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476|回复: 3

爸爸的木匠小屋-郑爸爸讲解故宫古建筑,六种屋顶,样式雷,脊兽,大漆、烫样、斗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28 00: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victorsyf 于 2016-9-28 00:43 编辑 6 t* p' L/ ^6 E* t

  p4 }/ H9 A( T+ b( c& K+ D/ b

郑爸爸受邀去北京参加了“优酷自频道狂欢节”,借此机会,再次来到故宫。

历经几百年岁月变迁,这沧桑而神秘的紫禁城,依然为我们展示着他恢弘的气势。没有钢筋混凝土的时代,古老的匠人是如何建造出如此辉煌的宫殿?今天,郑爸爸带着我们一起穿梭千年,感受古人的智慧!

时间轴.jpg

▲故宫的历史变迁(点击查看大图)

紫禁城历经数次被火焚烧,重建和修复,以沧桑和厚重的姿态见证着历史变迁,朝代更替,悲欢离合。这么多年来,被许许多多珍爱他的人保护着,我们要延续着这宝贵的财富,将古人的智慧更好的传承。

下面要给大家讲解一下郑爸爸在视频中讲到的知识点。从古至今的匠人,巧夺天工的设计。看似不经意的设计,中间都蕴含了丰富的建筑智慧。

: v0 N+ U+ V( W# n- f

4 T5 P% F9 g/ S5 q9 Z
6种最常见的屋顶
4 @* {- x, T, H6 j0 n0 {+ g/ {8 [: m

在中国木构架建筑中,最常用的屋顶有六种,按照建筑等级排序发,分别是:硬山顶、庑殿顶、悬山顶、歇山顶、卷棚顶、攒尖顶。


$ M  n! U' L" b* _1 b' n0 K

9 V5 r% t  Y4 s7 O: _

8 L5 v2 Y- \5 c* J8 {' _1 H
01硬山顶   - C8 N* L' U5 ~* o: w

硬山顶.jpg

硬山顶是一种中国最普遍的屋顶建筑等级最低。各地有各自的特色,闽、粤并赋予五行之特征。
7 j+ f, K) @) a$ w7 f8 K8 }; b

屋面以中间横向正脊为界分前后两面坡,左右两面山墙或与屋面平齐,或高出屋面。高出的山墙称风火山墙,其主要作用是防止火灾发生时,火势顺房蔓延

硬山顶出现较晚,明清以后出现在我国南北方住宅建筑中,根据清朝规定,六品以下官吏及平民住宅的正堂只能用悬山顶或硬山顶

% g0 b. f6 G- w3 v: t. K" C


. b7 f' @: h/ {, H5 N

; F* \0 c! v% c3 t6 k) e4 J
02悬山顶  

悬山顶.jpg

悬山顶,有五脊二坡。" r/ W) j& L4 L( D) @

屋面双坡,上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正脊两端挑出山墙,使屋檐悬伸在山墙之外覆盖山墙,故又称挑山顶。悬山顶等级上低于庑殿顶和歇山顶,仅高于硬山顶。

! Q8 n6 {' [' b5 K/ e- ^


+ E. }; G3 m& `. @! H% @

03庑殿顶  

庑殿顶.jpg

庑殿顶,又称“五脊四坡顶”,被尊为中国最高形式的屋顶,且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古时称为“四阿顶”,早在殷商时代即出现,其外观简洁大气,多为宫殿寺庙之主殿所用。
0 r. I- e; q$ m4 \, v* v3 L2 w

1 N3 W$ P" v1 Z  Q

太和殿重檐庑殿顶.jpg 6 V8 T) s  z& C1 U- c
▲太和殿重檐庑殿顶

庑殿顶又分为单檐和重檐两种,所谓重檐,就是在上述屋顶之下,四角各加一条短檐,形成第二檐。故宫的太和殿是重檐庑殿顶,而故宫的英华殿、弘义阁、体仁阁则为单檐庑殿顶

) h  d& g2 g5 y2 O$ Q& g

+ {' {; D+ m- Z7 l5 N


# s' P) [1 B# A1 e4 d$ h04歇山顶  

歇山顶.jpg

歇山顶的“歇”是休止之意,前后两坡为正坡,屋顶左右两坡只做下半,上半段转成三角形山花,此种屋顶可视做上三分之二为悬山顶,下三分之一是庑殿顶,因而形成四坡九脊的造型。有正脊一条、上部垂脊四条,四角与垂脊间有戗(qiang)脊(即四面斜坡的屋面上部转折成垂直的三角形墙面)四条,故又称九脊顶。
  J* U7 ]3 P+ C3 P

