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语堂记 2011年4月23日,津门木友再相会,天津木工房已初具规模,在此祝愿天津木友事业蒸蒸日上,作赋一首以为纪念。
《木语堂赋》
辛卯之春,桃红柳绿,津门木友聚餐会于工房之家。细雨绵绵,融融恰恰。烤串招呼,听高人畅谈,论木工文化。此时,团聚于木语堂中,回味于酒肴肉花。熏烤更迭,酒香四溢。品木工之精髓,尝可口之烤味。绵绵乎情深意切,而不知天已晚;晕晕乎如酒兴刚尽,飘飘而欲仙。
是日谈天乐甚,拍腿而称快。皆曰:"木工之文化,悠悠华夏久传扬。浮浮之乱世,木工文化有新章。"客有匠做高人,把锯而示范,其举止入神:一凿三晃,行锯如梭;三五除二,样作完活;惊四座之宾朋,叹吾辈之才疏。
满堂皆欢,相递观摩,众皆云曰:“传统之精华!”又曰:“华夏之花,盖比西洋,此非我中华之韵乎?行云之功,流水之韵。木花飞溅,巧然天成;此非千年文明博大精深乎?传五湖四海,及天下,中华之根也,遍地开花,流派层出,琳琅满目,尽夺人眼;叹传统之文化,今存已寥落!但愿木友,发扬传统兴文艺,常耍斧凿做木匠,以手中之木料,细雕琢以为雅;寄我情于诸木,廖逍遥之人生。发中华之神韵,扬民族之脊梁;会众友之力量,探木工之华精;知此不可舜成,托理想于大家。”
聚餐毕,友皆侃侃而谈道曰:今之广聚,愿常此以往;会众友于此,论木品作互进。必将木工文化来发扬,而吾等不可以懈怠;盼今之会者多相见,则津门木友乐无穷。木语厅堂满,众乐乐齐乐乐,获益匪浅。若非今之一聚,安有百般心得。惟厅中之木友,皆为吾之师朋,促膝而互交流,磨拳而相切磋。其乐无穷,回味不尽。是木工文化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友之所共适。
皆大欢喜,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畅谈乎堂中,不知天色之渐晚。
2011年4月24日晚 ——苹果 篡改 苏轼《赤壁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