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5-11-5 09:39:04
|
显示全部楼层
7 q# q* p( H- n5 B
没错,现在那种草都不好找了,不过也可能是人们不屑于找了,这就是“水砂纸”叫法的来历。那种打磨抛光方法极耗时间和精力,但古人最不缺的就是这两样东西,另外还有耐心。戏曲里的“水磨腔”的说法,也是这个意思:不惜时间精力地去优化自己的唱腔技艺。
) `2 M; m/ I( @. Z6 T 顺便说点沾边的题外话,你说“比如有的面过了电刨的根本都不用打磨”,确实如此,现代电动工具是高速旋转的刀具加工,和过去低速切割有本质的区别,这样有利有弊。利,是大面光洁度可以较快达到;弊,是卯榫结合面的粗糙度下降,结合牢度不足,短时间没事,时间一长就显现出来了。即便过去手动工具时代,还有一道工序叫“杀活”,就是用特制的小锯把榫头卯眼打毛。不过,只有极其讲究的工匠和家具才会使用。现代电动工具加工后的那种烧结性的光洁面就更需要二次处理了。有人会说,现代胶水工艺很发达强度很高,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大错特错,胶水再高级,也是化工品,总有个寿命,总有老化的那一天。古人的技艺被我们遗弃的不少,需要学习的更多啊。
1 w0 ?5 f7 a& y" b6 t( h/ T搜索
" I V: l) m' S' l. i* X( 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