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53|回复: 9

红木的鉴定科目二 海南黄花梨-降香黄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3 00: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降香黄檀
百科名片
降香黄檀
降香黄檀(学名:Dalbergia odorifera),濒危种,海南特产,豆科碟形花亚科的常绿乔木。其木材被称为黄花梨,俗称降压木,《本草纲目》中叫降香,其木屑泡水可降血压、血脂,其木材木质坚硬,纹理漂亮,是制作古典硬木家具的上乘材料。虽然降香黄檀容易成活,但极难成材,真正成材需要成百上千年的生长期,所以早在明末清初,海南黄花梨木种就濒临灭绝。黄花梨木与紫檀木鸡翅木铁力木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名木。
中文学名:
降香黄檀
别称:
黄花梨,花梨母,降香木,香红木
二名法:
Dalbergia odorifera
界:
植物界
门:
纲:
目:
科:
亚科:
族:
属:
分布区域:
目录
展开
展开
别名:花梨(海南岛通称),花梨母(海南岛),降香(广州),香红木(工厂通称,包括进口红木)[1]
学名:降香黄檀[1]
拉丁名:Dalbergia odorifera T. Chen[1]
科名:蝶形花科 拉丁名:Papilionaceae R. Br.[1]
属名:黄檀属 拉丁名:Dalbergia L. f.[1]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形态
半落叶乔木,高1020(-25)米,胸径可达80厘米.树冠广伞形,分枝较.树皮浅灰黄色,略粗糙.小枝具密极小皮孔,老枝有近球形侧芽。奇数羽状复叶,长1526厘米.小叶(7一)913,近纸质,卵形或椭圆形,长3.58厘米,宽1.54.0厘米,先端急尖,钝头,基部圆形或宽楔形。圆锥花序腋生,由多数聚伞花序组成,长410厘米;花淡黄色或乳白色;花瓣近等长,均具爪;雄蕊91组。荚果舌状,长椭圆形,扁平,不开裂,长58厘米,宽1.51.8厘米,果瓣革质,有种子部分明显隆起,通常有种子1颗,稀2颗;种子肾形。
生长特性
分布区常年气温较高,年平均温23--25℃,极端最低温6.6℃,雨量分配极不均匀,旱季(11月至翌年4月)降水量为1500毫米左右,且多暴雨。土壤为褐色砖红壤赤红壤。本种对立地条件要求不严,在陡坡、山脊、岩石裸露、干旱瘦瘠地均能适生。为阳性树种,在过分荫蔽的密林中,幼树生势衰弱;在郁闭度较小的林分中能长成直干大树。结实虽然丰富,但天然下种时正值旱季,故林下幼树不多
  降香黄檀
。萌芽力较强,现存林木多为萌生小径木。天然林木生长较慢,人工栽培的林木生长较快,长势良好。一般每年换叶一次,特别干旱时则叶全落,初雨至时,花叶同时抽出,10--12月果实陆续成熟。
降香黄檀树苗(5)
构造特征
散孔材至半环孔材。生长轮颇明显。心材新切面紫红褐或深红褐,常带黑色条纹。管孔在肉眼下可见至明显,弦向直径最大208μm,平均114μm;数甚少至略少,21 2/mm2。轴向薄壁组织肉眼下可见,主为傍管带状(多数宽1~数细胞)及聚翼状。木纤维壁厚。木射线在放大镜下明显;波痕可见;射线组织同形单列(甚少)及多列(23列,4列偶见)。新切面辛辣气浓郁,久则微香;结构细;纹理斜或交错;气干密度082O94 g/cm3
编辑本段地理分布
原产于中国海南岛,主要分布于中国海南广东福建等地,越南缅甸
降香黄檀在海南零星分布于岛西部、西南部和南部的东方、昌江、乐东、白沙及崖县等地的山林中,可四季采收降香。多年来我国林业部门在研究降香黄檀的育苗工作中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虽得以成功但成活率较低,所以目前尚未大面积推广。据专家介绍,降香黄檀因地理
  降香黄檀
分布的特点及特有的生长环境对其心材(俗称)的颜色、纹理、花纹、光泽、油性的影响十分明显。岛西部颜色较深、比重大而油性强的心材(油格)价格略高于岛东部色较浅、油性稍差的心材(糠格),而东部地区降香黄檀由于明清时期过度采伐也已近绝迹。
降香黄檀为海南岛特有树种,除雨量较多,湿度较大的东部山区(如吊罗山)外,岛内各地均有零星分布,而以西部较为集中。一般分布在海拔670m以下山区以至稀树旱生林平原。在白沙、东方和昌江等县的一些局部地区有小块纯林。广东大陆以及广西、福建等省(区)已相继引种栽培,从各地引种的情况来看,苗期越冬普遍枯梢,但可以萌芽恢复正常生长。
编辑本段分类与特征
分类
降香黄檀也叫做黄花梨。黄花梨是一个文学名称,从古到今没有一种树叫黄花梨树。它有一个新学名,叫降香黄檀。至于这种木材有几个品种,尚没有准确说法。以肉眼观察,黄花梨木大致分两类。一类色浅,呈棕黄色;一类色深,呈棕红色。这两类黄花梨木区别明显,其特征有同有异。
浅色黄花梨的光泽一般较强,即便年久失蜡,稍加整理,就会闪着幽幽的光。份量略轻,纹理清晰流畅,不暖昧。这种浅色黄花梨所制的家具,北方发现的占大多数,尤其城市中的
