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儿木头这两三年一直有个念想,总想着做东西除了功能之外,要加点意思才好。
这件“提盒/官皮箱/镜台”揉在一起的东西是加了点意思的。
自己做东西最大的好处就是自由,可以把喜欢的元素糅合在一起。
很喜欢的提盒外形
官皮箱的储物功能
镜台镜架承放的作用
利用类似提盒的铜插结构来,将上面的镜台部分与其他部分插扣组合在一起,只有拔出两侧铜插,才能将镜台部分独立取下。
分开来是这个样子滴~镜台可以根据桌面高低和使用场景放在想放的地方。
镜台部分,可分几档进行角度调节。除了放镜子也可以单独作为电脑支架。
镜架倾角限位结构
镜架的冰裂纹,费了好大的劲才搞定......
算上冰裂纹的每片小构件,整件不大的物件儿,总共131个榫卯构件,想想就挺累的,哈哈!
制作过程基本没拍图片,仅有的两张放上,看着玩儿哈~
整个“提盒式组合镜台”是几个想法揉在一起,这次特别还融进了对“装饰之美”的一些想法。
下部四个抽屉和镜台冰裂文均用了黑檀,其实就组成了一个易经里的卦象,叫“贲卦”。
黑檀部分对应贲卦的卦象
“贲”卦寓意“饰外扬质”,就是说,任何的外在装饰都应该是为了把真实真诚的自己展现出来,而不是描眉画眼地把自己藏起来。
最终成品和当初的设计草图相比已经大相径庭,但“贲”的里子还在。
这个里子从哪里来的呢?且参看后记。
后记
这件东西是有些想法的源起的。说起镜台,就是用来照镜子的,和美的关系很直接。而我对美女的认识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这是诗经里的话。孔子的弟子子夏不明白诗经里的这句话“素以为绚兮”的意思,所以就问老师孔子。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子夏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一个天生丽质的美女,本来就很漂亮,穿上白色的衣服更显出她的美。为什么白色的衣服让美女更绚丽?子夏不明白。孔子用绘画的方法回答他“绘事后素”。什么意思呢?
孔子的时代,没有白纸,都画在墙上、帛上、木板上,底色都不是白色,宣纸大约是宋朝才有的。所以在古人作画,“白色颜料”是很重要的颜料。当画完的时候,最后上白色,原来画面的色彩,因为最素的白色,一下子显现出来。
美女也是一样,一个天生丽质的女子穿什么衣服最美?素色白色的衣服。所以子夏听了,突然有了启发,说了一句:礼后乎。孔子就说,以后可以和子夏讨论诗经了。
这又是啥意思呢?孔子的意思是:礼是外在的表现,一个人先要有真诚的品德(就像顾盼的美目和含笑的倩影),而礼就像“素色”一样,一下子把这个人的赤诚本色顾盼神飞地衬托出来。所以子夏“礼后乎?”三个字,完全契合了孔子的以诚为本以礼为表的思想,说出了礼的关键不是因循守旧,不是束缚人,而是像白色的衣服或者白色的颜料一样,把原来美好真诚的东西,彻底承托出来。
我是很多年前在学习傅佩荣老师详解易经64卦之“贲卦”的时候,学到前面“素”与“美”、“礼”与“诚”的。贲(bì),本义:装饰,打扮。“物不可以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贲。贲者,饰也。”事物不能随便凑合在一起,需要文饰。“贲卦”就是在讲装饰文饰。贲卦上九(易经每卦有六爻,最上面一爻称为上九)卦辞说:“白贲,无咎。”用白色来文饰,没有灾难。又说“贲,无色也。”由此可知,所谓最高级的文饰,并非加上各种颜色,而是以无色之素来突显其内里原有的盛貌。用礼来让自己外表谦素柔顺,更能凸显出心正意诚的赤子之心。所以贲卦是说,以外表的柔顺来而文饰内里的强大,顺天应人通达无忧,饰外扬质人文化成。
这件东西深色黑檀部分,画出了贲卦的卦象。也形成了这件东西从里到外的理念想法。
易经从乾、坤两卦开始,至“未济”,一共64卦。每一卦的易理,蕴含着对人生64种境况的理解和解答。希望有一天,我可以用木头整出64件东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