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无名道

燕尾榫模板公式 ,潜水汇报,方便新手理解,希望老手指正!!!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29 16:37:35 | 显示全部楼层
齿槽宽 =轴套(或轴承)直径
; b$ l6 [3 i+ R- s( }5 h' r
/ ~; r1 Q0 i9 z齿宽 =(大端+小端) -齿槽宽 $ i# @* t& E7 ]( G4 E; T% T' h

5 E7 J- L/ H$ o# y# s齿厚(模板厚)    =5~10
6 }. k* r" _0 W1 ^; k& `8 H/ U3 i
% w( c0 d. K% e0 s7 ?' f榫深 =燕尾刀使用高度≤实际板厚7 x& r) k( i* @2 Q, M. W
. j. B' |% N" g: z/ h
榫厚  =板厚
+ g* _- m0 X5 y! E) Y6 m  j7 [( A; ~! v' m( K( W+ N& K
齿长 = 2*常用最小板厚-大端/2+小端/2+预计叠开层数*常用最小板厚 9 i1 i; D5 C; R2 l  r
6 `( S4 d6 U) e0 ^! H, M6 [

5 R+ u" E4 \1 w7 G- Z" ^, e! n1 o* i" y6 p  _% p$ `
上面那几个,在图片上面看不到,还是不明,呵呵,
2 L0 q1 J& I" v$ Z7 v  ~我是图片控,文字看不明,图片才看得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8 13:34:3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手工试寸,没有机械的复杂,要用脑子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 21:31: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收藏来自: iPhone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3 03:2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oxman 于 2014-2-3 03:48 编辑
7 n0 L4 Z  h4 i: P& o7 \  G' i6 `* b6 q8 H) x: X: C- M2 S2 z
谢谢分享。不过还是没看懂,感觉看懂的很少。搞的太复杂了。) x% G1 Y& g8 K' [, G
大端未必不变,因为调榫刀高度可以调松紧。原帖表达就有问题,不知是否翻译的。“常用最小板厚"?还有“非常用板厚”吗?没有的话“常用”一词就是多余。“实际板厚≥ 常用最小板厚”也是多余,已经说了最小板厚嘛。# T# ~: X! N' k- P# r
觉得就四个半参数:齿距c、燕尾卯宽d(大端)、板厚b,轴套直径D、加燕尾榫刀角度。% Q  e9 u4 L" z9 T5 E
何况模板是两个,刀也是两个,燕尾模板用直刀开榫,直开模板用燕尾刀开卯。
( u; S) j4 G# d6 W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9 14:57:19 | 显示全部楼层

7 G" O: c8 F7 P' q: S- o1 o/ U. Y虽然眼花缭乱,但还是要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9 20:26: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记得是哪个帖子了,我摘录下来的。做半透榫的万能公式公式:
6 }: S# a0 c* l' ], th × tgθ = (燕尾刀直径最宽值 - 轴套直径) + 1/2 × (齿沟宽 - 齿宽)
# |$ m7 E+ A' S) o4 K5 q6 P# N  可令等式左右两侧等于1/8"、1/16"或1/32"。
# m- q$ O8 c) ~& F9 U1 t  齿距 = 齿沟宽 + 齿宽。0 s3 s7 ]6 Q. n: o8 s0 s
h:代表深度。
/ `  F# E2 }8 D: a( y供参考,看懂了还是很简明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9 20:2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2 10:5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复杂,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2 15:04:5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好资料,细心学习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3 21:45:15 | 显示全部楼层
coxman 发表于 2014-2-3 03:28
( O7 p1 g. o6 f1 r' }谢谢分享。不过还是没看懂,感觉看懂的很少。搞的太复杂了。6 S! P: D1 i) g3 z6 ]. H6 N
大端未必不变,因为调榫刀高度可以调松紧。原 ...
燕尾模板用直刀开榫,直开模板用燕尾刀开卯。

+ [# W+ A6 [: T7 `% V* M9 q0 W6 y$ v" w: W( M5 A9 ]2 e

0 B5 }1 b4 R+ S; K  B一下就把我点明了,谢谢,楼主的没看懂,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9 17:5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复杂呀,我的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 14:32:4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资料分享,学习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5 15: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是高手,但不是好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19 09: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资料,用不用先收起来再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19 21: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