  降香黄檀
明式家具,以浅色黄花梨多见。深色黄花梨以目测感到油性大,因而光泽不如浅色黄花梨。两者比较,深色黄花梨份量重一些,纹理上也不如浅色的清晰。这类黄花梨家具的出身往往南方多于北方。
黄花梨家具木质的辨识困难往往出于三个方面。一是与红木不分。深色黄花梨,要是使用的年头久了,保存状态又不好,乍一看与红木非常像。其实从本质上判定,黄花梨木的木性小,故变形率也小,体轻而温和。把握这点,其它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二是与草花梨不分。草花梨的出现是由于黄花梨木材断绝,作为补充而在晚清至民国出现于市场的,在硬木中最为低档。其木质粗疏,棕眼过大,色土黄而无光泽;三是与新黄花梨木不分,新材份量也比老材黄花梨木重,木纹含黑线过多而且生硬,因此许多木纹过于漂亮抢眼的反倒是新黄花梨木。
特征
了解黄花梨木的特性,对辨识其材质十分重要。比如黄花梨木有很强的韧性,不像红木那样脆。木匠在施工中辨识黄花梨木和红木十分容易,在刨刃口很薄的情况下,只有黄花梨木可以出现类似弹簧外形一样长长的刨花,而红木只出碎如片状的刨屑,有关这点任何一名硬木木匠都很清楚。以上是辨识黄花梨木的初级阶段,更重要的是从造型上判断,黄花梨家具盛行的十七、十八世纪,已将黄花梨家具定了位,造型虽千变万化,文人化的本质却非常统一。从本质上理解黄金时代的
  降香黄檀
中国明式家具,再加上对黄花梨木物理性的了解,辨识黄花梨就会变得十分简单。
很长一段时期,对黄花梨家具的认识进入误区,以为明式黄花梨家具大都是明朝生产的。而事实上恰恰相反,黄花梨家具生产的黄金时代是清前期至乾隆这一百多年,嘉庆以后就几乎不再生产。原因是明晚期嘉靖万历两朝,宫廷家具均以漆器为主。华丽的漆制家具占领市场,黄花梨家具显然不是主流。而清式家具由宫廷形成后才进入民间,这需要一定的时间,与人们的想象会有不小差距。因此,不能仅以明式清式来断定年代。其实,绝大部分古家具的断代都是由制做手法提炼成符号以后综合决定的,了解细微变化,对判定明式家具孰明孰清才颇为重要。2 B2 z: G  [) [- X# M
木材性质
生长轮明显,心材大,棕褐色,边材淡棕色。 木材纹理为交错,结构致密,坚硬极重,刨切困难,但精加工后各切面纹理均美观,光泽油润,有芳香气味,耐湿耐浸;
  降香黄檀
干燥后不变形,不开裂,心材极耐腐。是制造名贵乐器雕刻、镶嵌、美式装饰的上等材料,与进口的酸枝木齐名,列为海南特类商品材之首。又其木材经蒸馏所得之降香油,可作香料上的定香剂;根部心材和树干心材能代降香,供药用,为良好的镇痛剂。
在海南,群众按其材质分为油梨糖梨两个类型,前者心材比例大,一般成熟材心材占直径的五分之四以上,棕褐色,边材黄棕色;后者心材比例小,红棕色至紫棕色,边材淡黄色。
# \. x" _  F* N$ n8 |5 O. y* O7 c

评分

参与人数 1刨花 +8 收起 理由
新意东 + 8 这个帖子不错,加分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 00: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文中的链接可以看到精美图片,希望能帮到大家,有不对的地方也希望能批评指正,共同学习~
发表于 2013-12-3 00:3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其实黄花梨成材的话,生长100年就能用了!不像现在商家宣传的500,1000年这样夸张。
发表于 2013-12-3 00:44:1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真长见识
发表于 2013-12-3 08:10: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复制的百度百科
发表于 2013-12-3 11: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 Y6 K8 O9 m# a/ K6 B! H$ O
发表于 2013-12-3 12:4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3-12-3 12:5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发表于 2013-12-3 23:48: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帖子那是相当好啊.gif
发表于 2014-4-21 08:4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好贴5 P9 Q: m8 q8 B& f  M9 e0 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