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木工-好尚品

 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查看: 3868|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谈中式木工和西式木工区别之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木别墅
发表于 2015-8-6 14:24:0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切瑞西木蜡油 于 2015-8-6 14:26 编辑

木工所含的概念和范围也非常多,对中式木工和西式木工做对比之前,需要排除以下几类广义上的木工:
1、现代木工,受技术革新冲击,无论中西都要使用现代化工具,机器设备虽然是西方首先发明,但是现代中国的木工对机器设备的使用也非常普遍,所以此贴不谈使用机器部分。
2、工厂普工,虽然这群人也被成为“木工”,但是其实是没有什么木工技能的普通工人,他们需要完成的就是流水线上某一两项设定好的操作,一般普通人培训个把小时就能操作的重复木工活。
3、装修木工,现代人最广泛能接触到的木工,此类木工国内外当然也有区别,但是主要使用工具是气枪钉和手持电圆锯,也排除在外。
区别一、中式木工和西式木工,首先最直观的区别就是:使用的工具。
木工工具类别非常多,不过大体上可以分为这么几类:刨、锯、凿、刀斧、量具、夹具、打磨工具等。

中式工具:以各种型号的刨子、凿子为主,工具相对简单、数量和型号也相对少
浅谈中式木工和西式木工区别之处
西式工具:相信这只是他们工具的一部分,各种型号大小的凿子、刨子、锯子、锤子等等,恨不得每一个功能都需要一件工具来完成(我觉得中西式木工工具的区别与中西厨师的区别有点类似,技术和菜肴味道可能相差不大,但是工具的档次和种类远远拉开了距离。)
浅谈中式木工和西式木工区别之处
(以下以木工刨子为例,对中西式工具做简单对比)
中式刨
浅谈中式木工和西式木工区别之处

西式刨
浅谈中式木工和西式木工区别之处
1、材质不同:中式工具的刨子,刨体部分以木制为主,西式以金属为主(也有部分木头)
原因:中式工具选择木制刨体,主要是因为取材、加工、制作、修整等更方便,而且老一代木工的工作方式一般都是走南闯北,背着一麻袋工具,扛着木工凳就到各家各户去打制家具,所以需要工具要足够轻,不能太笨重。
2
、调节性能不同:中式刨子的出刀量的调节,完全需要凭经验,无法精确操作,所以对于初学者来说相对门槛较高,而西式刨子,因为增加了一个调节刀片进出的螺杆装置(如图右边黄色部分),对于初学者来说调节的交互感的确很好,很容易操作。but...需要实现这样的装置,需要更多复杂部件,再如下图,西式刨子可能有这么多部分组成。中式刨子的虽然交互设计差一点,但是起码程序简单,代码数比较少,但是使用好却很难
浅谈中式木工和西式木工区别之处

浅谈中式木工和西式木工区别之处
3、操作方式不同,西式刨子一般用前后手,前手把控方向,后手用力,要求工作台面相对高而平,中式刨子则用两手握刨,食指压刨,靠经验和力道把控方向,一般工作台面相对低,且有一定斜度。

中式操作

浅谈中式木工和西式木工区别之处

西式操作
浅谈中式木工和西式木工区别之处
区别二、手法技艺
手法技艺,一方面和工具有关,另一方面也和制作的技术和理念有关
1
、中式木工更加依赖于经验,西式木工更加依赖于工具。
西式木工满屋子的工具,真的可以做到一个工具只做一个功能,刨平锯直只要有工具和附件帮忙,即使初学者也能大致做到位;而中式木工的工具没有西式多,很多工具能完成多项任务,但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才能掌握这些工具的使用,做到更准确的刨平锯直。

