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楼主: 一路向北DIY

拉刨刃-做凹-修型-开刃-中磨-精磨-全过程记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20 23:23: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等刨花看看
 楼主| 发表于 2016-6-21 13: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红土地1 发表于 2016-6-20 22:45
9 e  b4 ?* A: t* V我一直有点奇怪,原来的木匠,比如说明朝吧,做三碰尖粽角榫啊这些需要高精度加工的家具,怎么保证磨石平 ...

1 _7 A# h0 j, k# }/ r         说到明朝的木工工具,我想那一定是很发达的,  明朝中有一个皇帝叫朱由校,他对木器制造有着极其浓厚的兴趣,并且心灵手巧,凡是刀锯斧凿,丹青刮个大白什么的,样样精通,他亲自设计,亲手制作的漆器,床,梳理匣等,均装饰五彩,精巧绝伦.
$ ?/ S  _- @$ K         据《先拨志》载:“斧斤之属,皆躬自操之。虽巧匠,不能过焉。 文献载其  “朝夕营造” “每营造得意,即膳饮可忘,寒暑罔觉”。& X& G$ D) ?4 ?( @0 |: `3 \8 R
         我想,这位先帝经常要摆弄个刨子,凿子,也少不了做个三碰尖什么的,如果工具不得手,或者是刨几下刨刃就卷刃了,那也就没有那些精美的作品了,下面那些伺候的大臣们的脑袋可能早就搬家了.
; h: H: E$ \5 p- e7 k1 O         就是不知道在哪儿能查到欣赏到明朝先帝都使用过什么样的木工工具呢,也好让尔等后生继承和学习,,,,,,,; B  t% ~1 X+ G; ^# h2 p" z0 s
发表于 2016-6-21 21:03: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把过去的木工看得那么神,完活后平一遍是正常的,有少许误差处理一下也不足为奇。
' d3 q0 U  y4 l  i: U不过长期制作,精度保证在可控范围内还是没问题的,老木工,该精的精,该粗的粗。
发表于 2016-6-23 21:01: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觉得前面的贴钢面磨成凹的是好磨点,没必要把后面的熟铁的那面磨成凹的,增加刨床的制作难度
发表于 2016-6-24 14:52: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向北师傅我你有微信吗?有很多不懂的地方想向你求教
发表于 2016-7-12 23:47:44 | 显示全部楼层
! c0 X; W7 c0 v5 Z

, ]5 f- ]* t, ^2 W3 D4 b; R: c) A/ T* W# d/ Q5 G1 z
请问背面磨后是不是四边是否一个平面?  [; G3 L6 ]. Y) O$ q' X5 A; G; l
  v9 j3 d4 R6 R# V
发表于 2016-7-13 09:48:4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天天 发表于 2016-7-12 23:47! ^3 g! A: ], T8 s7 N+ m+ W9 ~4 Q
请问背面磨后是不是四边是否一个平面?
2 g7 @1 U0 R& Q- q2 O8 L& V, C
2 N9 Q2 K8 a) I; E
1 J- i  {$ v' j3 D( D( Z' k
% r* S5 I4 v6 b. E# H. x0 S
向北老师在请教下,拉刨刃出厂时是否都梯形的?是否可以把一边修整成直角?- t" ?8 J. _+ e/ {9 L% V* k' C
发表于 2016-7-16 18:3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战场归来 发表于 2016-6-19 23:27
7 K# {, k+ e; F个人理解,不一定对,欢迎拍砖:
4 O5 P3 w: B$ ?, X; c最早的应该是平的,手工锻打,成型后,手工用戗和磨的方式达到平整5 W6 P  L7 r5 |
拉刨 ...
0 K0 T7 P+ S" [3 s. K' S2 D& K: I
这种说法比较靠谱,凹面与凸面相比,在刃钝时重磨较容易保证两刃角尺度,而平与凸的刃面研磨时两角更容易后缩,所以制刀时宁凹不凸。
$ \0 K9 v3 m) f) R1 @
发表于 2016-7-16 18:5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贴钢层色太白,不知刃口锋锐度是否理想。

+ V! B: L) h# G' Q
发表于 2016-7-16 19:00: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cxj 发表于 2016-7-16 18:51
* y+ j- T/ ~4 h! e" E& B! K感觉贴钢层色太白,不知刃口锋锐度是否理想。
. x/ H) I+ R, L$ i/ K8 ^( k
这是旅刃。刃口应该很好
发表于 2017-2-16 20:30:05 | 显示全部楼层

/ l9 T" }* B$ S. h" `贴钢面的钢一般都是非常硬的敲的时候不会把他敲碎?
发表于 2017-2-17 11:26:06 | 显示全部楼层
雨树霖峰 发表于 2016-6-20 11:44
8 y, G1 P4 u" s2 [我认为13楼说的在理。。。据我研究。。日本刨刃钢面内凹的做法。。。早不过明治时期。。。出现内 ...

9 @; y% [/ ~) g- a# M有道理,很实际
) p: |& l* X$ u' [/ k0 n
& Y2 [' W7 X4 U9 X; z4 a
发表于 2017-2-17 19:0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日本资源贫乏,明智时期就加紧步伐图谋我中华厚土,那时候所有生产生活都在做战争储备,民用产品不得不尽量削减材料用量,又要保证使用强度,所以产生了内凹式刨刃。
7 g1 w) O" c; 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