一般的歇山顶应用非常广泛,宫中其他诸建筑,以及祠庙坛社、寺观衙署等官家、公众殿堂等都袭用歇山屋顶。


7 A3 }5 F5 o0 j1 W6 K

# m) ^% Q$ {, x1 L  I


: a0 h1 m" Z- E, {5 Q7 R

重檐歇山顶

太和门重檐歇山顶.jpg

▲太和门重檐歇山顶

重檐歇山顶重檐即将屋檐做成二重或三重,通常上檐小而下檐大。重檐歇山顶等级仅次于重檐庑殿顶,多用于规格很高的殿堂中,如故宫的太和门、天安门、钟楼、鼓楼等。


$ [" ~. n9 [9 a7 Y$ Q

十字歇山顶
十字歇山顶.jpg

十字歇山顶,由歇山顶的基本样式加以延伸,可以演变出四面歇山顶、卷棚歇山顶等变体。所谓四面歇山顶是由两个歇山顶用十字脊的方式相交所构成的屋顶,也称十字歇山顶,北京故宫的角楼是典型代表。

6 B& f  a+ e" m9 L

' L. U$ O9 r0 c1 ?% e

0 b; m% r- k: L) t, J( }! ?

8 b0 P* J3 A- D( \$ o
05卷棚顶     

卷棚顶.jpg

卷棚顶,又称元宝顶,整体外貌与硬山、悬山一样,唯一的区别是没有明显的正脊,屋面前坡于脊部呈弧形滚向后坡。如果说上述四种屋面棱角分明,显出一种阳刚之气,那么卷棚顶就颇具一种曲线所独有的阴柔之美

4 ~( f7 E0 ^9 @* X, T  ?

0 P; u7 P3 V5 n$ \. y7 G: c

% h+ n+ I0 _2 Z  P! `9 G

06攒尖顶  

攒尖顶.jpg

攒尖顶,是圆形和正多边形建筑的屋顶造型。除圆形攒尖顶无脊外,屋脊自屋面和各角中心屋顶汇聚,脊间坡面略呈弧形。江南各式屋顶的屋檐与屋角的起翘都大于北方,然以攒尖顶最为悬殊,有飞檐之称。这种形状既易雨水的排泄,又有轻盈欲飞的美感
4 _) _( f1 M6 c6 ~


, B/ n9 q1 W, \

三个屋顶.jpg

▲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

从空中俯瞰工字形三台,可见太和殿用重檐庑殿顶,中和殿用攒尖顶,而保和殿用重檐歇山顶,主从分明。


! `* Y# N, C+ ~* ?6 \8 o- t


+ p7 \1 ^, |8 B7 _/ v/ y' R. K

+ [- j8 `8 }/ T; e+ u4 e, \

0 i3 c( H( z+ O& u+ ?8 Y' p' ]
           脊兽         
实用·装饰·等级制度
7 _- j3 A2 B1 F- Y% }0 J) j2 `  j2 C

兽脊.jpg

▲太和殿的脊兽

很多建筑都有脊兽的设计,视频中出现的是太和殿的脊兽。中国古建大都为土木结构,人们用瓦钉来固定住檐角最前端的瓦片,在对钉帽的美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各种动物形象,脊兽由瓦制成,称作脊兽。

脊兽最初的功能是为了保护木栓和铁钉,防止漏水和生锈,对脊的连接部起固定和支撑作用。后来脊兽发展出了装饰功能,并有严格的等级意义,不同等级的建筑所安放的脊兽数量和形式都有严格限制。小兽越多,建筑级别越高,常见为九、七、五、三不等,均为奇数。

这些美观实用的小兽端坐檐角,为古建筑增添了美感,使古建筑更加雄伟壮观,富丽堂皇,充满艺术魅力。梁思成评价道:“使本来极无趣笨拙的实际部分,成为整个建筑物美丽的冠冕”。


