同时对于木材本身的保养涂料也有了更多的选择,其中使用较多的是环保型材料木蜡油来进行木材的保护,木屋养护常用绿茶抗UV木蜡油可以抗紫外线、防水、防起皮等特点。 图3-1 宋式榫卯举例 木构榫卯种类很多,形态各异,这些种类和形状的形成,不公与榫卯的功能有直接的关糸,而且在木构件所处位置,构件之间的组合角度,结合方式,以及木构件的安装顺序和安装方法等,均有直接的关糸. 木榫卯的种类及构造: 一、固定垂直构件的榫卯“ 古建大木中的垂直构件主要是柱子.柱子可分为落地柱和悬空柱两类.落地柱即柱脚直接落在柱顶石上的柱子,如?柱、金柱、中柱、山柱都属此类.悬空柱即指落脚在梁架上或被其它构件悬空挑起、摔起的柱子.如童柱、瓜柱、雷公柱等,都是悬空柱.这些垂直构件,不管处于在什么部位,都需要用榫卯来固定它的位置,于是就产生了用于柱上的各种榫卯. 1、管脚榫: 顾名思义,管脚榫即固定柱脚的榫,用于各种落地柱根部,童柱与梁架或墩斗相交处,也用管脚榫.它的作用是防止柱脚位移.在清<<工程做法则例>>中,规定”每柱径一尺,处加上下榫各长三寸”,将管脚榫的长度定为柱径的3/10.在实际施工中,常根据柱径大小适当调整脚榫的长短尺寸,一般控制在柱径的3/10-2/10之间.管脚榫截面或方或圆,榫的端部适当收溜(即头部略小),榫的外端要倒楞,以便安装(图3-2).较大规模的建筑,由于柱径粗大,且有槛墙围护,稳定性 图3-2 管脚榫﹑馒头榫﹑套顶榫 图3-3 脊瓜柱﹑角脊,扶脊木节点榫卯 好,并为制作安装方便,常常不作管脚榫,柱根部做成平面,柱顶亦不凿海眼(图3-2(1)). 2、套顶榫 套顶榫是管脚榫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一处长短﹑径寸都远远超过管脚榫,并穿透柱顶石直接落脚于磉墩(基础)的长榫,其长短一般为柱子露明部分的1/3-1/5,榫径约为柱径的1/2-4/5不等,须酌情而定(图3-2).套顶榫多用于长廊的柱子(一般每隔二三根用一根套顶柱),也常用于地势高﹑受风荷较大的建筑物.它的作用在于加固建筑物的稳定性.但由于套顶榫深埋地下,易于腐处理. 3、瓜柱柱脚半榫 与梁架垂直相交的瓜柱(包括金﹑脊瓜柱﹑交金瓜柱等),柱脚亦用管脚榫.但这种管脚榫常采用一般的半榫作法.为增强稳定性,瓜柱又常与角背结合起来使用.这时,瓜柱根部的榫就必须做成双榫,以便同解背一起安装(图3-3).瓜柱柱脚半榫的长度,可根据瓜柱本身大小作适当调整,但一般可控制在6-8厘米. 二﹑水平构件与垂直构件拉结相交使用的榫卯: 在石建大木中,水平构件与垂直构件相交的节为很多,最常见的有柱与梁﹑柱与枋﹑山柱与排山梁架﹑抱头梁﹑穿插枋及单,双步梁与金柱﹑中柱相交部位等.由于构件相交的部位与方式不同,榫卯的形状亦有很大区别. 1、馒头榫 馒头榫是柱头与梁头垂直相交时所使用的榫子,与之相对应的是梁头底面的海眼.镘头榫用于各种直接与梁相交的柱头顶部,其长短径寸与管脚榫相同中.它的作用在于使柱与梁垂直结合,避免水平移位(图3-2(2)﹑(3)).梁底海眼要根据镘头榫的长短径寸凿作,海眼的四周要铲出八楞,以便安装(图3-4). 2、燕尾榫 这种榫多用于拉扯联糸构件,如檐枋﹑额枋﹑随梁枋﹑金枋﹑脊枋等水平构件与柱头相交的部位.燕尾榫又称大头榫﹑银定榫.它的形状是端部宽﹑根部窄.与之相应的卯口则里面大﹑外面小,安上之后,构件不会出现拔榫现象,是一种很好的结构榫卯.在大木构件中,凡是需要拉结,并且可以用上起下落的方法进行安装部位.都应使用燕尾榫,以增强大木构架的稳固性. 燕尾榫的长度,<<工程做法则例>>规定为柱径的1/4,在实际施工中,也有大于1/4柱径的,但最长不超过柱径的3/10.