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木工-好尚品

 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查看: 2044|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知识课堂] 仔细研究榫卯后我发现,鲁班其实是位物理学家 | 格木百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木别墅
发表于 2021-5-7 15:08: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格木文化 于 2021-5-7 15:11 编辑





在最近一次采访中,一位圈内朋友突然爆出“金句”:“鲁班其实是位物理学家。”
想必这么说,大家和格木君一样感觉有点不知所云,但跟随这位“朋友”深入研究榫卯的设计之后,格木君发现,中国传统的木艺可能真的与物理学的应用相得益彰。

大家好,我是单克巍,很高兴有机会与“格木平台”的朋友们交流、探讨。
在木工领域,我是一个半路出家的后学末进者。
没有什么“自幼”,也没有什么“家传”,就是单纯的喜欢,还是历经了许多的兴趣好爱好之后选定的,将之作为沉下心来认真经营的“最终归宿”。
我现在在一所大学里建有自己的木工房,除了自己玩,也会帮助学生们实现他们的设计。
指导学生的部分设计作品
因为我是工科出身,所以总喜欢用理工科的思维模式,来加深自己对木工的理解。这一来二去的,就逐渐形成了一些有趣的想法。


燕尾榫测试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关于榫卯,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观点。
有人看到榫卯的艺术价值,有人看到榫卯的实用价值,有人看出优秀的传统文化,有人看出极致的匠人精神。不管怎样,世界本就是丰富多彩的,这无需纠结。
但如果你跟随我的脚步,从一个理工科人的思维出发,你将会进入一个与众不同的木艺世界。
接下来我会通过“格木文化”,分享我在木艺领域的一些“理科男”的思考。
01溯源「榫卯设计」
提到传统文化,国人都强调这是先人的智慧,只要照做就没有错。可是,有没有人会想到:先人前面还有先人,总会有第一个吃螃蟹的,那么这个首创者他的出发点是什么,又是以什么为依据的呢?

近些年来,对于传统文化,有一种过度神化先人智慧的倾向。
一味的崇拜,单纯的继承,这虽然不会出太大的纰漏——实际上多数时候效果还挺好,毕竟经过了千百年的验证——可是,你被禁锢在一个被称为“传统”的笼子里,永远也走不出去。
但是,如果你理解了出发点和依据,那你继承的就是先人的方法论,这才是需要认真学习领会的底层逻辑。

自此以后,当你遇到先民们没遇到,甚至想都没想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时,就可以依据类似的方法论,用先民们的思路来解决问题。
这种逻辑思维方式,恰恰是国人所缺乏的素质之一。三戒大师在小说《官居一品》中,也反复提到这个问题,我们不谋而合。
这种方法论,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各种榫卯设计的出发点是什么,以什么为依据。
通过对榫卯结构的分析,你可能会惊奇地发现,到处是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的影子。
从这个角度来说,木匠的祖师爷鲁班,其本来面目很可能是一个“物理学家、力学宗师”。
这是我,一个工科生,对榫卯架构解析的一次尝试。
02中式榫卯
中式家具榫卯,其范围及样式,主要依据是王世襄先生的《明式家具研究》中列举的,由他夫人手绘的85种榫卯图样,本文也以此为例。
85种,虽然听起来样式不太多,但如果加上由此延伸出来的变形及改进,实际种类远不止这些。





在我看来,所有中式榫卯样式的设计,当初都应该出于两个目的,或者说是两个依据:其一是解构木性,其二是传统美学。
优先级是以解构木性为主,兼顾传统美学要求。
#1.解构木性

木材是一种天然材料,它的微观结构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由木纤维构成的管状集合。
木材质地疏松,易吸水。吸水以后导管会膨胀变粗,脱水后导管会收缩变细。由此引起木材横向变形剧烈,严重会导致开裂。
同时,在纤维的长度方向上,木材的强度较大,只能产生弯曲,并不会因为干湿而产生较大的伸缩。
由微观图可以看出,木材横断面就是木纤维导管横断面,该处导管系统直接暴露在外。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导管是受水份影响最大的部位。所以木材横断面的变形开裂概率要远大于其他部位。正是这个原因,料场中存储的原木,其两端都要用油漆封闭。
我们可以将其想像为一捆粘在一起的,超长超细的吸管,想像其形体可能产生的变化。这就是决定榫卯结构的主要力学依据。