8 O- P: f" W2 I# E

; Q3 r% {! A$ l

大漆工艺
对木家具、建筑进行保养与美化

2 P) k8 H, c" P

大漆树.jpg


! ~6 Q3 a" ]. f* b" p

大漆又名生漆、国漆、天然漆,故泛称中国漆。这是一种天然树脂涂料,是割开漆树树皮,从韧皮内流出的一种白色粘性乳液,经加工而制成的涂料。

% q; E" i2 Y+ o% o, z& r  C9 G

大漆作品.jpg ' |$ X5 C4 j; S* e' ~9 r8 b' F: K
▲大漆工艺制品

大漆工艺是中国传统工艺中对木家具、建筑进行保养与美化的一种手段。从天然漆树中采割生漆,漆膜光亮,色泽耐久,保光性能特优,因而具有经久不会变色,不易污染,不怕虫蛀和不受温度影响。故宫建筑迄今已有数百年之久,梁柱未腐,主要是涂有大漆之故。

, I/ b5 E! M2 H* ~


) D: l) p3 }" l7 p1 Y# o

. u& c, F) p( f2 b* Y* \
5 U% E# j$ r+ ^0 w, ]0 {
           藻井         
殿堂建筑物顶部装饰

$ N1 E" }) f: A% D$ m

藻井.jpg

▲太和殿的藻井

很多宫殿都有藻井,视频中出现的是太和殿的藻井。藻井为殿堂建筑物顶部天花装饰的一种。当中为一突雕蟠龙,垂首衔珠,称为龙井,是清代建筑中最华贵的藻井。

太和殿的藻井位于大殿的正中央,共分上、中、下三层,上为圆井,下为方井,中为八角井,在八角井上设一圆井的这种设计正体现了中国"上天下地"、"天圆地方"的传统说法。藻井内雕有一条俯首下视的金龙,口衔轩辕镜,雕刻精细,与大殿内巨柱上的金色蟠龙互相映衬,更加烘托出了帝王宫阙的庄严和华贵。
) z7 F2 \+ U0 u! b0 F, H2 t


: l: `3 V* P; X' w- l7 y2 p$ e. V3 M- u8 L; F0 S, @

. S# W9 n+ q/ h$ D3 k

4 l1 {1 H3 e% ^1 j* i. h" b& W

          “样式雷”          建筑设计世家

“样式雷”,是对清代200多年间主持皇家建筑设计的雷姓世家的誉称。 中国清代宫廷建筑匠师家族:雷发达,雷金玉,雷家玺,雷家玮,雷家瑞,雷思起,雷廷昌等。因为雷家几代都是清廷样式房的掌案头目人(用今天话说就是首席建筑设计师),即被世人尊称为"样式雷",也有口语话"样子雷"的叫法。
* O4 }: a/ k/ g, ^6 t' |% N1 v: L


2 I1 z# e+ B* y/ Y6 u: d" M

样式雷图纸.jpg

▲“样式雷”的设计图

雷家有七代为皇家进行宫殿、园囿、陵寝以及衙署、庙宇等设计和修建工程,包括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北京故宫、天坛、颐和园及清东陵和西陵等这些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建筑设计都是出自这个‘样式雷’家族,他们是我国古代建筑设计史、科技史上成就卓著的杰出代表和传奇。
* n# i* T: H; b- M; o( e) K$ y; P


+ I% m( E4 ]$ L- e2 a. V3 ?; P. z* b: I5 U' ]
           烫样           
由最简单的材料组合成立体微缩景观

' a' F- H7 G0 k2 _

样式雷烫样.jpg

▲“样式雷”所做烫样

雷氏家族进行建筑设计方案,都按1/100或1/200 比例先制作模型小样进呈内廷 ,以供审定。模型用草纸板热压制成,故名烫样。其台基、瓦顶、柱枋、门窗以及床榻桌椅、屏风纱橱等均按比例制成,因而形象逼真,数据准确,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它充分说明了中国古代高超的建筑设计水平,也填补了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的空白。现存烫样主要是清代同治、光绪年间重建圆明园、颐和园、西苑等地时所做的设计模型。

雷氏家族烫样独树一帜,是了解清代建筑和设计程序的重要资料。留存于世的部分烫样现存于北京故宫


2 N7 b5 a  c; L/ W7 p% B

7 \4 w% r' z: t5 Q3 f  {- f( ~  A
斗拱
由方形的斗、升、拱、翘、昂组成

斗拱.jpg

▲斗拱的组成构件

斗与拱,均为我国木结构建筑中的支承构件,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从柱顶探出的弓形肘木叫拱,拱与拱之间的方形垫木叫斗。斗拱承重结构,可使屋檐较大程度外伸,形式优美,为我国传统建筑造型的一个主要特征。