而且,榫子的长短(即卯口的深浅)与同一柱头上卯口的多少有直接关糸.如果一个柱头上仅有两个卯口,则口可稍深,以增强榫的结构功能;如有三个卯口,则口应稍浅,否则就会因剔凿部分过多而破坏柱头的整体性. 燕尾榫根部窄﹑端部宽.呈大头状,这种做法称为”乍”.乍的大小,如榫长10厘米,每面乍1厘米(两面共乍2厘米)为度,不宜过大.燕尾榫上面大﹑下面小,称为”溜”.放乍,是为使榫卯有拉结力;收溜,则是为了在下落式安装时,愈落愈紧,以增强节点的稳定性.”溜”的收分不宜过大,如燕尾榫上面宽为10厘米,下边每侧面收1厘米即可.在制作时一定要保证榫卯松紧适度,既要便于安装,又要使结构严紧(图3-4,图3-5). 图3-4 柱﹑梁﹑枋﹑垫板节点榫卯 图3-5 燕尾榫与透榫举例 用于额枋﹑檐枋上的燕尾榫,又在带袖肩和不带袖肩两种做法,做袖肩,是为解决燕尾榫根部断面小﹑抗剪力性能差而采取的一种补救措施.做袖肩可以适当增大榫子根部的受剪面,增强榫卯的结构功能.袖肩长为柱径的1/8,宽与榫的大头相等(图3-5(1)). 3、箍头榫 箍头榫是枋与柱在尽端或转角部相结合时采取的一种特殊结构榫卯.”箍头”一字,顾名思义,是”箍住柱头”的意思.它的做法,是将枋子由柱子中位置向外国出一柱径长,将枋与柱头相交的部位做出榫和套碗.柱皮以外部分做成箍头,箍头常为霸王拳或三岔头形状.一般带斗拱的宫殿式大木采用霸王拳作法(图3-6),而无斗栱的园林建筑或处于次要地位的配房则常成三岔头形式(图3-7).箍头的高低,薄厚均为枋子正身尺寸的8/10.箍头枋的应用,有一面和两面两种情况.一面使用箍头枋时,只需在柱头上沿面宽方向开单面卯口(图3-7).如面宽和进深方向都使用箍头枋时,则要在柱头上开十字卯口,两箍头枋在卯口内十字相交.相交时,要注意山面一根在上,檐面一根在下,叫做山面压檐面(图3-6). , d& @% S& i6 @, V) ^* b文章摘自 中国木工爱好者网 www.diy.cc
图3-6 箍头榫与柱头卯口
* s6 S0 ^4 `: Y图3-7 悬山梢檫、小式箍头枋榫卯 使用箍头枋,对于边柱或角柱既有很强的拉结力,又有箍锁保护柱头的作用.而且,箍头本身还是很好的装饰构件.所以,箍头枋在大木榫卯中,不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运用榫卯结构技术非常成功和优秀的一例. 4、透榫 透榫用于大木构件,常做成大进小出的形状(图3-8),所以又称大进小出榫.所谓大进小出,是指榫的穿入部分,高按梁或枋本身高.而穿出部分,则接穿部分减半.这样做,既美观又减小榫对柱子的伤害面.透榫穿出部分的净长,清<<工程做法则例>>规定为由柱外皮向外出半柱或构件自身高的1/2.榫的厚度一般等于或略小于柱径的1/4,或等于枋(或梁)厚的1/3.透榫穿山部分,一般做成方头,也有时做成三岔头或麻叶头状(参见图3-5).这要按建筑物的性质、用途而定.一般宫殿式建筑多用方头,以示庄严;而游廊垂花门及园林建筑上则多加雕饰,以示纤美. 透榫适用于需要拉结、但又无法用上起下落的方法进行安装的部位,如穿插端、抱头梁与金柱相交部位等处. 5、半榫 半榫的使用部位与透榫大致相同.但除特殊的需要以外.使用半榫是在无法使用透榫的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最典型的要属排山梁架后尾与山柱相交处.在古建大木中,常使用山柱相交处.在古建大木中,常使用山柱或中柱这样的构件.这两种柱子,均位于建筑物进深中线上,将梁分为前后两段.由于两边的梁架都要与柱子相交,这时,就必须用半榫.一般的半榫做法与透榫的穿入部分相同,榫长至柱中.两端同时插入的半榫,则要分别做出等掌和压掌,以增加榫卯的接触面.方法是将柱径均分三份,将榫高均分为二份,如一端的榫上半部长占1/3柱径,下半部占2/3,则另一端的榫上半部占2/3,下半部占1/3(图3-9) + \) s# Z. S7 @文章摘自 中国木工爱好者网 www.diy.cc