我们通过实例来详细解释,榫卯是如何应对木性变化的。第一个例子:厚板拍抹头。

厚板出透榫拍抹头
一般来讲,越厚的木板,不同深度的水份得失就越不均匀,由此产生的缩涨就越不容易均衡,因此就越容易开裂变形。
如下图所示,厚板拍抹头结构中,红色箭头为木纤维方向,蓝色箭头为涨缩受力方向,如不加处理,厚板很可能会开裂变形。

就像下图这样,这就是传说中的“端裂”。

我们通过透榫拍抹头结构可以看得更清楚一些。由下图可以看到,厚板拍抹头榫卯的原理是:
利用木材纤维长度方向上(红色箭头方向)变形弱的特点,用两个榫卯,将厚板宽度方向上(蓝色箭头方向)的变形,与纤维方向不同的抹头联系在一起。
本质上实现了厚板端头纤维方向的逆转——用抹头锁定了厚板开裂的趋势,从而实现结构的总体稳固。


再举一个例子:龙凤榫薄板拼合加穿带。
在下图中可以看到,通过龙凤榫拼板(蓝圈),让相邻木板之间在长度方向上的翘曲(蓝色箭头)得到抵消。
又通过采用与拼板纤维方向截然不同的穿带,以燕尾槽的方式,将木板的在宽度方向上的整体弯曲变形限制住,最终达到总体稳定。
通过以上两个实例,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理解:榫卯是如何通过结构设计,来消除木材天然存在的弱点的。
实际上,利用木质纤维纵横交错,从而相互牵制的结构很常见,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胶合板。

#2.传统美学

中式家具形制分为“圆展方守”,讲究的是“贯气圆通”。
最大的特点是“木不露断截”,就是说除了腿足落地处之外,家具通体看不到木材的横断面。
一些更讲究的案椅,会在腿足下端加托泥,那就彻底看不到木材断面了。
下图为清式带托泥有束腰圈椅,箭头指向四脚处,本来是“唯四”的可以看到木材横截面的部位,但因为加入“托泥结构”后,连这些部位也看不见断面了。


这可以说是中西榫卯最大的区别。
因为不可以露木材的横截面,大多数中式榫卯多少都会兼顾这个要求。比较典型的包括:棕角榫、闷燕尾、托子和托泥。

#3.木性解构与传统美学的和谐统一

实际上,只为迁就木性,或只出于美观考虑的榫卯还是少数,大多数的传统榫卯都会二者兼顾。既满足了传统美学要求,又对木性进行了提前的预判和应对。
下图为座屏风的墩座结构。它位于垂直的屏风主体与水平的底座交接处,利用的是三角形最稳定的原理,用四个三角形墩座,将屏风可靠支撑,这是它的结构力学原理。

同时,为了美观,在不影响结构强度的基础上,墩座还可以进行雕饰,以保持屏风整体风格的一致性。
同样原理的,还有一腿三牙、角牙、霸王枨、插肩榫等,都是利用三角形最稳定的原理,对家具结构进行的装饰性加固。

03西式榫卯
对于西式榫卯,国内研究的不多,因此也没有形成如中式榫卯一般的系统性理论,所以我们也无法如中式榫卯一般总结出脉络。
不过,如果非要概括,我尝试总结为:力学理论指导下的木材连接方式。
没错,与中式榫卯不同,中式榫卯是一种文化传承,西式榫卯充其量是一种连接方式。

因为没有历史传承,理解容易。再加上西方庞大的业余爱好者群体,所以西式榫卯的网上资源丰富,简单易做,效果也不错,特别适合业余爱好者学习。
毕竟,除了一些出于情怀目的,不惜工本的炫技行为以外,大多数的西式榫卯还是比较容易制作的。

但是,需要提醒的是,在学习西式榫卯,或者说是西式木工的时候,重点要放在设计和创意上,不要过于在意手法。
因为但凡对中式榫卯稍有了解的人,都会对西式木工的手法产生强烈的吐槽欲望——不论这些作品能值多少钱,就手法而言,他们不过是一群被工具和设备惯坏了的DIY级别的业余爱好者。

