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楼主: 公输子门下

元、明两朝平刨是什么样子?我的不成熟看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7 18:5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3-12-7 19: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像是圆木工的刨子
发表于 2013-12-7 19:4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漂亮了,好手艺!
发表于 2013-12-7 20: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骗刨花的,已经发过一次了
发表于 2013-12-7 20: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变阴沉木了
发表于 2013-12-14 11: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7 \; N& a4 P8 g
敬佩楼主的研究精神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0 15:5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菏泽的木友去菏泽市博物馆参观一下沉船陈列展,看看这个刨子,再拍些照片和文字资料,让木友们共享。
发表于 2014-4-16 13: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觉得,尽信书不如无书,有记载以后就有了艺术。类似CCTV记载这几十年一样?

评分

参与人数 1刨花 +8 收起 理由
公输子门下 + 8 感谢关注与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4-17 23:45:47 | 显示全部楼层
五代末、北宋初,国人喻皓已写成了《木经》三卷。可惜失传了。% f$ S5 A1 S4 ?3 V$ g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有记载,沈括晚年居润州梦溪园(今镇江东郊)。9 X/ V# p7 @! x5 S# y
5 L" l2 z3 H9 f- U& [' \1 d
唐代柳宗元就有《梓人传》。以前小学语文就有此文。( x" E% k, q6 c
节选之:
8 q0 x' A. X! U8 t" a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有梓人款其门,愿佣隙宇而处焉。所职,寻、引、规、矩、绳、墨,家不居砻斫之器。问其能,曰:“吾善度材,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舍我,众莫能就一宇。故食于官府,吾受禄三倍;作于私家,吾收其直太半焉。”他日,入其室,其床阙足而不能理,曰:“将求他工。”余甚笑之,谓其无能而贪禄嗜货者。
" O1 n% o3 D! _其后京兆尹将饰官署,余往过焉。委群材,会群工,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向之梓人左持引,右执杖,而中处焉。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其杖,曰“斧!”彼执斧者奔而右;顾而指曰:“锯!”彼执锯者趋而左。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画宫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既成,书于上栋曰:“某年、某月、某日、某建”。则其姓字也。凡执用之工不在列。余圜视大骇,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
9 @& P, @  o+ y4 U6 X1 ^, M9 T* a! L: U5 A) t: c; ]6 B' D
艾玛,岂能木有刨,难道平面都是砍出来滴?-------只不过刨子是后人的叫法。

评分

参与人数 1刨花 +8 收起 理由
公输子门下 + 8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4-18 04:01: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传统美术作品往往有用写意手法,再说木匠当时低位跟美术工作者不一样,也许画画的没有正确的表现出来刨子的形状
发表于 2014-8-14 15: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刨花 +30 收起 理由
公输子门下 + 30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8-15 12:30:2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先生仿制的那一个是一个平刨,符合明代刨子特征。
- z1 V1 P  s7 Z) n  \% v. _1 z/ u7 s出土那个的确是个船用刨,这也与出土地点相付,这个刨子要是在四川出土,我们可能会认为是一个桶刨。
: P6 C. H& P6 A4 m" u耇先生的帖子总是具有知识性和探讨性。赞一个。

评分

参与人数 1刨花 +8 收起 理由
公输子门下 + 8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