图3-9 半榫 此外,也有两个半榫齐头碰的作法,但较少见.半榫的结构作用是较差的,易于出现拔榫现象而导致结构松散.为解决这个问题、古人采取在下面安放替木或雀替的方法.增大梁架与柱子的搭接面,并且在替木工雀替的上面与梁迭的地方裁做销子榫或钉铁钉,以防梁架向前后脱出. 半榫除用于上述梁与柱的交点外、在由戗与雷公柱、瓜柱与梁背相交处也常用. 三、水平构件互交部位常用的榫卯: 水平构件互交,在古建大木中,常见于?与?、扶脊木与扶脊木、平板枋与平板枋之间的顺接延续或十字搭交. 1、大头榫 亦即燕尾榫.做法与枋子上的燕尾榫基本相同,榫头作”乍”,且略作”溜”,以便安装.也有不作”溜”的.大头榫采用上起下落方法安装,它常用于正身部位的檐、金、脊禀以及扶脊木等的顺延相交接部位,起拉结作用(图3-3、3-4). 2、十字刻半榫 十字刻半榫主要用于方形构件的十字搭交,最多见于平板枋的十字相交.方法是按枋子本身宽度,在相交处,各在枋子的上、下面刻掉下面一半的为盖口十字扣搭.制作时亦应注意山面压檐面,刻口外侧要按枋宽的1/10做包掩(图3-10). 3、十字卡腰榫 俗称蚂蜂腰,主要用于圆形或带有线条的构件的十字相交.古建大木构件中的卡腰,主要用于搭交桁禀.方法是将桁禀沿宽窄面均分四等份,沿低面分二等份,依所需要角度刻去两边各一份,按山面压檐面的原则各刻去上面或下面一半,然后扣搭相交(图3-10). 制作卡腰和刻半时,两根构件相交的角度应按建筑物要求而定,如果是90度转角的矩形或方形建筑、则按90度相交;如果搭交榫用于六角或八角等建筑,则应按所需角度斜十字搭交.在多角形建筑中,禀、枋扣搭不存在山面压檐面的问题.在同一根构件上,卯口的方向应一致,即一根构件两端都做等口榫.相邻一根两端则都应做盖口榫.如六角亭的六根禀或枋应三根做等口.三根做盖口,以便扣搭安装,而不能在同一根构件上做等口又做盖口. 四、水平或倾斜构件重叠稳固所用的榫卯: 古建大木的上架(即柱头以上)构件,都是一层层叠起来的.这就不仅需要解决每层之中构件与构件的结合问题,而且需要解决上下两层构件之间的结合问题,这样才能使多层构件组成一个完整的结构体. 水平(或倾斜)构件迭交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两层或两层以上构件叠合,再就是两层或两层以上构件垂直(交角成90度)或按一定角度半叠交. 在两层或两层以上构件迭合时,采用下面两种销合联结的方法: 1、栽销 栽销是在两层构件相叠面的对应位置凿眼,然后把木销栽入下层构件的销子眼内.安装时,将上层构件的销子眼与已栽好地销子榫对应入卯.销子眼的大小以及眼与眼之间的距离,没有明确规定,可视木件的大小和长短临时的酌定,以保证上下两层构件结合稳固为度.在古建大木中,销子多用于额枋与平枋之间、老角梁与他角梁之间以及迭落在一起的梁与随梁之间、角背、隔架雀替与梁架相迭处等,古时也有在禀子,垫板、枋子之间使用销子以防止禀、垫、枋走形错动的.现在已很少采取.另外,在坐斗与平板枋之间、斗拱各层构件之间,也都用栽销的方法稳固(图3-11). 图3-11 栽销的应用 2、穿销 穿销与栽销的方法类似,不同这处是,栽销法销子不穿透构件;面穿销法则要穿透二层乃至多层构件.穿销常用于溜金斗拱后尾各层构件的锁合.用于古建大门门口上的门簪,也是一种比较典型的穿销.