但是,正是对创意和设计的看重,形成了西式木工天马行空般的思维方式,也造就了大量的世界级家具设计师和他们的经典作品——
比如汉斯·瓦格纳与他的中国椅、山姆·马洛夫和他的摇椅。

瓦格纳的中国椅,是少有的“中国元素”与北欧“包豪斯设计风格”的结合体。它在继承中国传统家具风格的基础上,优化了结构,使之更适应现代工业体系,便于工业化量产。
而马洛夫的摇椅,则是另一种思路:它兼顾了维多利亚时代传统造型、包豪斯设计风格、极致的人体工学设计等三方面内容。
不要面子只要里子,螺丝钉可以用,圆木榫也可以用,属于典型的实用主义信徒。
04学习榫卯的方法
所有榫卯都是由两种榫卯变化而来的,一是直榫,二是燕尾榫。这个说法我忘了出自哪里,但是越想越有道理。

所以,学习榫卯,就要先学直榫,然后学习直榫的相关变形,比如方材丁字结合、圆材丁字结合、格肩榫等。
下一步是学习各种直角交叉,比如枨赶枨、两枨互让等,再练习角结合等。


学习“直榫”一定程度以后,就可以练习“燕尾榫”了。
从单头燕尾开始练起,然后单头两头碰肩,再做三头或五头两边碰肩。接下来学习半闷燕尾,至于全闷燕尾,可以作为“终级挑战”来练习吧。
学习以上两类榫卯都不算太难,大家可以自己找教程摸索,也可以持续关注我在“格木文化”平台更新的相关入门内容。

我一直认为,在木艺一途上,做一个工具党自然能玩得很爽。但没有工具,或只有少量工具,也可以尝试入门。
并且我肯定,这绝对是推广木艺活动、扩展木艺爱好者群体的,一个相当不错的思路。
我将在“格木文化”平台分享的入门教程,基本思路就是如此。欢迎大家在“留言区”共同交流、探讨。





楼主热帖
收藏收藏2 支持支持1 反对反对 收录到花坛收录到花坛
木沙发
发表于 2021-5-8 16:02:0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木板凳
发表于 2021-5-9 20:19:46 | 只看该作者
茅塞顿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木地板
发表于 2021-5-10 13:42:19 | 只看该作者
不错,学习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木龙骨
发表于 2021-5-10 14:30: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直角尺 于 2021-5-10 14:55 编辑

所有中式榫卯样式的设计,当初都应该出于两个目的,或者说是两个依据:其一是解构木性,其二是传统美学
应该说,所有的中式榫卯设计都出于两个目的,1是适应使用环境,2是结构稳定性,美学是不断的强化而来的,不是因为榫卯结构。
导管是受水份影响最大的部位。所以木材横断面的变形开裂概率要远大于其他部位。正是这个原因,料场中存储的原木,其两端都要用油漆封闭
原木被截断后,会渗析出树胶、细胞液等物质,会自然封堵管孔,两端刷漆没有任何防裂作用,绝大多数的端面刷漆是为了分垛货位而已。

西式榫卯:与中式榫卯不同,中式榫卯是一种文化传承,西式榫卯充其量是一种连接方式
在没有铣刀机加工的时代,同时代条件下,中式榫卯强调内敛神秘,必须解释才能理解,就好像所有的中国文化一样,西方更强调顺序的合理性,也同他们的文化一模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1-5-11 10:37:3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1-5-11 12:28:30 | 只看该作者
很棒的学习过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1-5-11 12:59:1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1-5-11 16:06:49 | 只看该作者
西方在擁有快速直線加工機械後,強調的是外型藝術。
中式對於木材特性,美觀與手工加工技巧的精進,講究的除了古代的造型藝術外,還強調工藝的藝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1-5-28 11:27:2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木工爱好者网站车贴
人一生中 必须有一样 不以此谋生的工作

Copyright ©2006 mgm1.diy.cc All Right Powered by 木工爱好者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学木工网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公安备案号 46010802000427 - 学木 工-好尚品

平平安安
TO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