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楼主: zhjy15

[刨] 买的压刨(照片和试机视频)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6 10: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起伏是木材纹理造成的,实物摸起来挺平整的。
发表于 2009-12-16 20:2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rayg & r/ q: }2 w6 p/ h
) J; X7 b8 ?; C4 _. K$ V, u. T
2 r  m+ W- U, q% ^0 A+ P: u: L
    做了20年木工从没见过刨轴动调尺寸,可能是井底之蛙
发表于 2009-12-16 20:3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 fuyunyipian
/ k2 c$ ]  {: W0 ~
2 ~. I0 B9 k5 q' n在好的压刨也有戗茬,虽然看着光滑油漆后在阳光下可见刨痕,不砂光达不到油漆要求
发表于 2009-12-16 20:5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集尘口?好像木头过这个压刨后都有啃头啃尾的迹象。
发表于 2009-12-16 21:2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8# 木子林森
4 E3 ^; s. m3 q9 a' y
9 P7 l1 r4 k# @) X: s4 Y; c/ i4 S, i" J3 {) x9 A+ i6 G
    那是自然,不然还要砂这道程序做什么。呵呵。
发表于 2009-12-16 21:2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完了,差点买一个回来,怎么这个样子啊,出料高度不定接料太子都不好对付
发表于 2009-12-16 22: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rayg 7 j2 Q) T2 ^- c$ Q
! a* l6 x8 c% N4 c2 |9 L" h
6 `" i* d+ w' A' y* o
    做了20年木工从没见过刨轴动调尺寸,可能是井底之蛙
/ e. [( z$ f; }9 z$ e% U木子林森 发表于 2009-12-16 20:29
0 @+ K9 B+ i/ p3 @4 ~- O
$ g1 h- A( \, Z( V8 t
/ T% |3 \! U, T7 M: Q
    两种设计方案。得伟、三角、JET等是美式设计方案,采用升降刨轴的,底板不动,优点是重量较轻,适合DIY。水邻的这种是德式设计方案,采用升降底板,刨轴不动,整机较重。个人认为水邻的这种设计方案可能刨削效果要稍好点。
) Z. V4 w. T# D! N% C) b " H8 z+ z/ o% i6 O
   看了楼主的视频,觉得楼主的操作方法有改进的地方,就是木板进压刨时要压住木板,不能仅靠压刨的送料胶辊,出料时要要压住木料。这样操作可能会减轻压刨啃头啃尾的现象。
发表于 2009-12-16 23: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道里,又学习了,谢谢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7 09: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两种设计方案。得伟、三角、JET等是美式设计方案,采用升降刨轴的,底板不动,优点是重量较轻,适 ...
; Z  F0 T8 ^# y/ _  c; Qstnstnst 发表于 2009-12-16 22:22

1 B0 j- Y5 E5 G% W: ~4 v/ ?. a; w( U9 l  a3 J( o
受教了,我再按你说的试试。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12-17 10:53:46 | 显示全部楼层
22楼说的不错,国内的工业压刨大都是升降底板的(双面刨不是),刨轴升降的只见洋二手的。
发表于 2009-12-17 17:43:31 | 显示全部楼层
价格呢? 适合家用吗?
发表于 2009-12-17 17:56: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东东价格还中,735现在太贵了。
发表于 2009-12-17 19: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得伟733的压刨,刨出来表面是非常光滑的,没有这种起伏的像搓衣板的效果。1 O0 J0 k; o0 `' _, P" `& u1 W
我也有水邻的这种压刨,刨出来也是这个搓衣板的效果,不过应该是可以调整好的,还没空调。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8 09:50:42 | 显示全部楼层
价格呢? 适合家用吗?
  P2 N; I! V( }. Y: e石木金 发表于 2009-12-17 17:43
4 E+ ~" U, [8 e1 H! j* W( t

6 ]) ?: Y& K  ]2 L) V$ E
! M0 x) a. K+ n9 k) W! l    我个人觉得DIY适用。烧工具的朋友可能就看不上了。
发表于 2016-10-21 07: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