销子将构件穿住以后,在销子出头一端,还需要用簪子别住(图3-12).用于大屋脊上的脊桩,兼有穿销和栽销两者的特点.为了保持脊筒子的稳固,它需要穿透扶脊木,并插入禀内1/3-1/4.可看作是栽销的一种特例.牌楼高拱柱下榫也是穿销的一种例证,它穿透额枋(龙门枋),带做出折柱并插入小额枋内1/2-1/3.使高拱拄牢牢地竖立在额枋(或龙门枋)上. 五、用于水平或倾斜构件叠交或半叠交的榫卯: 水平或倾斜构件重叠稳固,需要用销子;而当构件按一定角度(90度或其它需要的角度)叠交或半叠交时,则需要采用桁碗刻或压掌等榫卯来稳固. 1、桁碗 桁碗(小式称禀碗)在古建大木中用处很多,凡桁碗与柁梁、脊瓜柱相交处,都须使用桁碗.桁碗即放置桁禀的碗口,位置在柁梁头部或脊瓜柱顶部.碗子开口大小按桁禀直径定,碗口深浅最深不得超过半禀径、最浅不应少于1/3禀径.为了防止桁禀沿面宽方向移动,在碗口中间常常做出”鼻子”.其方法是将梁头宽窄均分四等分,鼻子占中间二分,两边碗口各占一分.(参见图3-8).梁头留出鼻子后,要将禀子对应部分刻去,使禀子皮与碗口吻合.脊瓜柱柱头禀碗可不做鼻子或只作小鼻子.向山面出销的禀子与排山梁相交时,梁头或脊瓜柱头只需做小鼻子.小鼻子的宽窄高低不应大于禀径的1/5.桁禀在同角梁相交时,亦按需要作禀碗,有时也在角梁碗口处作鼻子(闸口)(图3-13).搭交桁禀与斜梁、递角梁及角云等相交时,梁头做搭交桁碗、不留鼻子(图3-14). 2、趴梁阶梯榫 多用于趴染、抹角染与桁禀半叠交以及短趴染相交的部位.趴梁与桁禀半叠交时,一般作阶梯榫,阶梯榫的做法 如图3-15所示.阶梯榫一般做成三层,底下一层水深入禀半径的1/4,为趴梁榫袖入禀内部分;第二层尺寸同第一层;第三层有的做成燕尾榫状,起拉接作用;也有做直榫的,榫长最长不得超过禀中.阶梯榫两侧各有1/4包掩部分(图3-15).长短趴梁相交处榫做法与上略同,可不做包掩.抹角梁与桁禀相交,由于交角为45度,做榫时,需要在抹角梁头做直榫,在禀木上沿45度方向剔斜卯口.榫卯的具体做法与趴梁阶梯相同. 图 3-13 角梁桁碗榫卯 图3-14 斜桁碗及椽子压掌榫 3、压掌榫 它的形状与人字屋架上弦端点的双槽齿做法很相似.这种榫多用于角梁与由戗或由戗之间接续相交的节点(图3-13)压掌榫要求接触面充分、严实.不应有实有虚.除角梁由戗以外,在椽子的节点处也要用压掌做法.不过椽子采用钉子在禀木上(图3-14)故不应列入榫卯之列. 六、用于板缝拼接的几种榫卯: 制作古建大木和部分装修构件,常常需要很宽的木板,如制作博缝板、山花板、挂落板以及榻板、实榻大门等.这就需要 板缝拼接.为使木板拼接牢固,除使用胶膘粘合外,还采用榫卯拼合. 1、银锭扣 银锭扣,又名银锭榫,是两头大,中腰细的榫,因其形状象银锭而得名.将它镶入两板缝之间,可防止胶膘年久失效后拼板松散开裂.镶银锭扣是一种键合作法.用于榻板,博缝板等处(图3-16). 2、穿带 穿带是将拼粘好的板的反面刻出燕尾槽.槽一端略宽,另一端略窄.槽深约为板厚的1/3,然后将事先做好的燕尾带(一头略宽,一头略窄)打入槽内.它可锁合诸板不使开裂,并有防止板面凹凸变形的作用(图3-16).每一块板一般穿带三道或三道以上,带应对头穿,不要朝一个方向穿,以便将板缝挤严. 3、抄手带 这是穿带的另一种形式,但又不同于穿带.穿抄手带必须在木板小面居中打透眼.程序是将要拼粘的木板配好,拼缝(可采用平缝、裁口缝或企口缝),然后在需要穿入抄手带处弱出墨线,在板小面居中打出透眼,再把板粘合起来(要将眼对准).待胶膘干后将已备好的抄手带抹鱼膘对头打入.抄手带本身必须是强度很高的硬木,做成楔形.这种做法多用于实榻大门(图3-16).