2
、中西榫卯性格差异大,榫卯技法中式更高超,西式则在旋木雕花、曲木技术上更强。
中国古代建筑大部分都是木质框架,因此中式木工的榫卯连接技巧更加高超;而西方建筑以石材为主,木工仅仅负责房顶和家具部分,西式木工的传统榫卯相对简单,把更多技术放在旋木雕花、曲木技术等上面。
中式榫卯结构复杂,但又内敛含蓄,连接形式一般都会隐藏在里面,并让木头的端面尽量少漏在外面。
浅谈中式木工和西式木工区别之处
浅谈中式木工和西式木工区别之处
中式木工——粽角榫
而西式榫卯结构虽然简单,但张扬外向,也能体现一种结构之美
浅谈中式木工和西式木工区别之处
浅谈中式木工和西式木工区别之处
西式木工弯曲木技术,蒸汽热弯和层板冷压等曲木技术为现代木工奠定了基础
浅谈中式木工和西式木工区别之处
3、五金件的使用
中式木工对五金件的感情是复杂的,因为市场普遍对于带五金件的家具有歧视,觉得榫卯家具就是最好的,五金件连接的家具就是比较差。其实这和五金件本身的质量有很大关系,国内高品质的五金件比较少,价格也高。当然这是另外一个话题,就不一一详述。相对中式木工,西式木工更接纳五金件的使用,包括用钉子做部分结构的连接。
浅谈中式木工和西式木工区别之处
4、胶的使用和表面处理
中式木工不用胶,这是一种误读,榫卯接合虽然很牢固,但是很多地方该用胶水去加强强度的,还是需要使用。以前的家具使用天然的动物胶,但是这些胶水一般都怕水怕热,对于使用环境有比较严格要求,保养成本也高。自化学胶传入国内,对胶的使用已经不分中西了。
表面处理是为了保护木头,让木头的干湿稳定增长使用寿命,中式木工传统的做法主要以生漆和烫蜡为主,现代木工的处理方式也已经不分中西了,主要以木蜡油、清漆、硝基漆等等为主。


切瑞西官网:
www.qierx.com

楼主热帖
收藏收藏2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收录到花坛收录到花坛
木沙发
发表于 2015-8-6 19:14:33 | 只看该作者
欢迎这样的广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花坛数量:
7个
木板凳
发表于 2015-8-6 20:32:10 | 只看该作者
有很多地方值得推敲在做表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木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8-7 08:43:54 | 只看该作者
辽南盖州 发表于 2015-8-6 20:32
有很多地方值得推敲在做表述

在木友面前献丑啦,谢谢您的提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木龙骨
 楼主| 发表于 2015-8-7 08:44:2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木友的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8-7 16:11:07 | 只看该作者
还可以更细致更全面的剖析,支持这样的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5-8-7 16:27:39 | 只看该作者
五亿美金 发表于 2015-8-7 16:11
还可以更细致更全面的剖析,支持这样的帖子

好的,谢谢木友的建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花坛数量:
1个
8
发表于 2015-8-8 23:22:03 | 只看该作者
. 重点是最后一段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5-8-9 11:38:29 | 只看该作者
脑袋——手——工具:洋人工具比我们好,手艺比我们差,中国人的木匠是一种工具能出多种样式,是脑袋指挥手脚;洋人是有什么工具就出什么活,脑袋不能超出工具的约束。只要是脑袋同手脚相互配合的事情,洋人就是差个几万年的进化。例如乒乓球,羽毛球等,彰显智力对肢体的精细控制上就见高低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5-8-9 21:32:40 | 只看该作者
感觉中式的比较感性,西式的比较理性。我们讲究的是个体而西式讲究的是共性,也就是说西式入门容易而中式入门难,但如果都做到了最高境界我觉得中式还是比不了西式。因为理性对感性最后胜利的肯定是理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5-8-10 02:45:23 | 只看该作者
最后那张图的小合页叫什么名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5-8-10 08:07:01 | 只看该作者
木香醉人 发表于 2015-8-8 23:22
. 重点是最后一段话

谢谢木友的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5-8-10 08:08:57 | 只看该作者
不语僧 发表于 2015-8-9 11:38
脑袋——手——工具:洋人工具比我们好,手艺比我们差,中国人的木匠是一种工具能出多种样式,是脑袋指挥手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5-8-10 08:10:56 | 只看该作者
终于发现 发表于 2015-8-9 21:32
感觉中式的比较感性,西式的比较理性。我们讲究的是个体而西式讲究的是共性,也就是说西式入门容易而中式入 ...

我是行外人,但我觉得您说的肯定有您的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5-8-10 08:26:35 | 只看该作者
arrr 发表于 2015-8-10 02:45
最后那张图的小合页叫什么名字?

长条小合页,也叫一字合页。网上可以搜搜看,有类似于这种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木工爱好者网站车贴
人一生中 必须有一样 不以此谋生的工作

Copyright ©2011 ndsq.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学木工网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公安备案号 46010802000427 -

平平安安
TO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