斗拱,是汉族建筑上特有的构件,是由方形的斗、升、拱、翘、昂组成。 是较大建筑物的柱与屋顶间之过渡部份。其功用在于承受上部支出的屋檐,将其重量或直接集中到柱上,或间接的先纳至额枋上再转到柱上。一般上,凡是非常重要或带纪念性的建筑物才有斗拱的安置。

- u3 {! c4 ^9 {3 f6 j' `0 U! X
: b0 B& o8 U9 z+ N5 U- S
“木匠皇帝”朱由校
他不爱江山,爱木工

明熹宗.jpg

4 L" A% T3 J" X
明熹宗时,外有金兵侵扰,内有明末起义,正是国难当头,内忧外患的时期。明熹宗朱由校在历代帝王中是很有特色的一个皇帝,他心灵手巧,对制造木器有极浓厚的兴趣,凡刀锯斧凿、丹青揉漆之类的木匠活,他都要亲自操作。

明熹宗雕刻物件.jpg ( w+ k2 e4 F' o9 A% R3 V
▲明熹宗手工制物

他手造的漆器、床、梳匣等,均装饰五彩,精巧绝伦,出人意料。史书上记载;明代天启年间,匠人所造的床,极其笨重,十几个人才能移动,用料多,样式也极普通。熹宗便自己琢磨,设计图样,亲自锯木钉板,一年多工夫便造出一张床来,床板可以折叠,携带移动都很方便,床架上还雕搂有各种花纹,美观大方,为当时的工匠所叹服。明熹宗还善用木材做小玩具,他做的小木人,男女老少,俱有神态,五官四肢,无不备具,动作亦很惟妙惟肖。熹宗还派内监拿到市面上去出售,市人都以重价购买,熹宗更加高兴,往往下到半夜也不休息,常令身边太监做他的助手。

- W5 U* c, i4 e

, x1 o$ ^2 \: o% [+ M
& f" z2 n: ^+ i' w
“海绵城市”
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

1 J$ G5 _  O: ?9 u

在说城墙砖时,郑爸爸提到了”海绵城市“的概念。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 V; B8 f: g8 l

海绵城市循环图.jpg

  b9 ?  J3 w, H( y& S8 B

(以上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运用低影响开发理念,改变传统城市建大管子、以快排为主的雨水处理方式,借助自然力量排水,“源头分散”、“慢排缓释”,就近收集、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让城市如同生态“海绵”般舒畅地“呼吸吐纳”,实现雨水在城市中的自然迁移。


) f) O" ~/ H  H4 p( ]9 K
这种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竟然在古建筑中有据可循,老祖宗的智慧需要我们慢慢发掘和研究,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
7 T' C5 ?( n. e' y( h

  W4 |6 c/ i; `6 t$ l% [

) }! V) ?  r" H3 J/ L' I郑爸爸木艺课程系统班第二期报名    9月29-10月9日·杭州
! C' i6 H) `+ r. t' o; b3 {% e
第一周  
0 L0 E. j! ?' ]" f# m7 |
Day1  木工划线技巧、框锯使用方法和磨刀方法、练习
Day2  框锯使用方法和磨刀方法、练习
Day3  刨子的使用方法和磨刀方法、练习
Day4  凿子的使用方法和磨刀方法、练习
Day5  设计自己想做的东西,和郑爸爸构思设计

) E5 W9 E+ U1 h
第二周  
制作自己设计的东西


, ^4 L/ B  f) q5 j' Q0 S% H( K

课程时

9.29-10.9号

周一至周五10:00-18:00

10月4日休息一天
3 P; r/ j& c; K8 N

1 N! e$ q/ d  C" J
地址:杭州市西湖区万塘路308号华领国际B1层
联系电话:0571-87208749
" P2 b9 B! j9 z, q2 s) e& R9 o
报名限额20人,报满为止
报名:点击文章下方「阅读原文」或扫描二维码。
以缴费确认时间未报名先后顺序,先确认支付先获得名额
注:不满8人不开课,年龄小于16岁暂时不能报名

! W; L) B: ?5 [: V: L' g7 p9 E7 A6 W

/ y/ |" D8 f8 {" v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17 15:5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涨知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6 20:3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喜欢郑师傅的传统木工作品,看到郑师傅的每个作品个人感觉郑师傅人很亲近。- [+ @% f8 ?6 C  t  l% j3 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22 15:07:17 | 显示全部楼层
科普好贴,涨姿势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