* k1 w) G3 h3 Q3 T4、裁口 是将木板小面用裁刨裁掉一半,裁去的宽与厚近似,木板两边交错裁做,然后搭接使用.这种做法常用于山花板(图3-16). 5、龙风榫 亦称企口,将木板小面居中打槽,另一块与之结合的板面居中裁作凸榫,将两板互相咬合(图3-16). 清式木构建筑的榫卯种类很多,除上述以外,还可举出一些. 榫卯的应用是由建筑物采用木结构架决定的.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榫卯,是我国建筑工匠几千年创造实践的成果,是他们辛劳和智慧的结晶.但是,由于木材本身的特点,容易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出现开裂、起皮、无光泽等问题,现在木屋都使用木蜡油来进行保养可以延长木材的使用寿命。同时在榫卯处理方面,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弱点.如榫结合处的受剪面偏小,燕尾榫较短,有些节点只能使用半榫拉结等等,都对木构架的结构功能有一定影响.为了克服这些不足这处,清代在建筑物上大量使用铁件加固,如在拼接的柱、梁、枋外面緾铁箍,在柱头两侧的枋与枋之间、排山梁架与柱相交的节点处以及禀木接头处使用过河拉扯,在角梁与桁禀搭交处钉角梁钉,在板缝拼接处加铁锔等,便是这种错施.铁件的使用,对于克服木制榫卯的某些弱点,增强构架的结构功能,是有帮助的.
3 l0 W, k- q& o$ [$ t/ e7 |各类榫卯的受力分板及质量要求 一、管脚榫、馒头榫 用于柱根和柱不部位的这两种榫,它的作用主要在于固定垂直构件自身不使它水平移位,或固定梁架使它水平移位.平时,它并不发挥作用,当水平外力(比如地震水平震动或大风)出现时,它才发挥作用.这种榫卯的规格<<则例>>定为:长、宽、高均为柱径的3/10.我们在实际应用中,有时将它的规格略为减小,控制在柱径的1/4-3/10之间.遇到倾斜建筑(如爬山廊)时,榫子受力的情况就变了.不仅它的断面长度都要保证在3/10柱径.而且还需要加用套顶榫,榫卯根部不应有疵病,以保证榫的强度. 二、燕尾榫 在古建筑中,凡是枋或随梁一类构件几乎都使用燕尾榫.这些构件即是联接柱头,形成下架围合结构的构件,以有辅助禀子(或梁)承受屋面荷载作用.当屋面荷载过大、禀子(或梁)弯曲时,其下的枋或随梁也会随这弯曲.枋两端的榫子,此时受到两个方向的力,一是剪切力、一是拉力.这两种力都会作用在燕尾榫根部,这样,就要求榫子根部要保证足够的断面,才能符合受力要求.但是,木结构在满足这方面要求的是有困难的,枋(或梁)与柱头相交的榫过大,过厚,会使柱头卯口过大过深,影响柱头的整体性,消弱柱头承受各种外力的能力.因此,在考虑燕尾榫断面大小时,还必须兼顾到柱头的整体性问题.我们通常定燕尾榫尺度时,一般使它的长度在柱头直径的3/10-1/4之间,榫宽等于长,榫子根部收乍不宜过大,以每面收榫厚度的1/10为宜.榫子收溜也不宜过大,也控制在榫厚的1/10即可.即使这样,燕尾榫根部断面还是偏小,为补救燕尾榫根部受剪面不够的钻头缺陷,可采用做袖肩的方法.榫子带袖肩,可使榫根部的断面增加30%左右,这样就可大大增强榫子的抗剪能力.带袖肩的榫子制作起来比较费事.但在一些较大型的建筑物上还应努力推广应用. 三、箍头榫 箍头榫受力情况与燕尾榫基本相同,既受剪力、又受拉力.但它的构造却比燕尾榫优越得多.箍头榫厚度,一般控制在柱头径的1/4-3/10之间,榫子部分的木质不能有腐朽,劈裂等疵病. 四、透榫(大进小出榫) 透榫多用于拉结构件,如穿插枋、跨空枋等,榫子主要承受拉力,但由于这些构件上面还有其它构件,如梁、随梁等,因此,它所受拉力并不大.因此,大进小出透榫断面可略小于燕尾榫、箍头榫等受力较大的榫卯.这样,可以使对应部位的柱子断面少受破坏.透榫的厚度一般不应超过檐柱径的1/4.可控制在柱径的1/4-1/5之间,大式建筑则可控制在1-1.5斗口. 五、半榫 半榫多用于中柱,山柱两侧插梁的后尾,它主要受剪切力,但是,它的构造却决定了,这种榫卯几乎没有拉结功能,如果要使它具有拉结功能,必须加辅助构件,这就是常常伴随半榫节点而出现的雀替和替木.这两种构件,都是为了增加半榫的拉结功能而产生的.雀替高4斗口、厚为3/10檐柱径.长为柱径3倍或更长一些.通过它把中柱(或山柱)前后的构件沟通连接起来,替木多用于小式建筑,长为中柱或山柱径的3倍、宽厚为1/3檐柱径(或同椽径).大式建筑体量大,节点受外力也大,所以需要以雀替这样的较大的辅助构件. 六、十字卡腰榫 十字卡腰榫用于搭交檐禀、搭交金禀、搭交挑檐禀等.各种搭交禀子,节点处所受的力主要是拉力.来自两个方向的禀木扣搭相交后,节点处的断面要损失3/4左右,仅剩下约1/4.在一般情况下是没有大问题的,但当受到地震等较大的外力作用时,则有时出现节点榫子被拉断现象.因此,我们在制作这类榫卯时,一定要注意节点处不能有腐朽劈裂、节疤等疵病,而且榫卯的松紧要适度,既不可太松也不能太紧,以确保木构节点的质量. 七、趴梁、抹角梁与禀子扣搭处的阶梯榫 趴梁与禀子的节点,各种的受力情况不同,就趴梁榫子来看,它只是起固定构伯避免移位的作用,在平时,不起其它作用.当建筑物晃动时或杆件自身弯曲时,它会受到一定的拉力.就禀子来看,它受到趴梁(或抹角梁)传导下来的荷载,构件是受弯的,根据这个分析,可以看到,阶梯榫本身起固定构件勿使移位的作用,并有受到一定的拉力.榫头要具备这两个方面功能.卯口部位构件受弯,断面必须有保障,制作卯口时断面损失不能过大.因此,对阶梯榫的要求是,卯口刻剔深度要严格控制,不能过深.一般情况下,因刻剔卯口损失的断面不得超过禀子截面面积的1/5.趴梁阶梯榫端头应当做出大头榫.以具备抗拉功能. 八、其它榫卯 1、十字半搭交榫 大木中的十字刻半搭交榫,如无其它特殊要求外,都是将构件上下各按(或厚)的1/2刻去,两侧分别按构件自身宽的1/10做出”袖榫”(即”包掩”)以保证榫卯的严谨,但袖榫不能过大.头拱、平板枋等构件榫卯制作均按此要求. 2、销子榫 销子榫所需数目,除坐斗等方形构件以外,其它构件叠交固定时构件间所栽销子榫至少两个或两个以上.所用销子多少要视构件长短而定.以满足结构要求.并以能防止构件自身扭曲凸凹变形为准.大要构件销子榫厚通常为3厘米、长5-6厘米,斗拱等小件榫宽1-1.5厘米,长2-3厘米. 3、瓜柱管脚榫 瓜柱管脚榫(或单榫或双榫).只起因定柱脚的作用,一般不受其它方向力的影响.因此,制作并无特殊要求.一般做到使构件稳定,不晃动,即可,榫厚可在2.4-3.2厘米. 在木作工程中,对榫卯的质量要求是很严格的.这些要求,是在对各种榫卯受力分板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但以上仅是对榫卯受力情况以及功能作大致分析,至于榫卯节点的结构分析,则需要另外深入研究并进行节点实验. (图文来自网络) - y) B/ b( s8 B/ C) D+ j! g V/ m文章摘自 中国木工爱好者网 www.diy.cc
1 Z, q) ~' a# v N* q. e咨询微信:qieruixi888
& E+ \/ M+ {/ l+ l.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